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08: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2.天宝六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士及第后,也会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宮廷、军队盛行马球的影响下,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时代气息豪迈奔放 B.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
C.朝廷倡导重武抑文 D.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
3.《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这反映出先秦儒家
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规范 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
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 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
4.下图是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与淘宝独家联合打造的首款官方周边“团圆春碗”,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团圆春碗”的寓意主要反映了
A.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 B.宗法观念成为春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 D.古代精湛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
5.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 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6.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参与对基层民众的教化,他们向民众宣讲明太祖的“六谕”,劝喻百姓“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并引用《大明律》来解释这些劝喻和禁约,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与这一历史现象相一致的观点是
A.“礼法立教,出礼入刑” B.“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7.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随之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民族文化性格。下列认识符合这一性格的是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8.“规矩”“准绳”等词汇常用来比喻人们言行的原则、准则和标准.但考诸历史,规、矩、准绳原本是先秦时期工匠用于画圆、测量和检验的工具,至今仍为一些木匠所沿用.这一个案折射出汉语词汇
A.随时代变迁逐步改变原意 B.会脱离原本固有的语境
C.因社会实践语义不断丰富 D.隐含着人们言行的准则
9.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主张君主无为而治,但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又援名、法入道,借用阴阳之家框架,重视儒家的伦理教化。”可见,汉初的“黄老之学”
A.为董仲舒改造儒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B.推崇虚静无为,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
C.认识到建立统一王权政治的必要性 D.主张兼收并蓄,推动了儒家思想复苏
10.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的主张
A.意在突出儒家的地位 B.奠定了法家的思想基础
C.顺应政治发展的潮流 D.改变了社会动荡的局面
11.东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议郎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外树立刻有《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的石碑。历时8年,全部刻成。这些碑文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这一措施
A.表明儒家经典已成为国家教科书 B.推动了印刷术的创新发展
C.促进了各地学术文化的交流发展 D.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12.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13.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 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14.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15.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末期,礼包括贵族交际中的礼节及贵族婚丧嫁娶等的典礼。当时儒者依靠襄助这些典礼和教授仪文为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及弟子将当时的交往礼仪和各种典礼整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礼》。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但在传承礼的细节上偶有取舍,例如冕,古礼用麻,时人用丝,孔子遵从民众习惯,因为当时用丝廉价;又如古礼臣拜君于堂下,而当时臣拜君于堂上,孔子采用古礼。孔子传承礼的指导思想是“忠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的意义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六经中,《礼》是孔子常讲和弟子必修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孔子重视礼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孔子对礼的传承。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孟子关于老人的观点得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认可,这说明尊老敬老是人类共同的意识,也说明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D正确;题干强调文化的相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A;B中的“核心价值追求”无法证实,排除;C与题无关,排除。
2.A
【解析】唐朝前期,宮廷和社会上层流行军队的训练课目,甚至宫女、富家女子也参与马球竞技,反映出唐朝豪迈奔放的时代气息,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B项错误;唐代政府并未倡导“重武抑文”,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D项错误。
3.A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在先秦儒者的社会秩序建构中,司徒作为掌管民政.教化的官员,其职责是通过冠、婚、丧等礼典来调节人们的性情,向人们灌输父子、夫妇、君臣、长幼等的相处,交往应有的道德观念,同时在整齐衣服、饮食、事为等方面来防止僭越,正是通过这种制度性的灌输,礼的践行才可能转化为主体的自觉,故选A项。先秦尚未建立君主专制.排除B项:霸道是指君主凭借武力、权势、法治进行统治,属于法家思想.排除C项;墨家反对不义之战.排除D项。
4.C
【解析】根据“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可知反映了中华民族儿女之间的民族认同,故C符合题意;家国同构指的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这个碗是现代工艺制造的,不能反映古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排除D。
5.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于人生日常处通过内心反省来明理,因此C正确;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A排除;BD是程朱理学的成就,排除。故选C。
