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毫米(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认识毫米(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3: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认识毫米》
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同学们估得准确吗?用尺子量量看!
关于“毫米”,你有哪些了解?
1厘米=10毫米
数一数,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
在尺子上试着找出“1毫米”。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
大约是1毫米。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表示。
同桌合作:
量一量课本的厚度是几毫米。
量一量
你是怎么数的?
厘米 毫米
厘米 毫米
1. 填一填。
2. 量一量。
8
13
25
8
2
4
2
毫米
毫米
毫米
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毫米“作单位?
测量时,不足1厘米或得不到整厘米时要用毫米作单位。
想一想:
3厘米=( )毫米 20毫米=( )厘米
30
想:10毫米是1厘米,
20毫米里面有2个10毫米。
想:1厘米是10毫米,
3厘米里面有3个10毫米。
2
上图回形针的长度是( )。
2厘米8毫米
把两块分别长48厘米的木板部分重叠,结成一块长80厘米的长木板,重合部分的长度是多少?
80厘米
48厘米
48厘米

48+48-80=16(厘米)
答:重合部分长16厘米。
一口枯井深8米,一只蜗牛想要爬出井外。第一天向上爬2米。第二天休息,下滑1米。第三天,向上爬2米。第四天休息,下滑一米……蜗牛按这样的规律爬行与休息。第几天能爬到井外?
前面几天:第一天向上爬2米,第二天下滑1米,相当于两天向上爬了1米。
最后一天:向上爬2米就爬出了枯井,不会再往下掉。
(8-2)÷(2-1)×2+1=13(天)
答:第13天能爬到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