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08:5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
(训练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2.战国时代,“五谷”之说已相当普遍地使用,但所涵盖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据此可知,当时
A.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 B.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D.经济作物生产存在地区差异
3.英国的食物比较单调、乏味。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对英国食物乏味是这样解释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大量从农村涌进了城市,当时还没有远距离运输新鲜食物的冷链技术。久而久之,英国人就习惯了这种乏味的食谱。能为上述解释提供依据的史实是
①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圈地运动促进农牧业迅速发展
③殖民扩张带来物种在世界传播④电力尚未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5.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6.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7.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8.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马铃薯 B.小麦 C.水稻 D.牛肉
9.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10.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B.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
C.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D.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11.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12.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
A.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B.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C.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 D.保障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13.18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杨格记载:“(法国南部)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而休耕,人们就得缺粮挨饿。而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用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所以它是一大宝物。”这说明玉米的广泛种植
A.加速了圈地运动 B.改变了农作制度
C.解决了粮食问题 D.推动了商业革命
14.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15.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黑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16.明代马六甲对中国的贡物中包括“沉香、乳香、黄速香、金银香”等众多香料。1511年,葡萄牙人阿尔布格里格率领舰队前来攻打并攻占了马六甲,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从而获得了关于中国沿海地理的真实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葡萄人率先到达马六甲 B.西方推动中国沿海开发
C.中国的国门开始被打开 D.早期殖民扩张的必然性
17.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18.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它包括:普遍使用科学育种,水利、机井机器、动力、化肥,以及各种农药、除草剂、塑料地膜大棚、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由此可见,现代农业( )
A.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 B.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C.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 D.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19.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以下有助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有
①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②改善全球生态环境
③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从1870年到190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工作时间从每天12小时减少到了10小时,机器种植 一英亩小麦的时间只要3小时,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这种趋势
A.有利于大众休闲文化的发展 B.加速了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
C.得益于福利国家的普遍盛行 D.与世界各地的民权斗争有关
21.“十三五”期间,中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19年中国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升至95%,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满足了占全球20%人口的粮食需求。据此可知,“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政府重视粮食安全②农村土地所有权变革③农业科技投入增加④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2.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食品安全法》第三条(2015年修订后位于第四条)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该规定
A.旨在消除食物生产中的乱象 B.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主规制
C.丰富了食品安全法规的内涵 D.提高了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3.1896年,维新派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英国)讲求农学,耕田、培壅、收获均参新法,用机器,瘠者皆腴,荒者皆熟,一人之力,足抵五十人之工,一亩之收,足抵五十亩之获。……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这一观点
A.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 B.否定了我国小农经济的优势
C.反映了知识阶层的基本态度 D.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24.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强调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还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这些举措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是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有益尝试
C.旨在应对全民族抗战 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
25.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浙江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这主要得益于
A.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 B.河流疏浚和交通便利
C.改革开放和土地流转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二、主观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农民创造精耕细作农业的过程,也是改变和完善自身的过程。精耕细作使一夫一妻家庭变成了生产的基本单位,这个小家庭成为了同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物质分配紧密联系的全能的社会实体。有了家庭经营,如管子所说:“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农民从事精耕细作农业必须具备天文历法知识和土壤物候知识,必须具备相当复杂的耕、种、中耕、收获以及积肥、施肥的知识和技能。
——摘编自孙达人《中国农民史论纲》等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并进一步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至今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受到世界农业的恩惠,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至今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继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41年至1840年,中国人口从1.4亿增至4.1亿,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经济史学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等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民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宋代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仓库,名目繁多,计有太仓、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平余仓等。明代两京、直省府州县、藩府、边隘、堡站、卫所屯戍等均设仓,还在从杭州到都城的漕运线上建有一系列临水大仓。清代“各直省则设有常平仓,乡村则有社仓,市镇则有义仓,近边则有营仓,濒海则有盐义仓。”
