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
A.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2.1914年的《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仅用几句话简述了武昌起义,但编者用了将近2页的篇幅重点叙述袁世凯力促“清帝逊位”的具体过程。编书者意在
A.强调清王朝统治结束 B.遵循秉笔直书的著史传统
C.突显南北议和的功绩 D.构建北京政府统治合法性
3.山西辽县在1940年抗日根据地加强村政建设前,只有33个编村,每村干部3人;村政建设开始后,缩小编村规模,仅辽县东部(西部为日占区)就有71个编村,各村普遍建立平均近20人的村政委员会,只有村长1人脱离生产。这()
A.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规模 B.提高了敌后军民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动员效果 D.体现了民主政权建设基本原则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激发国民党人的斗志 B.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
C.凝聚国家复兴的力量 D.确立民主共和的制度
5.1923年9月,曹锟在总统选举的预选会上,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高价,收买了国会议长,最终花了1350余万元总算当上大总统。曹锟贿选客观上说明( )
A.民主共和成为时人共识 B.《临时约法》已然失效
C.时人对民主政体的认可 D.武力操控政局成为过去
6.民国建立后,宋教仁指出:“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的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人,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由此可知,改组后的国民党旨在
A.建立强力的中央集权政府 B.以议会选举与政党活动为中心
C.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D.制约袁世凯所代表的专制力量
7.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
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
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 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
8.1943年4月,边区政府颁发了《统一累进税暂行税则草案》。其中要求:人民对负担的承受能力定在大约为其总收入额的10%左右;征收按照应产量计算;负担面以占人口80%为原则;有起征点,低于起征点的可免征;有最高限额,一般不超过纳税人纯收入的30%。无法推断出
A.共产党注重根据地经济建设 B.累进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C.累进税获得了各阶级的支持 D.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9.近代某年某月上海《民立报》登载一篇题为“北伐声中之筹款”的文章,写道:“袁世凯违背公法,图翻和议,民国军人更激动公愤,北伐万难再缓”,材料所谈论的事件
A.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 B.有利于推动政治革命进程
C.由南京国民政府主导 D.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10.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对省制及中央与各省权限予以规定。1923年,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既知规定人民权利义务,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徒沾沾于国家机关,铸成大错者也。”孙中山这一反思
A.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意在强调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分析了军阀割据出现的根源 D.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11.1943年,《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指出:“对于妇女文化的政治的教育,应通过生产方式去进行。”随后,华北地区任丘县南关确定了“生产学习两不误”的方针,寿阳县的妇女冬学还规定“青年妇女主要以文化为主,壮年妇女要以政策、土改、生产、婚姻和时事政治为主”。上述方针政策意在
A.巩固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B.培养高素质生产劳动者
C.大力提升妇女政治地位 D.增强抗战救国社会力量
12.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在选举中,为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发明了很多有特色的投票方法,如“背箱法”、“投豆法”、“烧洞法”等。这种做法(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C.显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D.有利于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13.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有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员、宣告和战、统帅军队、缔废条约、宣布戒严等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C.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D.独裁统治迹象明显
14.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代表组成,每省选出代表5人;参议院没有重要的保皇派,但主要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仍不足1/3。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 B.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
C.军阀割据影响民主政治 D.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
15.据统计,湖北军政府发布的文告主旨多为“反满兴汉”。其中近90%的文告只字未提共和、民权、民国,提及的绝大多数只是简单地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改建共和,南北一-家”。由此可见,湖北军政府( )
A.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B.偏离了革命的初衷
C.弘扬了三民主义精神 D.带有专制主义色彩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开会情况;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泽东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7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
——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高度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督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认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所属国民对公共形态上的制度和法律权威的效忠。具体来说就是效忠于政府、政党、宪法、法制、经济生活以及产生这些公共权威的人民。“国家认同”可以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接受和尊重;二是对国家地域范围内共同经济运作形态和经济活动的接受与服从;三是对形成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力与公共权威密切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以及民族特性的尊敬与忠诚。在现代民族国家系统中,塑造和维系国家认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民族主义。……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又在相当程度上在现有民族国家内部取代、并超越了民族认同。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任何民族认同的最高归宿,都是建立起符合民族利益、并能最终有效保护民族利益的国家机构以承担和履行国家主权。
——摘编自马建楠《浅谈我国的国家认同》
请从“国家认同”的角度设立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点鲜明,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严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可知,这一时期为抗张时期,中共通过进行基层民主建设,以便更好的将政策落到实处,支援抗战需要,B项正确;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措施有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解析】
依据材料“1914年的《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仅用几句话简述了武昌起义,但编者用了将近2页的篇幅重点叙述袁世凯”可知教科书侧重点在宣扬袁世凯的作用,淡化武昌起义,说明教科书是为北京政府服务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宣扬北京政府统治合法性,排除ABC项。故选D项。
3.C
【解析】
材料表明,村政建设后,辽县东部编村规模大大缩小,村政委员会规模大大扩大,使更多村民参与到村政事务中,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动员效果,C项正确;村政建设主要是在现有的根据地范围内进行,而非扩大敌后根据地规模,排除A项;材料内容属于政权建设,与生产积极性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政权建设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解析】
总统誓词中强调了推翻了专制,强调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意在凝聚国家复兴的力量,C项正确;誓词并不是强调斗争,而是建设,排除A项;誓词中没有提到政府组织形式,排除B、D项。故选C项。
5.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23年,曹锟通过贿选当上了大总统,反映出当时中国民主流于形式,但也在客观上说明时人对民主政体的认可,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主共和成为时人共识,排除A项;《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曹锟贿选说明《临时约法》规定的选举形式依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武力操控政局,且北洋政府时期,武力操控政局是常态,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
