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08: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
(训练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1953年,毛泽东同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中指出:搞农贷,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等,“这些都是好事。但是不靠社会主义,只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搞这一套,那就是对农民行小惠。这些好事跟总路线、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那就不同了,就不是小惠了。”此时强调农村工作意在
A.彻底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使农业社会化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
C.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 D.组织起来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条件
2.1971年3月25日,在上海衡山饭店招待罗马尼亚外交代表团的晚宴上,该国一名34岁的外交官竟然私拿了一个国宝级的饮具九龙杯;此事引起周恩来的高度重视,他指示魔术师颜金在随后的联谊晚会上以障眼法的方式从该外交官的公文包中巧取九龙杯。据此可知
A.当时的中罗两国关系出现严重裂痕
B.中国魔术在外交领域具有决定作用
C.美“和平演变”影响罗马尼亚外交
D.中国外交兼具务实性和灵活性特质
3.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64年7月,毛泽东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理论,即整个西欧、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对美国是不满意”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可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4.1954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批示中指出;对科技人才必须合理地使用他们以发挥其专长,必须使他们有可能集中精力和时间于科学研究工作;应当解决他们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设备、经费和助手的困难和其他困难。这一批示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B.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C.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5.1950年7月,新中国贸易部召开全国进出口会议,决定采用国家和私人互相补充、公私兼营等灵活多样的外贸形式和方法,把进出口商品统一协调领导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存在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至关重要
C.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6.1954年,在对待中国的立场上西方阵营首次公开分化。这年8月,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1月,中国又与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是因为
A.朝鲜战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C.第三世界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D.日内瓦会议增进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7.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他在旅顺大连参观时要求修建5个纪念物,其中有2个是用以纪念日俄战争期间的俄国将领,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加以拒绝。这反映出当时
A.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恶化 B.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两国对日方针有所分歧 D.两国奉行“求同存异”方针
8.某文件的第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下列关于该文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标志着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B.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施政纲领
C.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D.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 )
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 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
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 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
10.1948年,中共中央在华北地区筹建新政权,认为其组织既不能照搬苏联,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而应普选实行人大代表制,在刚接管的新城市,先召开各界代表会议,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
A.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打下基础 B.反映了党走向执政的探索
C.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 D.吹响了向全国进军的号角
11.据统计,仅在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D.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12.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策略,动员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国际交往。1952年,以喜饶嘉措为首的中国佛教界,给日本佛教界赠送药师佛像,引起日本佛教界和民间的强烈反响,史称“佛教外交”。据此可知,佛教外交
A.打破了外交的孤立局面 B.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C.拓展了独立外交新途径 D.根植于中日交流的传统
13.二战刷新了中国有识之士对国防的认知,他们感慨苏联、美国、英国能够持久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达,尤其是工业发达,认识到现代战争是总体战,需要动员国家所有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表明
A.战争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B.现代战争是政府间的对抗
C.国防工业就是军需工业 D.坚固的国防深植于工业中
14.1974年9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牛奶为什么会倒掉》一文。文中指出:“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阿特西亚牛奶公司,把三万八千多加仑的鲜牛奶倒进臭水沟,引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慨。……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反动性的表现。”该文反映了
A.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社会现象 B.中美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敌对关系
C.文化大革命阻断了中国外交的突破 D.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矛盾斗争
15.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反映了他
A.反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探索
C.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 D.主张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16.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左”倾错误继续影响现代化的探索
B.经济政策调整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助推农业发展
17.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新中国
A.高度重视科技发展 B.强调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谋求世界大国地位 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8.20世纪60年代起,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经济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国家开展三线建设,其中贵州成为中央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战略布局的重点地区,先后建成黎阳厂、云马厂等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和能源、原材料等生产基地。当时开展三线建设旨在
A.防御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 B.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建立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D.提升贵州的工业战略地位
