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6:1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B.化学反应一定发生了能量变化
C.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2、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南极冰川融化 B.江河沙石迁移
C.地下石油形成 D.天上云雨转换
3、将燃着的火柴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熄灭、乙变旺 B.甲变旺、乙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5、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 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 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雪糕化了 B.电灯泡通电发光
C.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D.晾晒衣物
8、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通过下列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
A. 测量蜡烛燃烧后的长度,发现明显短于燃烧前,说明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用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液滴,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产生
C.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烟是二氧化碳
D.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物质参与了燃烧
9、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A、A B、B C、C D、D
10、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11、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 燃烧后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 燃烧后的气体在干燥烧杯壁上冷凝成液滴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2、取 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
A.天平 B. 的量筒
C. 的量筒 D. 的量筒
13、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1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
B. 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
C. 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
D.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
15、某学生仰视读取某液体,读数为20毫升,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为( )
A. 毫升 B.大于 毫升 C.小于 毫升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_____ ___.
(2)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____ ____.
(3)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___ _____.
(4)取粉末状药品____ ____.
(5)量取80mL的盐酸___ _____.
19、已知胆矾:①是一种蓝色固体;②易被研碎;③能溶于水;④其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⑤在胆矾溶液中插入铁丝,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试指出:
属于胆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属于胆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
20、实验操作要规范,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事故.如图所示的两种错误操作,都会引起试管破裂.
(1)图甲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试管口的冷凝水在   作用下会流到试管底.
(2)图乙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未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在
   作用下会流入试管.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 (填“底”或“口”)部套入。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三、实验题。
22、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实验探究填写下表。
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猜想(假设)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B.化学反应一定发生了能量变化
C.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答案】B
2、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南极冰川融化 B.江河沙石迁移
C.地下石油形成 D.天上云雨转换
【答案】C
3、将燃着的火柴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熄灭、乙变旺 B.甲变旺、乙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答案】B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答案】A
5、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 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 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答案】A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答案】B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雪糕化了 B.电灯泡通电发光
C.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D.晾晒衣物
【答案】C
8、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通过下列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
A. 测量蜡烛燃烧后的长度,发现明显短于燃烧前,说明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用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液滴,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产生
C.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烟是二氧化碳
D.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物质参与了燃烧
【答案】D
9、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10、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答案】B
11、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 燃烧后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 燃烧后的气体在干燥烧杯壁上冷凝成液滴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答案】D
12、取 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
A.天平 B. 的量筒
C. 的量筒 D. 的量筒
【答案】D
13、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答案】C
1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
B. 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
C. 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
D.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
【答案】D
15、某学生仰视读取某液体,读数为20毫升,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为( )
A. 毫升 B.大于 毫升
C.小于 毫升 D.无法确定
【答案】B
二、填空题。
1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无新物质生成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17、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入饱和石灰水的量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很快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8、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_____ ___.
(2)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____ ____.
(3)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___ _____.
(4)取粉末状药品____ ____.
(5)量取80mL的盐酸___ _____.
【答案】(1)玻璃棒; (2)胶头滴管; (3)集气瓶;
(4)药匙; (5)100mL量筒
19、已知胆矾:①是一种蓝色固体;②易被研碎;③能溶于水;④其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⑤在胆矾溶液中插入铁丝,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试指出:
属于胆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属于胆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
【答案】①②③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④⑤ 在化学变化中
20、实验操作要规范,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事故.如图所示的两种错误操作,都会引起试管破裂.
(1)图甲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试管口的冷凝水在   作用下会流到试管底.
(2)图乙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未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在
   作用下会流入试管.
【答案】(1)重力; (2)大气压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 (填“底”或“口”)部套入。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答案】(1)底 (2)立即洗净 (3)用水润湿
三、实验题。
22、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合理即可)
23、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实验探究填写下表。
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猜想(假设)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答案】高于 伸入空气中的燃着的小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气体中的燃着的小木条很快熄灭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收集的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或木条的粗细、长短相同,或伸入集气瓶中时木条的倾斜角度相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