根据材料“是新的建设的时期”、“对于敌人,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和所学知识可知改组后的国民党旨在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建立强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不是以议会选举与政党活动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制约袁世凯所代表的专制力量,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解析】
当时的背景之下确实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受到个人的视野、思想观念与野心等影响,袁世凯把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帝制两件事划上了等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从侧面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民主共和是当时的发展潮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袁世凯时期中央集权式微,其恢复帝制,有强化中央权威的目的。但恢复帝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中央政府缺乏对南方各省的实际支配力,不能体现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解析】
累进税针对乡村农业税的征收,无法反映各阶级的态度,C项正确;1941年7月,晋冀豫鲁边区推行统一累进税制,废止了旧的摊派制等不利于一般农民的征收办法,后期进行完善,减轻农民的负担,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经济,排除A项;累进制遵循“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的基本原则,根据承受能力、产量、负担面等多方面考虑征税,并设置起征点和最高限额,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排除B项;1943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累进税以抗战为大局,以照顾和保护农民利益为根本,农民生活改善后,更加积极地支持抗战,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解析】
根据材料“袁世凯”“图翻和议”可知,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南北方议和之时,这一事件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推动政治革命进程,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排除A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排除C项;辛亥革命时期,中共尚未诞生,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解析】
根据材料“地方制度付之阙如”“未对省制及中央与各省权限予以规定”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局限性,并为后来的军阀割据混战埋下隐患。孙中山在1923年进行这一反思,将革命的斗争目标指向军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建立,B项时间错误,排除;近代军阀割据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帝国主义国家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排除C项;D项结论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故选A项。
11.D
【解析】
根据地强调加强妇女的文化教育,增强抗战救国社会力量,D项正确;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原则是巩固根据地的民主建设,排除A项;根据“青年妇女主要以文化为主,壮年妇女要以政策、土改、生产、婚姻和时事政治为主”可知,此举目的并非为了培养劳动者的素质,排除B项;C项是手段而非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解析】
边区政府在第二节参议会选举中,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采用有特色又贴近群众的投票方式来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这体现了党始终贯彻群众路线,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毛泽东思想无关,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排除C项;这一时期处于抗战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袁世凯政府用《中华民国约法》代替《临时约法》,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给予总统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等权力,表明当时中国独裁统治迹象明显,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中华民国约法》强化中央权力、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排除A项;只有一部《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不能说明当时中国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排除B项;袁世凯政府废除《临时约法》,加强总统权力的做法,不能说明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代表中,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不足1/3,说明同盟会没有足够力量保护革命果实,革命成果可能面临巨大风险,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阀割据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也不是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主旨多为‘反满兴汉’。其中近90%的文告只字未提共和、民权、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北军政府的文告内容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偏离了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初衷,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湖北政府发布的文告内容,体现了其文告内容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无法体现湖北政府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排除A项;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三民主义精神,排除C项;根据材料“主旨多为‘反满兴汉’”可知,湖北政府主张反对清王朝的专制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原因: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的需要;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团结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需要。
(2)充分体现了“人命当家做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各界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得出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团结人民推翻国民政府的需要。
(2)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充分体现了“人命当家做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各界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17.示例1
论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阐述:实践上,近代以来,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但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证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从此中国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并走上了富强的道路。理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和人民民主思想的实践,能够代表多数人的利益,这是由我们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有利于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示例2
论题: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是抗8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阐述: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积极推动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举起了国家认同和民族主义光辉旗帜。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政治前提。全国抗战时期,国共双方虽然有阶级利益冲突和斗争,但都以抗日为重。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国民党始终未发动全国规模的反共战争;中国共产党更是始终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提出“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坚持国共长期合作,采取有限的政治和军事对抗遏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国共两党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长期协力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成果,也成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事实证明,维系国家认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民族主义,而国家认同和民族主义是反敌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又在相当程度上在现有民族国家内部取代、并超越了民族认同。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任何民族认同的最高归宿,都是建立起符合民族利益、并能最终有效保护民族利益的国家机构以承担和履行国家主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中国近代以来国家探索的历程,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角度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