19.1964年初,由国家计委提出,经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提出把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吃穿用计划”。该计划的提出,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完成 B.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
C.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曲折 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20.1960年3月,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这一做法
A.加剧工业领域的“大跃进” B.导致工人劳动积极性下降
C.有利于促进国营工厂生产 D.纠正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1.尼克松政府上台后,认识到美国面临重重危机,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战略收缩和防守,以“缓和”取代“冷战”,以“谈判”代替“对抗”。造成美国当时进行战略调整的外部背景是( )
A.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滞胀” B.多极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C.苏联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 D.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22.“西德在1972年10月断绝了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在1972年12月和1973年1月、西班牙在1973年3月、马来西亚在1974年5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相形之下,台湾越来越孤立。到1988年10月,它只同23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这些事件的发生,其关键是
A.基辛格秘密访华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3.1962年,广东省澄海县实行了“包产到户,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负责制。到1963年全省有65%的生产大队都推行了“评比奖励”责任制。这反映了
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条件成熟
24.1958年底,二机部和地质部第三局主持召开“全民办铀矿”现场会,推广土法炼铀经验:至1960年,全国共得到八氧化三铀含量仅为20%左右的“黄饼”150余吨。成为1964年试燥成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重要原材料。由此可知,这种“土法炼铀”的做法( )
A.违背当时经济建设的需求 B.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C.是取得核突破的必然途径 D.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
25.在尼克松到中国的那一天,《参考消息》头版右上角通常登毛主席语录的地方登了一条列宁语录说“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而中国重返联合国用毛主席的话说,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B.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C.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二、主观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统包统配”
1952年,政务院提出逐步实施统一调配劳动力。1953年8月,中央批准下发劳动就业委员会、内务部和劳动部《关于劳动就业的报告》,规定各单位招聘的工人、职员数量较大时,应向劳动部门申请,由劳动部门负责介绍、选择和录用;招工数量较少时,可自行在当地失业人员中选用或另行招聘。同年,全国已有93个城市设立了建筑工人调配专管机构。
1954年,劳动部召开各大行政区和省市劳动局长会议,要求各大行政区和省市劳动部门的工作重点由救济失业工人转向建筑工人的调配。1955年,劳动部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明确规定了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的基本原则、办法和劳动部门的管理权限。自此,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制度从建筑行业扩大到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与此同时,政府还颁布了禁止辞退职工的规定,职工拥有了未规定工作期限的“固定工”身份,俗称“铁饭碗”。1957年,由于上年新增职工大大超过国家计划,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使用临时工的指标也需经中央主管部门或省、市和自治区批准。政府负责安排的人员范围不断扩大,从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复员转业军人开始,渐渐发展到城镇中需要就业的全部人员,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就业制度。
——摘编自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统包统配”制度。(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7.(12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或者说整个第三世界弱的国家与美国或者说整个欧美日等列强的冲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必然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西方列强分裂成两个阵营,但根本上它们对弱国的态度并没有变。从世界范国内,几百年来一直被西方列强欺压的亚非拉等弱国一直企盼着有哪个国家能带头与西方列强抗衡,以共同改变大家悲惨的命运,而正是我们中国通过朝鲜战争首先启动了这副多米诺骨牌。中国由此奠定在第三世界的领袖地位,这一点从1973年联合国的选举就可看出。朝鲜战争固然使我们远离了美国,但却使得苏联人不得不重视我们。老百姓坚信:无论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跟着共产党就能胜利!朝鲜战争后的中国极为稳定。
——《中国为什么必须打朝鲜战争?》新加坡《联合早报》论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8.(12分)材料 1946年夏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确定了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经济建设方针,要求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能够制造包括像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在内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的工业体系。由此,发展原子弹、导弹成为国策。
核试验成功后,叶剑英强调:“我们手里有了核武器,首先作为一种政治武器,用来打破敌人的核垄断、核讹诈,用来长人民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作为一种军事武器来说,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有多少原子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
——摘编自张静《核武器与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领导人对核武器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领导人不同时期核武器战略思想相同点。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修建长城为后代确立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基本原则。除了关隘、堡寨等外,长城在重点守备地区,如蜘网四通八达,点线面配套;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并继续伸向内地,都配套建立了烽燧和驿传。长城在历史中逐渐在北部边陲耸起,并通过农耕时代的时间检验,成为农耕文化的专用技术。长城从根本上削弱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本来具有的战略战术上的机动优势。对中原百姓和政权,乃至于中国文明,有着深刻、广泛和持久的效用。
——苏力《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建》
材料二 关于长城的功能分析,或许会令我们重新理解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些重大军事举措、工程和战略。在这一视角内,1950-1960年代中国的“两弹一星”,其功能就一定不再局限于武器装备制造或科技发展进步,它更有关中国国家的战略安全,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在发言权,它令中国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变得真实可信,为1978年之后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秦修长城的概况,并简要说明长城对中华文明“深刻、广泛和持久的效用”。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两弹一星”的战略安全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科技战略。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毛泽东认为如果在小农基础上实行农贷,依法减免,兴修小型水利等,对国家发展意义较小,但是如果立足于总路线、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农业,则于国家大有利益,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下的农业能够为工业提供原料,推动工业化发展,B项正确;1947年以来的土改局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政治,排除C项;改变农业落后局面并未突出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解析】根据“此事引起周恩来的高度重视,他指示魔术师颜金在随后的联谊晚会上以障眼法的方式从该外交官的公文包中巧取九龙杯。”