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09: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2.如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注1:图中虚线为中原内地与北方边疆的地理人文分界。注2:箭头中标注的“少数民族”不是泛指所有的少数民族,而是特指具体时期的具体民族,即“某某王朝时期的某某民族”。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
3.1737年,乾隆就中国沿海经常遇到琉球等国的飘风难民一事,下旨称:“……内外并无歧视,外邦民人既到中华,岂可令一夫之失所!嗣后如有似此被风飘泊之人船,着该督抚率有司加意抚恤……遣归本国,以示朕怀柔远人之至意,将此永著为例。”这道旨意反映的信息有
①传统宗藩关系 ②基层社会治理 ③君主专制政体 ④民族平等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5.《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
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 B.中原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
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 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
6.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
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
7.清朝在统一蒙古族地区后,实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的基本设置是呈金字塔的层级管理体制,位于金字塔上层的是旗札萨克,旗札萨克负责旗内一般行政、军事等事务,从本旗王公贵族中选择,经理藩院上报皇帝任命,并由理藩院监管。这一-制度
A.完全仿照八旗制度创制而成 B.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
C.激化了蒙古部族的利益冲突 D.扩大了民族地区自治的权限
8.北宋欧阳修等人认为,文人文集中“陈北虏事宜甚多”,一旦“传入虏中”,则“大于朝廷不便”,建议加强对民间刻印文集的管理。于是,皇帝下诏:“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这表明北宋政府
A.加强君主专制 B.文化影响力增强
C.强化信息管控 D.挑动民族矛盾
9.敦煌悬泉置汉简记载:“校尉丞义,使送大月氏诸国客。从者一人,凡二人,人一食,食三升。”“建平五年十一月庚申,遣卒史赵平,送自来大宛使者侯陵奉献。”这可用来佐证当时
A.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融 B.汉朝边疆形势稳定和谐
C.政府对西域实行直接管理 D.国家积极推动对外交往
10.宋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开放了雄州等四处榷场,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中,宋方有香药、犀角象牙、苏木、茶叶、缯帛、漆器、杭稻、瓷器、麻布和书籍等,辽方有羊、马、橐驼、北珠等。从中可以看出
A.区域文明程度不均衡 B.榷场受官府控制较严
C.奢侈品贸易占据主导 D.民间的走私较为常见
11.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把契丹作为“四夷”之一,并附录于全书的末尾,辽太子洗马刘辉知道后上书辽道宗,建议将赵宋王朝也当成“藩属”详附于辽朝的“国史”之后,并以“中国”自居。这表明
A.宋辽间矛盾进一步激化 B.华夏正统观念得到发展
C.辽国沿袭中原史学传统 D.文学传统影响历史书写
12.宋朝针对购自少数民族的马匹不合标准的问题,大臣上奏:“朝廷与蛮夷互市,非所以取利也。金山前后五部落仰此为衣食,一旦失利侵侮,不知费直几马也。臣念蜀久安,不敢奉诏。”朝廷“寻如旧制”。据此推知,北宋贸易的主要目的是基于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维护朝廷宗主地位
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D.维护边境地区稳定
13.有学者对《隋书》(包括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诸传的传主做过一番统计;其中明确出身胡族的,约占传主总数的六分之一;据考证,李唐一族也有胡人血统。这可以用来说明
A.孝文帝改革的成效显著 B.胡汉通婚政策的实行
C.游牧民族实现了封建化 D.民族融合的不断增强
14.宋代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分为“生番”和“熟番”,“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熟番”则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统一 B.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政策
C.消除了民族间隔阂分歧 D.维持了边疆的长期安定
15.汉代在西南边郡的广汉北部、蜀郡北部、益州西部、群舸南部、犍为南部等地设立部都尉进行统辖,实行军事领护制,守卫边疆,管理地方各类族群,他们的辖区绝大多数后来演变成了郡或比郡属国。部都尉的设置表明汉代
A.在西南地区强制设立郡县 B.重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D.西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管辖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南下,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的高潮,最终"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汉胡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如氏族君主符坚重用汉人谋士王猛,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文化。如后赵的建立者羯人石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安排贵族子弟学习汉语和儒学。汉人的各方面也深受胡人影响,比如汉人头上戴冠旧习逐渐改为使用头巾。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重视族源的追溯,如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因当年刘邦曾以公主"妻冒顿",因此匈奴成了"汉氏之甥"。
——摘编自李学勤等编著∶《碰撞中的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公元元年前后,日耳曼人开始逐渐南迁,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罗马的产品、技术和思想也影响着日耳曼社会的许多领域。3世纪,在西迁的匈奴人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徙由此而生。在这场"蛮族入侵" 中,日耳曼人逐渐成了罗马的军队将领、政府官员,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击下最终走向瓦解。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剧变,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法兰克人等,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
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正如恩格斯所言;"日耳曼的文明固然效仿了罗马人的样式,然而却完全独立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李秀珍主编;《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民族迁徙和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相比,魏晋民族迁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民族迁徙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设卫警戒,限制出入),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金)熙宗皇统二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泗州场,大定间(1161~1189),岁获五万三千四百六十七贯,承安元年,增为十万七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宋亦岁得课四万三千贯。
——摘编自(元)脱脱《金史》
材料二 1115年冬,“阿骨打用杨朴策,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阿骨打“命颁行之”。自大定十一年起,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女真人在创制、推广本民族文字的同时,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金世宗为了让不懂汉文的人学汉文化,命译经所翻译了《易》《书》《论语》《孟子》等,“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摘编自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榷场设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女真人学习汉文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3)综上,谈谈你对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过程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盛唐时期,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发髻传人中原之后,深受妇女喜爱,如“回鹘髻”“乌蛮髻”,可见盛唐时期,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等级制度”,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
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模式三符合元朝和清朝的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项正确;模式一符合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当时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模式二符合北魏时期的民族关系,当时北魏并未统一全国,而且当时经济重心并未完成南移,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3.B
【解析】
由材料可知,乾隆皇帝对地方督抚作出指示,意在维护清廷与琉球之间的传统宗藩关系,皇帝直接下达旨意、处理各项国家事务,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封建政体,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传统外交关系,并非基层社会治理和民族平等理念,②④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项;因为④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对外关系中,不管是经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还是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都体现了对其他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自身的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中,这种传统的认知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大和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此时朝贡贸易并未解体,排除A项;材料所述不是导致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现象无法导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解析】
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B项正确;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是10世纪,排除C项;西域指今天西北新疆一带,而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D项空间不正确,排除。故选B项。