——摘编自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
材料二 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粮食仓储的变化及其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
28.(12分)糖的历史与社会变迁。
材料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糖主要来自于地中海地区,且产量很小,是稀罕珍贵之物。
13世纪,糖已成为英国精英家庭的日常用品。14世纪,糖在法国菜中也很常见。但除了最富有、最有特权的阶层外,糖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消费水平。
伴随着哥伦布1493年开始的第二次大航海,甘蔗首次跨越了大西洋。16世纪中期巴西产的糖大量涌入欧洲市场。到17世纪中期欧洲的糖主要来自美洲的甘蔗种植园。
18世纪,加勒比海地区成为世界产糖中心。早期使用男女老少分工协作的甘蔗种植模式已不复存在,欧洲的契约劳工逐渐消失,甘蔗种植已被大型种植园垄断,劳动力主要是非洲奴隶。
到18世纪中期,糖已经无处不在。糖是每个家庭日常必购的商品,是他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均食糖量的持续增长,以及19世纪中叶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关于进出口关税、保护产糖殖民地和自由贸易之间的争论,使糖成为20世纪一项重要的政治议题。
随着食品科学分析的发展,人们对糖这种食品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很明显,食用过多的糖会损伤儿童的牙齿。长期超量消费甜味剂,结局是体重不受控制的上升,引发普遍肥胖问题。
——摘编自【英】詹姆斯·沃尔韦恩(JAMES WALVIN)《糖的故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糖的历史”的某个侧面,采用适合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要求:侧面合理,阶段清晰,史论结合)
29.(14分)【食物传播与文化交流】材料一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吃的权利,“丰衣足食”成为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切实的目标。不过,这一情况随着人类社会步入近代而发生了巨大变化。16世纪初,人类饮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洲特有的农作物,如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番茄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旧大陆的一些农作物和家畜也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蔗糖这一来自旧大陆的食物,它是在美洲被广泛种植,然后又回流到欧洲,带来了饮食和社会关系上的革命。蔗糖产量的增加,导致欧洲糖价不断下降。之前只有贵族才吃得起的价格昂贵的调味品,到1800年左右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这意味着“吃什么”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或特权的象征。1835年、1874年,美国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国人卡尔·冯·林德在大西洋两岸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堪称食品工业化历史上的里程碑。随后,大型屠宰厂、肉类加工厂、罐装食品厂纷纷建立,食物就像汽车等电器一样,成为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之前手工烹制食物的“温情脉脉”被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工具理性所代替。民众从食品的工业化中还是得到了好处,因为获得了更多吃的权利。有充足的肉吃一直是富人的特权,但现在,普通人也吃得起肉。与此同时,为防止食物腐败而加入化学添加剂,以及代替自然生成物的人工食品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随着西方快餐和工业加工食物的传播,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与不健康饮食有关的疾病也在扩散。一系列新的健康风险抵消了工业化食物的好处,也让人们开始警觉快餐和工业化食物的弊端。
——摘编自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
材料二 不同的烹饪方式,则体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获取和烹饪食物的方式。前者以铁石刀兵获取食物,其烹饪方式也显得粗犷豪放,以配合其游牧生活;后者需要驯化谷物,悉心照料,将其碾碎为粉,揉制成团,或烹煮,或发酵烘烤,精细化的烹饪方式,塑造出复杂的分工社会,也构建出农业文明相对复杂的等级性。帝国的兴起,将烹饪方式化为某种帝国特质的表现,随着帝国在地域上的扩张,不同地域的烹饪方式被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之中,而不同帝国间的接触与碰撞,又互相交换着不同的烹饪方式,烹饪成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也提供了在对抗中互相融合的可能性。全球时代,通过烹饪构建起的多元文明,早已冲破了帝国的疆域和界限,而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征服——扩张的叙事模式了。从这一意义上讲,你所吃的每一口食物,都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食物的历史表明,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行为,即只是为了解决温饱,当人们日渐进入丰裕社会的佳境时,饮食更多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由和权利的追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吃的权利”的原因,并归纳近代食品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导致16世纪初人类饮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概括饮食文化交流的特征。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D项正确;ABC项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项。
2.A
【解析】材料“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种植数量较多,同南方尚未开发的状态相比,得出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的结论,A项正确;当时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当时铁质农具并未普遍使用,排除C项;材料中的作物主要是粮食,不属于经济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解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大量从农村涌进了城市反映了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①符合题意;圈地运动带来的是养羊业的发展,而不是农牧业的迅速发展,②说法错误;物种在世界的传播并不能解释英国食物的乏味,③不符合题意;当时还没有远距离运输新鲜食物的冷链技术说明当时还没有运用电力,④符合题意。即由于城市人口的激增,而食物保鲜技术的落后使得英国人无法开发出丰富多彩的食物,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
4.D
【解析】两位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的研究角度研究 《夏小正》,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说明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两位学者关于《夏小正》的认识是不可信的,A项错误;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与学者提出的依据不符,B项错误;学者争论过大不能说明相关《夏小正》的史料没有价值, C项错误。
5.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时间内,我国耕地总面积增长有限,人口总量的增长较快,在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了数倍的情况下,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说明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保护了小农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政治的稳定,主要作用不是“制约经济发展”,A项错误;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与“人口总量增长数位”不符,B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与“汉朝到清朝”丙千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与长期领先不符,D项错误。
6.C
【解析】学者首先明确研究角度即社会发展和分层,然后对比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指出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食物结构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目的在于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C项正确;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不符,A项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B项错误;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与学者的研究角度不符,D项错误。
