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一、选择题
1.[2020·江西]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泥沙
2.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火灾现场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形成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3.[2020·兴安盟]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 ℃。用如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B.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C.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不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B.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5.下列经典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涉及燃烧反应的是 (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2020·海南改编] 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7.[2020·绍兴] 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
8.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9.某同学设计了如所示装置探究燃烧条件。通过振荡塑料瓶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时“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白磷熄灭。该实验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 振荡
B.氧气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
二、填空题
10.[2020·金昌] 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 。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砍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 。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 。
11.[2019·张家界] 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 (填字母)。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40
(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燃烧管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
(2)再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发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发现原来燃烧的物质停止燃烧。其中产生大量气泡的符号表达式是 。
(3)下列灭火方法与(2)中使燃烧停止的原理相同的是 (填字母)。
A.关闭煤饼炉的进气口以熄灭炉火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C.用一小盘水泼灭炭火
附|加|题
13.[2020·重庆]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如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 ( )
选项 气体X 水温/℃
A 氧气 5
B 氮气 40
C 二氧化碳 80
D 空气 80
14.[2019·泰安]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
A.如如图甲中将煤球加工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如如图乙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如如图丙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了空气的流动
D.由如如图丁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5.用如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①通入N2,将W形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五氧化二磷能与水反应。
(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
(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爆炸
一、选择题
1.[2020·西藏] 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所示如如图标属于严禁烟火的是 ( )
2.[2020·遵义]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3.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
A.减少氧气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4.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5.[2020·长沙] 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如如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6.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导致的后果有 ( )
①产生的热量减少 ②浪费资源 ③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④排放出大量的烟尘
A.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7.为了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气体加压储存在钢瓶中。
(1)储存和运输氧气钢瓶时,严禁与易燃气体钢瓶混合存放,以防气体泄漏发生猛烈爆炸事故。分析混合存放可能发生爆炸的原因:
。
(2)使用氧气钢瓶时,若氧气钢瓶的瓶口上沾有油污,打开减压阀,高压氧气喷出后油污会自燃。解释油污自燃的原因:
。
8.我国是产煤大国。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 进矿井前先做灯火试验 B.工人下矿井需佩戴专用的安全矿灯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2)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除了液氮汽化使温度降低外,还因为 。
(3)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②露天焚烧田间秸秆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附|加|题
9.某企业在加工镁合金时产生了大量的金属碎屑。下列关于镁合金切割加工场所的安全建议,不正确的是 ( )
A.设计金属切割工艺,要考虑员工安全与健康
B.产生粉尘较多的设备附近应安装电排风扇
C.金属碎屑不宜大量堆积存放
D.如果金属碎屑不慎着火可以用沙土盖灭
答案
1.B
2.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火灾现象,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来灭火;煤粉厂、加油站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上述场所应严禁烟火。
3.D 该实验使用了白磷、红磷两种不同的可燃物;实验中白磷、红磷均与氧气接触;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B 发光、发热是燃烧的特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燃烧,也可能是缓慢氧化;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5.B
6.D 棉手帕上酒精中的水汽化吸热,使棉手帕的温度低于棉手帕的着火点,故棉手帕依然完好。
7.D 酒精能燃烧,水不能,证明燃烧需要是可燃物;红磷均与氧气接触,左边的红磷不能燃烧,右边的红磷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试管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8.A 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氧气和二氧化碳均能支持镁的燃烧;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不含氧气。
9.B
10.(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3)严禁带火种进林区(合理即可)
11.(1)C (2)温度达到着火点
(1)A中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燃烧;B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C中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会燃烧。(2)对比实验A、C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2.(1)白磷
(2)CaCO3+HClCaCl2+H2O+CO2
(3)AB
(2)燃烧的物质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aCO3+HClCaCl2+H2O+CO2。(3)(2)中使燃烧停止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关闭煤饼炉的进气口以熄灭炉火,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用灯帽熄灭酒精灯,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用一小盘水泼灭炭火,利用的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3.D 白磷是一种可燃物,若要发生燃烧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温度达到或超过40 ℃。
14.D 煤加工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更充分燃烧。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温度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而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预热,火柴梗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金属具有导热性,是热的良导体,当金属丝制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金属丝由于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蜡烛火焰熄灭。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5.(1)①中b处白磷不燃烧,②中b处白磷燃烧
(2)ABC
(1)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那么就要保证其他变量要完全相同,对比步骤①②b处白磷的现象,即可判断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2)水能与五氧化二磷反应,故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b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②中,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故没有燃烧。
答案
1.A 2.A
3.B 将汽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4.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很可能发生爆炸。
5.A 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在与氧气接触时,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所以运输时应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爆炸。
6.D
7.(1)气体泄漏时,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2)高压氧气喷出时摩擦产生热量,使油污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因此油污会自燃
8.(1)A
(2)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②
9.B 镁具有可燃性,其粉尘颗粒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不能在设备附近安装电排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