6.A
【解析】根据材料“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可知,强调对百姓进行思想和伦理教育,突出了儒家的仁孝思想,根据材料“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可知,如果百姓不遵守的话要受到惩罚,体现了刑法的重要性,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礼法立教,出礼入刑”,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朝时期“礼法立教,出礼入刑”的现象,没有强调汉朝治国思想,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时期以法家为治理国家指导思想的体现,而材料内容体现了“礼法立教,出礼入刑”,C项错误;“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是法家思想主张,而材料内容体现了“礼法立教,出礼入刑”,D项错误。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特点,C项正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与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不符,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的是民本思想,B项错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
8.C
【解析】“规矩”“准绳”等由工匠的工具演变为比喻人们言行的原则、准则和标准的词语,而且这些工具至今仍为一些木匠沿用,说明汉语词汇因为社会实践使得语意不断丰富,故选C;这些词语演变为人们言行的原则、准则和标准,并没有改变原意,也没有脱离原本固有的语境,排除AB;并不是所有汉语词汇都隐含着人们言行的准则,排除D。
9.D
【解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黄老思想,但是又援名、法入道,借用阴阳之家框架,重视儒家的伦理教化,这种做法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而且其对于儒家思想的复苏有一定作用,D正确;题干并未提供黄老之学与董仲舒思想之间的关联,排除A;题干信息提出,汉初统治者不仅仅采用了黄老之学,还借鉴了法家、阴阳五行家以及儒家思想,排除B;西汉初年已经建立了统一王权,排除C。
10.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荀子认为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思想不统一,主张强化思想控制,这顺应了当时政治统一的潮流,C正确;材料突出的是法家思想,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排除。故选C。
11.D
【解析】《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基本都是儒家经典,将儒家经典刻成石碑供当时的读书人抄写,明显是有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故选D;这些碑文成为读书人的经典并争相抄写,但并不能说明儒家经典是国家教科书,排除A;当时的读书人是争相抄写,说明尚未出现印刷术,排除B;读书人是争相抄写这些儒家经典,没有反应学术文化交流的内容,排除C。
12.D
【解析】材料“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体现的是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龙舟竞渡起源于南北朝,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汉以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C排除。故选D。
13.A
【解析】相比较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原生文明,中华文明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即在中华文明范围内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故选A;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和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在中华文明形成之初都还没有出现,排除BCD。
14.D
【解析】启蒙思想家用通俗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牛顿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理性正是启蒙思想所倡导的,因此D正确;牛顿没有编写通俗读物,排除A;B是现象,而试题追问的是本质,排除;C在题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15.D
【解析】东晋时期,僧尼与帝王、权臣的交往增多,甚至有名门大族成员出家为僧等,说明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D项正确;东晋时期儒学依然占据正统地位,A项错误;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不能说明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B项错误;“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16.(1)主要内容:忠孝。
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等。
(2)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主要内容根据“,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得出忠孝。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等。
(2)新内涵根据“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得出家国天下和世界意识。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7.(1)表现:整理传统文化习俗;秉承“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尊重古礼,偶有取舍;以“忠恕”为指导思想,体现社会责任意识;《礼》是孔子的教学内容。
原因:礼为贵族文化的标志;儒者依靠礼为生;传承古典文化;为维护春秋末期的统治秩序。
(2)评价: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对礼的传承,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孔子希望恢复周礼,实质要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孔子及弟子将当时的交往礼仪和各种典礼整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礼》……”,可得出,整理传统文化习俗;根据材料“……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但在传承礼的细节上偶有取舍……”,可得出,秉承“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尊重古礼,偶有取舍;根据材料“……孔子传承礼的指导思想是‘忠恕’,……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可得出,以“忠恕”为指导思想,体现社会责任意识;根据材料“……《礼》是孔子常讲和弟子必修的”,可得出,《礼》是孔子的教学内容。原因:根据材料“春秋末期,礼包括贵族交际中的礼节及贵族婚丧嫁娶等的典礼……”,可得出,礼为贵族文化的标志;根据材料“……当时儒者依靠襄助这些典礼和教授仪文为生,‘不学礼,无以立’……”,可得出,儒者依靠礼为生;根据材料“……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可得出,传承古典文化;根据材料“……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可得出,为维护春秋末期的统治秩序。
(2)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评价孔子对礼的传承。如: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对礼的传承,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孔子希望恢复周礼,实质要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