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200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是1949年的51.3倍。博物馆1893个,是1949年的90.1倍。共有广播电台257座,而1949年只有49个;电视台从无到有,达到277座。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而1978年仅生产故事片4部。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这表明
A.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 B.国家政策左右百姓精神生活
C.社会需求决定民生建设取舍价 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
3.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梅州市松口镇华侨踊跃捐资助学,当地学校不但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并聘请名师硕儒或留洋归来的学子做老师,出现了“乡村虽偏僻,但无一二里无童声”的盛况。据此可知
A.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 B.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
C.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 D.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
4.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5.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6.清朝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画家以人物、花卉画居多,趣味的表现自由,颜色鲜明,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甚至把书法、诗、绘画完美结合,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中期工商业的发达 B.中国文化的浓厚地域性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画家们开放的社会心态
7.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以下关于电影艺术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乔治·伊斯曼是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之一
B.英国人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
C.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浮华世界》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好莱坞电影有较强的竞争力
8.1984年6月17日午夜时分,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大量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频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该材料反映了布达拉宫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不包括( )
A.文物管理薄弱 B.建筑材料有缺陷
C.工业化城市化浪潮 D.地震的破坏
9.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10.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A.发挥了一定的與论监督职能
B.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
11.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音乐则形成了民族派音乐,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为主。无产阶级出现后,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进入20世纪后,文学艺术领域流派众多,异彩纷呈。这可以用来说明
A.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扩张 B.文学艺术地理上的界线
C.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性 D.社会主义运动勃向上发展
12.据文献记载,楚地崇拜火神,西周王宛一带崇拜农神;楚地方言称哺乳为“谷”,将老虎叫作“於菟”。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北方的名士将楚人讥嘲为“南蛮鴃舌(讲话像鸟叫般难懂)之人”。这反映出
A.中原文化对周边的渗透加强 B.南北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C.分封制导致地区间交往停滞 D.华夏文明的多元一体性
13.下列有助于直接推动人类文化传承的有
A.学校-印刷术-图书馆-博物馆
B.史诗-战乱-大规模移民-火药
C.传说-课堂-战后谈判签订条约
D.历史遗迹-文献史料-自然灾害
14.《尚书·多士》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证明殷人曾有人记载商汤灭夏的“典”“册”。以下与此可以互相佐证的一项是( )
A.商朝已经保存完整的史料典籍 B.这应是雕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
C.商朝可能已有精通文字的史官 D.夏王朝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5.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黄炎培、张謇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社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全日制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该校《设立之旨趣》曰:“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惟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故特设此职业学校。”该校之办学主旨在于“一方面在使无力升学之学生得受适切之教育,以为职业之预备;一方面在辅助各种实业,以增进其生产能力。”……据统计,仅1929年这一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人员就组织进行了各种职业谈话1521人次。与此同时,职教社还与南京、重庆等地青年会联合设立职业指导所,在当地展开了大量的职业指导活动。
——摘编自吴国荣《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多个救济机构中都有涉及职业培训,并在联邦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失业者更好更快地获得工作,有尊严体面地拿到薪水。国会也看到了职业教育在保障社会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因此对《乔治-埃利泽法案》和《乔治-迪恩法案》的通过最终给予了认可。……在大萧条期间,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了学校的职业教育,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培训课程在时间更既具有灵活性,通过开设非全日制和夜校课程,保证了学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再培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这些职业培训课程也更加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学校内的职业课程偏向理论和学术型课程,受学校场地和设施所限,实践性的训练较弱。
