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2.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 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 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3.宋代对城市市场实行“以税代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市令”,设立了“务”这一税收和市场管理机构。这一改变
A.使政府开始直接监管市场 B.说明官府取消了抑商政策
C.缘于市的发展影响了坊内生活 D.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4.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5.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
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D.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7.《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反映出当时
A.建筑理念深受礼制影响 B.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
C.都城各功能区严格区分 D.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8.2017年6月15日,天津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在静海区纪庄子进行考古发掘的首批遗迹遗物出土,包括陶釜、陶瓮、铁锄,铁铲等残片。考古专家根据这些遗物和出土层位分析,该遗址为战国时期村落遗址。这对研究战国时期文化特色以及村落布局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A.静海区最早于战国时期形成村落 B.实物资料是唯一可信的历史资料
C.考古发现是对历史的证明和拓展 D.实物资料真实反映过往历史全貌
9.观察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汉长安城的特点有
①利用秦朝的建设基础,巧用地形,因地制宜
②宫室区在全城规划中地位突出,是政治中心
③遵循前朝后市的传统原则,“市”沿街而设
④布局规则严整,坊市分离,“市”在城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古代雅典的城市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唯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雅典城市设计( )
A.理念促使其民主政治产生 B.导致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
C.与雅典人的行为观念形成互动 D.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11.明末到清嘉庆年间,江南松江府经过几次政区重组,县愈分愈小,愈分愈多,原来的东、西乡之别,成了县与县的差异。这反映了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基层治理的低效
C.百姓税负的沉重 D.城乡差距的缩小
12.先秦时期,城市排水管道是方形和五角形。秦汉以后,出现圆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术,使接口处缝隙较小,此外,还在管道出口处设计了窨井,可定期清理泥沙等杂物。这些变化
A.得益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萌发 B.表明民众主导城市建设
C.使城市逐步成为科技文化中心 D.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13.据方志记载,宋代湖州所辖乌程县震泽乡的南林村,又称南浔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聚落,随着当地草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渐完善而成长为经济镇市,“市井繁阜,商贾辐辏”,到南宋理宗淳柘年间,其获得官方认可升级为镇。从草市升级为镇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时局的剧烈变迁 B.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C.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14.永乐时期,大同驻有重兵。乾隆时期,大同驻兵数量减少,工商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推动其城市职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疆域扩展 B.抑商政策松动
C.对外贸易发展 D.商帮日益活跃
15.有学者认为,常州淹城基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周王城图而设计,与《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记载吻合,是春秋时期的淹君驻地。城池由三城三河相套而成,每座城都有护城河,三城间水路相连,在内城河中先后出土了四条独木舟。这反映出当时( )
A.皇权至上观念逐渐形成 B.儒家思想指导城市建设
C.城池规划兼顾实用原则 D.江南手工业的繁荣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
——据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天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
——据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最终走向,并说明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材料“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A正确;当时的商业活动仍然受到政府的监管,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D排除。故选A。
2.C
【解析】材料“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可知,北宋城市仅设税务所负责征税管理,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情况而未提及对外贸易,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税收量的变化,排除B;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
3.D
【解析】题干反映出宋代对城市市场管理的放松,由直接监管变成“以税代管”的间接管理模式,这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D项正确,A项排除;宋代商业环境宽松,但官府并没有取消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宋代对市场管理模式的改变并不是因为市坊间的矛盾,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排除。
4.B
【解析】从两幅图片及注释对比来看,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的娱乐场所、饮食服务业、零售与服务业等部分的分布相对分散,这说明的是当时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限制,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营种类的变化,A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监管相对放松,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5.C
【解析】密集的市镇网络的出现有助于这些市镇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故选C;这些市镇之间距离都较近,不能体现长途贩运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排除B;密集的市镇网络并不一定会阻碍农业生产,D项属于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故选C。