可得出中国外交即要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又不能反买喝到扩大化,因此体现出了灵活性,D项正确;A项夸大了,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与“和平演变”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64年7月”和“第二中间地带”包含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苏关系已恶化,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毛泽东把美国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区分开来,目的是团结这些国家反对美苏,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此时中苏关系已恶化,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因此,A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C项;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在实施“一五”计划,C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排除A项;科技人才主要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需求,并非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解析】1950年,国家外贸部允许公私互补、公私兼营,可见当时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存在,A项正确;抗美援朝是1950年10月发生的,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年底,排除C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解析】根据“这年8月,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1月,中国又与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可得出这一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走向国际舞台,使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D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第三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断然拒绝苏联在中国修建场馆纪念侵略者的要求,反映出中国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恶化的一个具体事例,并非整体趋势,排除A项;建国初期中苏结盟、对抗美日同盟的方针政策一致,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并非两国在努力“求同”,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新中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可得出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结合所学,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施政纲领,B项正确;A项是七届二中全会,排除A项;C项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排除C项;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统一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解析】根据材料“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和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当侵略者伤亡惨重,被追求和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得审时度势,把战争停下来,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新中国的建设,B项正确;A项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只是抗美援朝出发点之一,根本出发点是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排除A项;CD项与材料中“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在筹建华北人民政府时,拒绝照搬苏联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提出普选和人大代表的设想,并在新城市召开各界代表会议等,反映了党走向执政的探索,B项正确;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并非1956年人民代表大会制确立的基础,排除A项;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排除C项;吹响向全国进军号角的是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的军事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解析】相比1950年,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提高了25%,说明农民的购买力提升,这是农村土地改革,农民劳动积极性提升带来的结果,A项正确;建国初期还没有在农村推进农业机械化,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农民购买力的提升,“全面恢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生活水平提高是材料中描述的现象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在官方外交行为同时,注重利用民间行为,这拓展外交发展途径与空间。因此,C项正确;打破外交孤立局面以中苏建交为标志,排除A项;B选项,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排除B项;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解析】中国的有识之士从二战中认识到工业基础的雄厚与否,直接决定了国防力量的强弱,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现代战争是经济的对抗,尤其是工业,排除B项;C项过于片面,排除。故选D项。
14.D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74年及《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引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慨......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反动性的表现。”说明人们还是不太能接受资本主义制度,D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974年,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引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慨。”体现不出中美两国之间,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可知文化大革命没有阻断中国外交的突破,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解析】据题意可知,顾准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经济规律,由此可知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探索,B项正确;顾准是强调遵循经济规律,而非反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排除AC项;顾准没有提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解析】通过观察图中三条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体现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工农业生产总值曲折发展的情况,图中“C—D”阶段农轻重生产总值渐趋平衡,得益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是经济政策调整推动了经济恢复发展,B项正确;当时党和国家已在调整“左”倾错误造成的问题,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与图中曲线不符,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助推农业发展并非十年建设期间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解析】周恩来的讲话充分体现了领导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从建设目标看,当时着重点强调了科技和国防,说明新中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D项正确;A项错在“高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国民经济的协调性,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解析】根据材料“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导方针,结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封锁中国等国际背景可知,这一工业布局旨在应对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A项正确;我国将经济建设重心放在西南、西北,影响之一是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但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了贵州建设项目,体现不出建立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排除C项;提升贵州的工业战略地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和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结合时间1964年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八字方针”实施后国民经济好转的时期,关注衣食住行等民生方面的发展情况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B项正确;A项中“基本完成”的说法同当时实情不符