——摘编自李纯童《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美两国当时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国大萧条时期与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在成阳阿房宫设立了藏书机构“秘书阔”,并设有“柱下史”负责管理。西汉初年,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高祖刘邦令萧何接管阿房宫的藏书。萧何随后建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以收藏这些书籍。至汉成帝时,收书“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从三国到隋唐五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古代图书馆进入了发展时期。唐太宗时,在弘文殿聚群书有二十余万卷。唐代比较著名的藏书处有弘文馆、崇文馆等,并设职位相当高的“秘书监”负责管理。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崇文院,“六库书籍正副本凡八万卷”。元朝以来,官府藏书激增,规模远超前代。明代皇家藏书处有文渊阁、皇史宬以及内阁等处,“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清代除内阁、翰林院、国子监、皇史宬等处用于藏书外,乾隆时还编《四库全书》、建七阁,南北分设,使官府藏书在建筑、组织、管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
——摘编自王良鹏《浅析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特征》
材料二 中世纪,以意大利为例,除了皇家或贵族私人藏书室外,“每一个意大利的大教堂、修道院甚或是小教堂都收藏着古旧书籍”。这些早期的公共图书馆从属于宗教世界的尘世象征之内,辅佐着宗教组织以巩固由其主导的知识地图。在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并普及之前,欧洲处于知识封闭程度较高、意识形态化较严重的时代,图书馆通过收集藏书并选择有限的公开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众所能接触的知识范畴。在此时期,图书馆可以在宗教外衣的庇护下保存古典时代留存的社会知识遗产,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变革世界的活动存续了可资阐发的文化资本。在随后一系列剧烈的突变性事件中,图书馆在外观与内核上都进行了主动或被动的调整,以实现其功能与使命。
——摘编自凌一鸣《重新审视近代西方图书馆史——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教堂藏书相比,中国古代官府藏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元代以后官府藏书激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中世纪图书馆的主要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寄托在空想的世界”“ 未来理想化的”的信息说明是注重情感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注重批判现实,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主要注重光和色的描述,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属于反传统、立体化,故D项错误。
2.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从材料中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增加数量来看,表明经济发展促进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均排除。
3.D
【解析】近代华侨踊跃捐资助学,使学校收费降低,优质师资聚集,偏僻的松口镇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说明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D项正确;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只是部分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B项错误;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4.D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新中国初期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可见当时教育面向工农,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说明党和政府对人民教育的重视,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即代表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政权,D正确;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因此不能说扫盲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A排除;仅凭扫盲运动不足以得出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B排除;“科教兴国”的战略于1995年提出,时间不符题意,C排除。故选D。
5.D
【解析】两位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的研究角度研究 《夏小正》,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说明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两位学者关于《夏小正》的认识是不可信的,A项错误;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与学者提出的依据不符,B项错误;学者争论过大不能说明相关《夏小正》的史料没有价值, C项错误。
6.C
【解析】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意,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C项正确;明清中期工商业的发达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点,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画家的心态是否开放,D项错误。
7.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乔治·伊斯曼是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之一的说法属实,A项正确;是法国人而非英国人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B项错误;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爵士乐手》而非《浮华世界》,C项错误;好莱坞电影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项错误。
8.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对布达拉宫的影响,故C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布达拉宫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有文物管理薄弱、建筑材料有缺陷和地震的破坏等,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9.A
【解析】据题意可知,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的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增加,并扫除了大量文盲,说明新中国重视文化教育,主义增强文化软实力,故选A;“构建了完善的……培养体系”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排除C;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力,不是发展文化教育,排除D。
10.A
