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08: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邓小平的这番讲话旨在(  )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B.批评很多会议的内容不切实际
C.强调深化改革必须有开拓精神 D.告诫全党要重视党内腐败问题
2.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3.邓小平有两次重要讲话:一是1978年12月13日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一是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的重要讲话。这两次讲话
A.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推动了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C.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推进了改革开放的探索进程
4.“发展”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设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南方谈话强调“发展”
A.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B.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C.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冲破了原有体制的束缚
5.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60.2%,若干领域在国际上从“跟跑”“并跑”跃升到“领跑”。这表明我国
A.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C.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D.基础设施的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6.如图是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趋势图。这一变化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西方对中国的敌意日益明显 B.世界的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C.海外对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 D.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下图是1995年和2003年中国进口初级产品的构成
这一变化表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B.对外开放新格局己形成
C.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D.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8.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三大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三大规律”是
①共产党执政规律 ②实事求是思想规律
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并规定全国放假一天,每年“五一”,举国欢庆,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1999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黄金周”。这表明
A.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生
B.节日活动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C.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贯彻执行
D.经济的发展助推了政治的变革
10.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至1951年5月,与19个国家建交。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至1976年,已经与111个国家建交。两次建交高潮反映了新中国( )
A.没有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
C.积极参与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形成
11.邓小平曾指出,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中,我们不否认统一战线中有一部分人不同意社会主义,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但只要他爱国,我们就团结他。这反映出新时期统一战线有利于
A.充分发扬民主 B.加强民主监督 C.转移社会矛盾 D.淡化政党政治
12.2021年9月15日,山东省妇联主办的“颂党恩—传家风”——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巡展走进滨州。文明家庭代表殷玉明深情讲述了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我的爷爷奶奶》的故事: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山东省第十二届“十佳好军嫂”李倩分享了《父子卫国我守家,筑梦教育献芳华》的故事。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事迹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到场的群众。这一巡讲巡展活动的开展
A.彰显了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巨大 B.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表明社会文明开化已蔚然成风 D.弘扬了新时代的文明风貌
13.据下图可知我国,90年代末以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国家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中西部经济总量已超过东部 D.业已形成合理区域经济格局
14.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
A.创造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建设道路 B.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
C.表明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D.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
15.与冷战结束初期相比,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元素,能理直气壮地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梦”“新义利观”“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理念,为世界贡献符合多国国情的“升级版”发展道路选择。这表明新时代中国
A.成为世界发展的示范者 B.开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
C.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国际话语权意识显著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对外援助与国家利益。
材料一 1950年,中国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援助,从此开启对外援助的序幕。万隆亚非会议后,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21个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援助。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在其指导下,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签订合作协定,双边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发展。
——摘编自《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进程与国家利益分析》等
材料二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建49个农业项目,派遣100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物资。
三年中,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了60批抗疟药、甲流疫苗及霍乱疫苗,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中国援建了60余个信息化项目,包括光缆电信传输网、电子政务网以及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等。中国在非洲援建了105个清洁能源和供水项目。2012年,中国启动援建自动气象观测站、高空观测雷达站等设施,提供森林保护设备。
2009年,中国提供经费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共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行动。
——摘自《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任选2个视角,说明中国对外援助为解决全球问题做出的贡献。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5年德国铁路营运里程仅为6公里,1865 年则达到了14690 公里。1846年,“德意志铁路管理联合会”建立,全德范围内的基本铁路网形成。在此期间,德国与比利时(1843年)、法国(1852年)等周边国家的铁路网也相继接通。各邦政府出于对本邦经济、交通以及安全等利益因素的考虑,在铁路建设中出现了一种赛跑性竞争。铁路建设直接刺激了采矿、冶金、木材加工、铁加工和机器制造等一系列行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到19世纪中期,德国已经成为机车制造业强国。1840年1870年间,货物每吨/公里运价从16.9芬尼下降到了5.6芬尼。盘踞于德国市场的英国煤炭也被“排挤”出去了。人们通常将铁路建设与德国的工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马冰《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特点及其意义探析》
材料二 随着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9月10日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该铁路与运营的郑西高铁、西宝高铁、兰新高铁和在建的宝兰高铁,共同构成新的高标准、大能力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对于进一步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发挥高铁成网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今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总里程超2万公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今中国高铁世界第一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材料“现在有一个问题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体现了强调深化改革必须有开拓精神,C项正确;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于1992年的十四大,排除A项;BD项都不是南方谈话的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
2.C
【解析】
冬奥会筹办的过程可以体现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冰雪运动的推广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但冬奥会的举办、科技的发展、经济理念的更新从根源上来讲,都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改革开放新时期道路的思想解放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由此可知,这两次讲话都冲破了思想樊篱,推进了改革开放的探索进程,D项正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A项;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的重要讲话,推动了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与此不符,排除B项、C项。故选D项。