,排除A项;C项中“出现曲折”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解析】鞍钢实行的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的做法调动了国企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国营工厂的生产,C项正确;1960年“大约近”基本结束,排除A项;鞍钢宪法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鞍钢宪法并不能纠正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上台之际,正是多极化趋势发展时期,由于多极化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加上美国的经济危机,使得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因此尼克松政府进行了战略收缩,因此多极化趋势带来的挑战时外部环境,B项正确;A项是内部原因,排除A项;苏联的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在冷战格局下并未迅猛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解析】中美关系缓和突破了世界他国与中国建交瓶颈,C项正确;基辛格秘密访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奏,排除A项;重返联合国体现中国国力增强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是一方面,不是关键,排除B项;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C项。
23.C
【解析】据材料“1962年,实行了‘包产到户,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负责制”,到1963年“推行了‘评比奖励”责任制’”,可知该责任制得到认可,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A项错在“获得”,材料主旨在强调该责任制的推行在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非强调农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权,排除;B项错在“突破”,依所学,改革开放之后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排除;D项错在“条件成熟”,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开始,排除。故选C项。
24.D
【解析】新中国的“土法炼铀”是1958年“科技大跃进”背景下的做法,受到这一时期国家急于取得核突破、各重工业行业都掀起群众运动风潮的影响,带有时代特征,D项正确;“土法炼铀”的做法是原材料与技术缺乏,被西方大国孤立封锁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有一定合理性,并不违背建设需求,排除A项;由材料内容无法得出破坏环境的结论,排除B项;C项中的“必然”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解析】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利益的共同要求,并不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非“权宜之计”,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描述错误,符合题意,C项正确;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极“左”思潮泛滥,体现在外交领域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分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从材料“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把消灭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意识形态的对抗仍然严重,B项分析正确,但不符题意,排除B项;“文革”十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一直比较危险,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霸权主义,为中国的发展贏取有力的国际环境,D分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6.(12分)评分说明
(1)评述内容
评述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统包统配”制度实行的背景。如:国家计划经济建设增加了对劳动力需求等。②“统包统配”制度的实施路径。如:涉及的领域逐步推进和拓展等。③对“统包统配”制度的认识及评价。如“统包统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弊端在日后日益显露等。
(2)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连贯、条理、语言流畅。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统包统配的背景、实施路径以及认识评价三个角度展开评述。背景方面,如国家计划经济建设增加了对劳动力需求等;“统包统配”制度的实施路径方面,涉及的领域逐步推进和拓展等;对“统包统配”制度的认识及评价方面:“统包统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弊端在日后日益显露等。
27.(12分)(1)原因:美国出兵朝鲜,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改变、提升中国等弱国地位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孤立、威胁政策。
(2)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国内团结和社会稳定:进一步激化中美矛盾。
【解析】(1)原因:根据“中国或者说整个第三世界弱的国家与美国或者说整个欧美日等列强的冲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必然的”可得出美国出兵朝鲜,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根据所学可得出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结合所学可得出改变、提升中国等弱国地位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孤立、威胁政策。
(2)影响:根据“老百姓坚信:无论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跟着共产党就能胜利!朝鲜战争后的中国极为稳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国内团结和社会稳定;进一步激化中美矛盾等。
28.(12分)(1)解放战争时期蔑视核武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核武器;核试验成功后,积极参与防止核扩散。
(2)认为核武器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强调发展核武器以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复兴、外交独立、国家现代化。
【解析】(1)根据“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得出解放战争时期蔑视核武器;根据“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能够制造包括像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在内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的工业体系。由此,发展原子弹、导弹成为国策。”得出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核武器;核试验成功后,积极参与防止核扩散。
(2)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核武器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强调发展核武器以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复兴、外交独立、国家现代化。
29.(14分)(1)概况:确立因地制宜的修筑原则;构建了复杂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蒙恬修长城和“直道”连接秦、赵、燕北部长城并向两侧延伸,形成万里长城。任意两点即可)。
效用:有效保护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成为联结游牧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意义: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为改革开放提供战略安全保障;提升国际地位;坚守独立自主外交。
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1)概况:根据“秦修建长城为后代确立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基本原则”得出确立因地制宜的修筑原则;根据“除了关隘、堡寨等外,长城在重点守备地区,如蜘网四通八达,点线面配套;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并继续伸向内地,都配套建立了烽燧和驿传”得出构建了复杂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蒙恬修长城和“直道”连接秦、赵、燕北部长城并向两侧延伸,形成万里长城。效用根据“长城从根本上削弱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本来具有的战略战术上的机动优势。对中原百姓和政权,乃至于中国文明,有着深刻、广泛和持久的效用”得出有效保护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成为联结游牧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意义根据“其功能就一定不再局限于武器装备制造或科技发展进步,它更有关中国国家的战略安全,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在发言权,它令中国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变得真实可信,为1978年之后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得出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为改革开放提供战略安全保障;提升国际地位;坚守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