【解析】根据“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排除B;材料表明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但无法体现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排除C;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与限制君主的集权无关,排除D。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1.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文学、音乐及美术流派的分类来看,人类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从材料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出现无产阶级文化及文化异彩纷呈来看,文化发展具有时代性,因此C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文学艺术上的地理界限及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方的楚地崇拜火神,而北方西周王宛一带崇拜农神,称哺乳为“谷”,将老虎叫作“於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名士讥嘲楚人 “南蛮鴃舌(讲话像鸟叫般难懂)之人”,这种对比表明了当时南北方在文化上有很大不同,存在较大差异,B项正确;材料是体现南北差距,不是渗透,排除A项;交往停滞的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是体现南北差距,未体现华夏文明的多元一体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解析】学校能够传播和传承知识,印刷术有利于加速文化的传播,图书馆和博物馆都能够保存人类的文化成果,所以这些都能直接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承,故选A项;战乱不利于文化的传承,排除B项;战后谈判签订条约有可能对战败国造成巨大的伤害,激化国际矛盾和民族矛盾,这也不利于文化传承,排除C项;自然灾害是不利于人类文化传承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尚书》记载,殷人留下了记录商汤灭夏的“典”“册”等,可以佐证商朝已有精通文字的史官,C项正确;只有“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不能说明商朝保存 了“完整”的史料典籍,排除A项;《尚书》是儒家经典,并非雕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夏王朝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排除D项。
15.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教会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欧洲传统大学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组织结构等方面向世俗化、民族化、人文化、科学化等方向发展,欧洲传统大学逐步演变为近代高等教育机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对大学学术自由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不是文艺复兴运动,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可知材料信息主要强调大学的世俗化,不是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故排除D项。
16.(1)背景:中国:民国建立后,发展实业的需要;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美国:经济危机,失业率高;美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2)特点:中国的以私人(民间)办学为主;重视培养劳动观念;促进生产力;美国的则得到国家支持(国会立法、多机构参与);职业教育与社会保障相联系,救济机构办的职业教育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补充。
(3)评价:政府不够重视,私人举办;规模小、可持续性不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际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限,无法真正达到目的;但是,张謇等人开创和推动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改变国人传统就业观念。
【解析】(1)
背景:中国:根据“1917年,黄炎培、张謇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根据所学,分析得出民国建立后,发展实业的需要;根据“为学不足以致用”得出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美国:根据“”得出经济危机,失业率高;根据“”得出美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2)
特点:根据“黄炎培、张謇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得出中国的以私人(民间)办学为主;根据“使无力升学之学生得受适切之教育,以为职业之预备”得出重视培养劳动观念;根据“以增进其生产能力”得出促进生产力;根据“多个救济机构中都有涉及职业培训,并在联邦资金上给予支持”得出美国的则得到国家支持;根据“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得出职业教育与社会保障相联系,救济机构办的职业教育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补充。
(3)
评价:根据“黄炎培、张謇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分析得出政府不够重视,私人举办;根据材料,还可从规模小、可持续性不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际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限,无法真正达到目的等角度分析总结其局限性;可从张謇等人开创和推动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改变国人传统就业观念等分析总结其积极影响。
17.(1)不同之处:中国古代官府藏书种类多、数量大;政府组织修建藏书场所;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藏书;政府组织人员编写丛书、类书,并进行整理汇编。(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国家统一;统治者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主流思想的影响;印刷术的进步;传承文化和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答出四点即可)
(2)作用:辅佐宗教组织,辅助知识传承与传授;保存古代文化遗产;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提供了文化资源。
【解析】(1)
不同之处:根据材料“收书“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六库书籍正副本凡八万卷””可分析出中国古代官府藏书种类多、数量大;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在成阳阿房宫设立了藏书机构“秘书阔””可分析出政府组织修建藏书场所;根据材料“设有“柱下史”负责管理”可分析出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藏书;根据材料“设有“乾隆时还编《四库全书》”负责管理”可分析出政府组织人员编写丛书、类书,并进行整理汇编。(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根据材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可分析出国家统一;根据材料“高祖刘邦令萧何接管阿房宫的藏书”可分析出统治者重视;根据材料“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古代图书馆进入了发展时期”可分析出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主流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元朝以来,官府藏书激增,规模远超前代”可分析出印刷术的进步;根据材料“明代皇家藏书处有文渊阁、皇史宬以及内阁等处,”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传承文化和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答出四点即可)
(2)
作用:根据材料“这些早期的公共图书馆从属于宗教世界的尘世象征之内,辅佐着宗教组织以巩固由其主导的知识地图。”可分析出辅佐宗教组织,辅助知识传承与传授;根据材料“图书馆可以在宗教外衣的庇护下保存古典时代留存的社会知识遗产”可分析出保存古代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变革世界的活动存续了可资阐发的文化资本。”可分析出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提供了文化资源。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