4.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成为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主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必然选择,这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B项正确;南方谈话不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开始,排除C项;南方谈话为党的十四大奠定基础,不是冲破了原有体制的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解析】
根据“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60.2%,”可得出我国十分注重科技的创新,并投入大量的经费,说明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B项正确;科教兴国开始于1995年,排除A项;中国还是一个发 展中国家,排除C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走在前列,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
从材料可得出,1978年后,海外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数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提升,D项正确;西方的敌意与党员数量增加无关,排除A项;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没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研究起步晚,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95年和2003年中国进口初级产品的构成变化主要是矿物金属和燃料比列上升,农业原材料和食品比列下降,这说明,中国的初级产品进口主要是工业生产的原来,说明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无法得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无法得出对外开放新格局己形成,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无法得出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三大规律”指的是共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即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实事求是思想规律不是“三大规律”的内容,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则,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9.A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5月1日作为全国劳动人民的法定节日,从法定全国放假一天,发展到法定全国放假7天,“黄金周”的形成表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生,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我国庆祝劳动节活动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排除B项;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贯彻执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国家用法律规范节假日,体现的并非经济发展助推了政治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两次建交高潮的出现说明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表现,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两次建交高潮只能说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可,不能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形成,排除CD项。故选B项。
11.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爱国,在爱国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A项正确;统一战线强调爱国不等于要加强民主监督,排除B项;爱国统一战线是要解决社会矛盾而不是转移社会矛盾,排除C项;在新时期,统一战线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因而新时期统一战线不会淡化政党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故事反映的都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所以是弘扬了新时代的文明风貌,D项正确;这些故事彰显的文明风貌,不是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和推动思想解放,排除AB项;“已经蔚然成风”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解析】
根据柱状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都有较大提高,并未出现严重的不平衡情况,说明国家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供总量数据,无法得出中西部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东部,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可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的《共同纲领》已开创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建设道路,排除A项;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并非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解析】
根据材料能理直气壮地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梦”“新义利观”“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理念,为世界贡献符合多国国情的“升级版”发展道路选择,可知,新时代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意识显著增强,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成为世界发展的示范者,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国家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提高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国际影响力;对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支援了世界民族的革命斗争;大大促进了中国同亚非拉各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2)贡献:中国对外援建多个农业项目,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物资,有利于推动受援国农业发展,增强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减贫脱困、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大批防疫物资,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有利于改善受援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提供大量经费,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共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行动,体现出中国成为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展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解析】
(1)
意义:根据材料一“1950年,中国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援助,从此开启对外援助的序幕。”和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国家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根据材料一“万隆亚非会议后,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和所学知识可知提高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根据材料一“中国向21个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援助。”“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支援了世界民族的革命斗争;根据材料一“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签订合作协定,双边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发展。”得出大大促进了中国同亚非拉各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2)
贡献:根据材料二“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建49个农业项目,派遣100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物资。”得出中国对外援建多个农业项目,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物资,有利于推动受援国农业发展,增强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减贫脱困、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二“三年中,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了60批抗疟药、甲流疫苗及霍乱疫苗,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中国在非洲援建了105个清洁能源和供水项目。2012年,中国启动援建自动气象观测站、高空观测雷达站等设施,提供森林保护设备。”得出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大批防疫物资,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有利于改善受援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根据材料二“2009年,中国提供经费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共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行动。”得出中国提供大量经费,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共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行动,体现出中国成为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展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17.(1)特点:发展速度快;形成了统一的路网;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2)历史背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成;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
意义:大大缩短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发挥高铁成网优势;进一步发挥铁路在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特点:根据“1835年德国铁路营运里程仅为6公里,1865 年则达到了14690 公里”得出发展速度快;根据“全德范围内的基本铁路网形成”得出形成了统一的路网;根据“。铁路建设直接刺激了采矿、冶金、木材加工、铁加工和机器制造等一系列行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得出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2)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综合国力提升和“一带一路”的提出等方面进行概括。意义根据“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发挥高铁成网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能够大大缩短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发挥高铁成网优势;进一步发挥铁路在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