7.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南宋时期南迁的北方人民推动了南方小麦的种植,而北方人民喜吃面食,故①正确。结合所学,《农政全书》为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与题干中时间“南宋”不符,排除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故③正确。曲辕犁早在隋唐时期就在江南地区出现,排除④。故选B。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如本题,如果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知识掌握扎实,判断出②④存在史实错误,即可迎刃而解。
8.A
【解析】据所学可知16世纪50年代,马铃薯从秘鲁引进到西班牙,后经奥地利人推广到整个欧洲,后来由于在《圣经》中没有提及该食物,被教会禁用,到18世纪以后成为欧洲人的主食,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小麦、水稻、牛肉,本身就在欧洲,与题意不合,故BCD项排除。
9.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等地可用作食材的大量物种传播到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食物种类,C项正确;“交流速度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无从体现,排除AB项;明清时期的物种交流是通过西方国家间接实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物种交流,小麦在美洲的种植扩大,让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能吃上面包,而不需要进口欧洲的小麦,这样就使得他们在美洲殖民地的饮食生活更为适宜,方便他们常驻美洲,因此小麦在美洲的传播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B项正确;近代化表现在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近代化等,材料中小麦在美洲的种植、传播与近代化关系不大,排除A项;奴隶贸易在15世纪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小麦种植主要服务于欧洲殖民者,“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解析】马铃薯在爱尔兰成为最主要的粮食,而在德意志地区,马铃薯代替了粥食,这说明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区域饮食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当前依然存在饥饿问题,排除A项;物种交流是殖民扩张的结果,但并不能延缓殖民扩张的进程,排除B项;德意志地区并未涉及到人口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物种的洲际传播为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D项正确;材料中的物种传播是为了殖民活动服务,而不是改善土著居民的生活,排除A项;近代化一般是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殖民扩张的手段是暴力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解析】材料“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体现的是玉米种植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B项正确;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无法得出玉米的广泛种植解决了粮食问题的说法,排除C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
14.B
【解析】外来移民带来的病菌导致印第安人口锐减,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密切,因此防控疫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B正确;A不是对今天的启示,排除;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而非发达国家单独承担的责任,排除C;D不利于疫情防控,排除。
15.D
【解析】17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的竞争,可用于探究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正确;“价格革命”“黑奴贸易”和商业革命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对欧洲的影响,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尚未争夺殖民霸主,排除B;“东方没落”与史实不符,排除C。
16.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马六甲出产香料,葡萄牙攻占马六甲之后获得了中国沿海地理的真实信息,这为后来葡萄牙最中国沿海进行殖民侵扰提供了条件,也说明早期殖民扩张的必然性,D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证实葡萄牙人率先到达马六甲,而且中国在这之前一直与马六甲存在来往,说明中国应当早于葡萄牙人到达马六甲,排除A;中国的沿海开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排除C。
17.C
【解析】根据“工资和地租跌价,……工业利润增多”可得出,依靠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经济实力不断下降,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社会转型,C项正确;材料与各地的联系及世界市场无关,排除AB;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价格革命的影响,而不是商业革命,故排除D项。
18.A
【解析】从育种、灌溉、施肥、农药到动力使用、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等,农牧业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说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现代农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排除B项;“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分析现代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解析】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都是有助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举措,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容易造成生态破坏,不是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排除①,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得出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下,物质资料的丰富与劳动时间的缩短推动大众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A项正确;物质资料的丰富与劳动时间的缩短与分工无关,排除B项;C项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1.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政府重视粮食安全,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推进了农业科技快速发展,有助于中国粮食产量增加。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土地所有权没有发生变革,材料未体现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B
【解析】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可知,《食品安全法》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主规制,B项正确;材料规定是对每个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要求,A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食品安全法》的通过,无法体现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23.A
【解析】维新思想家陈炽提出英国农业用新法、用机器、一人抵五十人,一亩之收,抵五十亩之获,建议中国向此学习。根据题干意思维新思想家陈炽对英国农业的看法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出路在于规模化经营,A项正确;题干没有否定小农经济的优势,排除B项;思想家陈炽代表不了整个知识阶层,排除C项;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非常复杂,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均有,排除D项。故选A项。
24.B
【解析】由材料“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等信息可知,南京国民政府试图改良米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运销,这是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有益尝试,故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全民族抗战开始于1937年,故排除C;“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说法错误,排除D。
25.D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浙江的特色农产品基地生产的产品,通过营销公司、微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了一条产业链,而这条产业链的沟通方式主要是网上订单和网络物流,故D项正确;题干中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的发展未涉及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河流的作用,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和土地流转早就出现,不是近年来的国家政策,故C项错误。故选D。