6.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方式,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同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盟旗制度下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札萨克由皇帝任命,理藩院监管,完善了蒙古部族的治理体系,强化了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仿照”,盟旗制度具有创新性,排除A项;盟旗制度有利于缓解蒙古族的利益冲突,排除C项;盟旗制度不属于民族地区自治,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解析】
根据材料“‘陈北虏事宜甚多’,一旦‘传入虏中’,则‘大于朝廷不便’”可以看出,北宋政府担心重要信息泄露,威胁国家安全,C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文化影响力增强的说法无关,排除AB项;挑动民族矛盾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解析】
材料“使送大月氏诸国客”“送自来大宛使者侯陵奉献”体现的是西域诸国与汉朝的频繁来往,国家呈现支持的态度,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融合,排除A项;汉朝的边疆并不稳定,如匈奴经常侵扰内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西域的管辖,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解析】
从双方交易的主要商品来看,宋方输出的多半是加工制造品和文化典籍,辽方输出的则以物质原料产品为主,这是双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贸易中的反映。可见农耕文明的发展程度较游牧文明更具优势,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政府对榷场的管理,排除B项;交易物品中日常生活用品也较多,无法得出奢侈品占据主导的结论,排除C项;榷场是双方政府按照盟约设立的交易场所,非民间走私贸易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都认为自己是华夏正统、别国是夷,这体现出华夏正统意识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宋辽两国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C项表述以偏概全,且未表明事物背后的本质,排除;材料未提及文学创作,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解析】
材料讲的是朝廷对于少数民族不符合标准的马匹应淘汰的问题,大臣的建议是“非所以取利也。金山前后五部落仰此为衣食,一旦失利侵侮,不知费直几马也。”,最后朝廷“寻如旧制”,说明北宋贸易的主要目的是基于维护边境地区稳定D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3.D
【解析】
材料“其中明确出身胡族的,约占传主总数的六分之一”“李唐一族也有胡人血统”体现的是当时通过婚姻关系推动了民族融合,D项正确;材料与孝文帝改革无关,排除A项;当时胡汉通婚并未上升到制度层面,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游牧民族实现封建化的说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羁縻政策的特点是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这符合材料“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的信息,说明宋朝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政策,故B项正确;“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的做法明显与内地治理不同,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经常处于战争状态,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解析】
材料“汉代在西南边郡的广汉北部、蜀郡北部、益州西部、群舸南部、犍为南部等地设立部都尉进行统辖,实行军事领护制”体现的是汉代通过对周边地区设置机构来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说明的是汉代重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项正确;部都尉不属于郡县制,排除A项;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排除C项;在此之前西南地区就已经归属于中央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6.(1)相同之处:持续时间长;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少数民族得以进入政权或建立自己的政权;产生了民族迁徙的连锁反应;民族分布产生剧变;导致了统一政权的灭亡;加速了民族交融。
(2)不同之处:魏晋民族迁徙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汉语;魏晋民族迁徙丰富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认同。
原因:秦汉时期已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得中华文明具有较好的包容性;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促使各民族能更深入地交流、交融;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使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3)意义:深化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解析】
(1)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东汉以来”和材料二“公元元年前后”可知,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一“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和材料二“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可知,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根据材料一“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和材料二“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剧变,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可知,产生了民族分布的剧变;根据材料一“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和材料二“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可知,少数民族得以进入政权或建立自己的政权;根据材料一“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的高潮”和材料二“在西迁的匈奴人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徙由此而生”得出产生了民族迁徙的连锁反应;材料二“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击下最终走向瓦解”并结合所学知识推出导致了统一政权的灭亡;从材料各处推出两者都加速了民族交融。
(2)原因:根据材料“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民族迁徙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汉语”;根据材料“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可知,魏晋民族迁徙丰富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认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自秦汉以来建立并不断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原地区建立先进的封建制度与文化,因此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秦汉以来,中国境内形成了通用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因此,得出“秦汉时期已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得中华文明具有较好的包容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具有先进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使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3)意义:魏晋时期的民族迁徙,虽然伴随着民族间的冲突,但是总体而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往中,不断深化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进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引发的中原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区域开发,这些因素都为后来的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综合以上分析推知魏晋民族迁徙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为“深化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迁徙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内迁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17.本卷所有答案仅供参考,请等待官方正式答案
(1)促进宋金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了两国的联系,促进了宋金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增加两国财政收入。
(2)措施: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效仿汉字创制女真文字,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作用:促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有助于女真族和汉民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发展。
(3)少数民族的融入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解析】
(1)根据“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可知榷场是设置在两国边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而且有较为严格的管理。通过贸易和互市,榷场起到了促进宋金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了两国的联系,促进了宋金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作用,并且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增加两国财政收入。
(2)措施:根据“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得出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根据“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得出效仿汉字创制女真文字;根据“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得出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是促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有助于女真族和汉民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发展。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少数民族的融入能够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从而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