6.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选B。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私营商业不会居主导地位,也不会超过农业,故AC不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的发展
7.A
【解析】材料中的“各”、 “九里见方”“南北 和东西大道各九条”、“ 左右”、“前后”等可以看出宫城四周的布局比较固定有序,体现中正有序的特点,说明其深受礼制思想的影响,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料无关。
8.C
【解析】材料信息是通过对静海区纪庄子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地区战国时期就有了村落,这说明考古发现是对历史的证明和拓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静海区最早形成的村落是在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可信的历史资料除了实物资料外,还有被证实的文献资料等,故B项说法错误;实物资料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但不能反映出历史全貌,故D项错误。
9.A
【解析】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汉长安城在秦兴乐宫基础上营造,巧妙利用河流作为都城屏障;在城市规划上,宫殿占地面积巨大,宫室区突出,体现了政治中心的城市功能;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汉代长安城的宫在南、市在北,市靠近西北城墙,没有在城中心、也没有沿街而设,所以③④错误,故排除BCD。
10.C
【解析】由“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可见民主政治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同时城市的这种布局也利于民主政治的实施,二者形成互动效应,C项正确;A、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说法都错误,排除。
11.A
【解析】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因此会出现县愈分愈小,愈分愈多,原来的东、西乡之别,成了县与县的差异,A正确;基层治理效果和政区重组以及“原来的东、西乡之别,成了县与县的差异”无关,排除B;C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题干没有对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进行对比,排除D。
12.D
【解析】根据“秦汉以后,出现圆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术,使接口处缝隙较小……”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设计更加合理,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项正确;秦朝并没有标准化的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由民众主导,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城市是科技文化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解析】联系知识可知,宋代时期,草市大量出现,南浔草市因辐射区域人口众多,拥有相对优越便捷的交通条件,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下而成长为镇市,B项正确;政治时局变迁不利于市镇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与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无关,排除C项;南宋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同在山西北部,明朝时期属于长城沿线重要军事城市,拱卫北京。清朝疆域扩张,长城的军事地位下降,A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发展无关,排除BC项;商帮在明朝时期就非常活跃,是大同城市功能变化的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解析】春秋时期,淹城秉承“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设计理念,城池由三城三河相套而成,通过护城河和独木舟连接等,反映出当时城池规划兼顾政治、军事职能,突出实用原则,C项正确;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春秋时期皇权至上观念尚未形成,排除A项;淹城采用西周建都理念,并非儒家思想“指导”,排除B项;淹城的设计和独木舟的出土,不能说明江南手工业的繁荣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6.(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根据材料一中“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的都城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有城墙等防御设施。根据材料二中“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公民享有参政权;根据材料二中“希腊城邦……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根据材料二中“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根据材料一“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方面思考作答。
17.(1)不同:前者主要依托于地方宗族力量,后者主要依托于新兴的市民阶层;前者自治组织分散而不统一,后者自治组织形成了统一的运作规则与分权架构;前者是官治之下的有限自治,后者是独立于封建领主的充分自治。
(2)走向:明清市镇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英国城市自治发展成为近代意义的市民自治,促进政治近代化进程。
原因:明清时期受制于专制政权、自然经济、传统文化,重农抑商等政策;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形成,民主意识的传统、人文主义的传播等。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可知,前者主要依托于地方宗族力量。根据材料“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可知,后者主要依托于新兴的市民阶层;根据材料“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可知,前者自治组织分散而不统一。根据材料“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可知,后者自治组织形成了统一的运作规则与分权架构;根据材料“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可知,前者是官治之下的有限自治,根据材料“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可知,后者是独立于封建领主的充分自治。
(2)走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市镇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根据材料“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城市自治发展成为近代意义的市民自治,促进政治近代化进程。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政策等角度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市镇受制于专制政权、自然经济、传统文化,重农抑商等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形成,民主意识的传统、人文主义的传播等促进了英国城市自治的最终走向。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