26.(12分)(1)追求家庭和谐;勤于劳作;具有经验理性;注重自我完善。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保证了农业的发展;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长期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政府的重视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1)品质:根据材料“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可归纳出追求家庭和谐;根据材料“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可归纳出勤于劳作;根据材料“农民从事精耕细作农业必须具备天文历法知识和土壤物候知识”可归纳出具有经验理性;从经验总结来看,注重自我完善。
(2)原因:根据材料“中国农民创造精耕细作农业的过程”可归纳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至今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可归纳出高产作物的引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环境稳定、政府政策支持及土地资源的重视也是重要因素。
27.(12分)(1)特点:历史悠久、政府重视、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作用: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定民心;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维护统治,保证杜会稳定。
(2)变化:粮食仓储制度化、法制化;确立三级管理制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仓主体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扩大。
原因:政局混乱、外来侵略、自然灾害、政策不稳定、生产力低下、自然经济瓦解、高利货和苛捐杂税盘剥、政府财政收入顶乏。
【解析】(1)特点:根据“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得出历史悠久;根据“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得出政府重视;根据“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可得出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根据所学可从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定民心;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维护统治,保证杜会稳定等角度概括。
(2)变化:根据“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得出粮食仓储制度化、法制化;根据“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得出确立三级管理制度;根据“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得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根据“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可得出建仓主体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扩大。原因:根据“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可从政局混乱、外来侵略、自然灾害、政策不稳定、生产力低下、自然经济瓦解、高利货和苛捐杂税盘剥、政府财政收入顶乏等角度概括。
28.(12分)侧面:糖的消费人群
阶段及说明:(1)中世纪后期,糖是稀罕珍贵食品,只有少数贵族和精英家庭能消费得起。原因:糖产于地中海地区,产量小;中世纪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狭窄。
(2)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糖的产量猛增,已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食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洲际物种交流频繁,甘蔗在美洲的大量种植,种植园经济的繁荣,糖的产量持续增长;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运往欧洲的糖的贸易额不断增加。
总之,糖的消费人群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解析】根据问题要求,首先需要选择一个侧面,据材料“13世纪,糖已成为英国精英家庭的日常用品。14世纪,糖在法国菜中也很常见。但除了最富有、最有特权的阶层外,糖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消费水平”“到18世纪中期,糖已经无处不在”等信息可知侧面为糖的消费人群。然后依据糖消费人群的变化分阶段及说明。第一阶段:根据材料“糖主要来自于地中海地区,且产量很小,是稀罕珍贵之物。”“13世纪,糖已成为英国精英家庭的日常用品。”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糖是稀罕珍贵食品,只有少数贵族和精英家庭能消费得起。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糖产于地中海地区,产量小;中世纪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狭窄。第二阶段:根据材料“到18世纪中期,糖已经无处不在。糖是每个家庭日常必购的商品,是他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糖的产量猛增,已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食品。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洲际物种交流频繁,甘蔗在美洲的大量种植,种植园经济的繁荣,糖的产量持续增长;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运往欧洲的糖的贸易额不断增加。最后进行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糖的消费人群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29.(14分)(1)原因:多数人吃什么决定于人们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和所掌控的社会资源;食物的供应与来源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即生产力落后。
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人们平等和自由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食品安全问题、肥胖等疾病的出现。
(2)事件: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特征:不同的烹饪方式体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饮食文化的传播促进多元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蔗糖产量的增加,导致欧洲糖价不断下降。之前只有贵族才吃得起的价格昂贵的调味品,到1800年左右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这意味着‘吃什么’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或特权的象征”“大西洋两岸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堪称食品工业化历史上的里程碑”“大型屠宰厂、肉类加工厂、罐装食品厂纷纷建立,食物就像汽车等电器一样,成为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史上多数人没有吃的权利是因为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吃什么决定于人们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和所掌控的社会资源。影响:根据材料一中“民众从食品的工业化中还是得到了好处,因为获得了更多吃的权利。有充足的肉吃一直是富人的特权,但现在,普通人也吃得起肉”可知,多样的食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联系材料二中“当人们日渐进入丰裕社会的佳境时,饮食更多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由和权利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食品工业化有利于人们平等和自由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一中“为防止食物腐败而加入化学添加剂,以及代替自然生成物的人工食品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随着西方快餐和工业加工食物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与不健康饮食有关的疾病也在扩散”,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近代食品的工业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食品安全问题、肥胖等疾病的出现。
(2)事件:根据材料一中“16世纪初,人类饮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洲特有的农作物,如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番茄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旧大陆的一些农作物和家畜也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16世纪初人类饮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历史事件为新航路开辟。特征:根据材料二中“不同的烹饪方式,则体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可知,不同的烹饪方式体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根据“全球时代,通过烹任构建起的多元文明,早已冲破了帝国的疆域和界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饮食文化的传播促进多元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