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细胞的自我保障(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生物课时提能演练(中图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细胞的自我保障(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8-28 10:20:18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四)
(45分钟 100分)[来源:学科网]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2.若含3H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3H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
A.-COOH B.-NH2
C.-R D.-COOH和-NH2
3.(预测题)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淋巴细胞,如果给AIDS 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内的HIV在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4.(易错题)某蛋白质由2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至少有n-2个氧原子
B.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与双缩脲发生作用后呈现蓝色反应
D.该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可分解为氨基酸
5.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往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6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的氨基至少还有几个( )
A.0 B.1 C.2 D.14
6.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有关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与调节
B.干扰素与催化
C.DNA连接酶与DNA转录
D.载体蛋白与免疫
7.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8.(2012·青岛模拟)三鹿牌等不合格婴幼儿奶粉中掺入了一种“假蛋白”——三聚氰胺。如图为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有关“假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的含量还高
C.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后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个肽键
9.(2012·咸阳模拟)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分泌蛋白质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B.所有蛋白质都要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出细胞膜
C.唾液腺细胞和肝脏细胞中均含有控制合成淀粉酶的mRNA
D.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与蛋白质分子特异性有关
10.绿色荧光蛋白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它照亮了人们以前看不到的世界。下列有关荧光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荧光蛋白的空间结构如被破坏,仍然可以用于研究癌细胞的转移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荧光蛋白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氨基酸
D.合成荧光蛋白的信使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11.(11分)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_______。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__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_肽化合物,含有_________个肽键。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12.(18分)(2012·汉中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某些物质。请回答:
(1)①~⑥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其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参与丁物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分泌过程体现了④的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分泌蛋白不在游离的①上合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1分)(探究创新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了某系列奶粉为不合格产品,经查,该系列奶粉是用80%的麦芽糊精和20%的奶粉简单勾兑而成。由于含有大量糖类物质,而蛋白质含量低,婴儿喜欢吃却得不到足够的蛋白质营养。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劣质奶粉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糖,如果用班氏试剂鉴定,则该试剂与待测样液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后,还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处理,预计试管中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鉴定劣质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3)评价奶粉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看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缺乏则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并完善他们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
材料和用具: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大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0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①配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食物A(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食物B。[来源:学。科。网Z。X。X。K]
②分组:将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③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实验结果(营养状况和体重)
实验结论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少数酶是RNA,不是蛋白质,故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是错误的。B项,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高等动物不能自身合成的。C项,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但排列顺序、空间结构不同都可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只有D项是正确的,通过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新的蛋白质。
2.【解析】选D。氨基酸脱水缩合中-COOH失去“-OH”与-NH2失去“-H”,合成1分子H2O,因此水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
3.【解析】选B。CD4是蛋白质,故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正确。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是因为红细胞无细胞核,HIV病毒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C正确。细胞凋亡后,HIV失去宿主而被免疫系统清除,D正确。T淋巴细胞的发育场所是胸腺,而红细胞的发育场所是骨髓,B错误。
4.【解析】选B。A错误,n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有(n-2)个肽键,一个肽键中含一个氧,还有两个游离的羧基共有4个氧,因此该蛋白质至少有(n+2)个氧原子;B正确,n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有(n-2)个肽键,对应生成(n-2)个水分子;C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形成多肽,多肽在肽酶的作用下才能水解成氨基酸。
5.【解析】选B。从题干中分析,这是一条多肽链,不管怎么加工,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都是1个。
6.【解析】选A。A项中胰岛素是激素,与机体血糖调节有关。B项中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能增强免疫作用,而不是催化作用。C项中DNA转录中重要的酶是RNA聚合酶,而不是DNA连接酶。D项载体蛋白与运输有关。
7.【解题指南】
解题关键:本题可从比较羧基总数与R基上羧基数目作为切入点解题,得出应含有两条肽链,然后用排除法分析其他选项是否正确。
【解析】选A。蛋白质中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R基上羧基数,同理,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条数+R基上氨基数。结合坐标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124个肽键,R基中共含15个氨基,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共脱掉124个水分子。
8.【解析】选B。从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式可知,其中没有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A、D错误。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能增加奶粉中N的含量,但不会增加蛋白质的含量,C错误。
9.【解析】选A。蛋白质通过内吞和外排的方式进出细胞,B错误。唾液腺细胞和肝脏细胞中均含有控制合成淀粉酶的基因,但唾液腺细胞中有控制合成淀粉酶的mRNA,而肝脏细胞中则没有此mRNA ,C错误。蛋白质分子特异性与空间结构有关,而与肽键无关,D错误。
10.【解析】选D。荧光蛋白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其特定功能会丧失,不能再发挥类似追踪元素的作用来研究癌细胞的转移;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酶只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多肽在多肽酶的作用下可以继续水解为氨基酸;在翻译过程中信使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11.【解析】本题看似复杂,实际简单,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求从肽链的思维模式跃迁到肽环。
解答第(1)~(5)问可据图分析,该外毒素为环状七肽,具有7个肽键,由5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有1种氨基酸出现3次,其R基为—CH3,因为区别氨基酸的种类依靠其结构中的R基。该化合物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虚线框内结构A、B的名称依次是肽键和R基。
答案:(1)0 0[来源:Z#xx#k.Com]
(2)7 R基
(3)5 3 —CH3
(4)环状七 7
(5)肽键 R基
12.【解析】(1)①~⑥分别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核和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的是⑤⑥,不具有膜结构的是①。[来源:Z&xx&k.Com]
(2)结构①正在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甲表示mRNA,它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3)丁是分泌蛋白,参与其合成的是①核糖体,参与其加工和分泌的是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细胞膜;为这些生理过程提供能量的是⑥线粒体。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因分泌蛋白需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活性,故不能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必须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乙、丙是未成熟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答案:(1)⑤⑥ ①
(2)翻译 mRNA ⑤
(3)①②③⑥ 流动性
(4)分泌蛋白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活性 丁[来源:Zxxk.Com]
13.【解析】(1)利用班氏试剂鉴定还原性糖需要水浴加热,其颜色变化表现为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2)鉴定蛋白质的有无用双缩脲试剂。
(3)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若动物缺乏,将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因此,要证明赖氨酸是否为必需氨基酸,应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配制成食物A(对照组);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相同,配制成食物B。对甲、乙两组大鼠分别饲喂等量的食物A、食物B。分别测量两组大鼠的体重,计算体重增加量。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则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若乙组大鼠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甲组大鼠正常,则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答案:(1)水浴加热 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2)双缩脲试剂
(3)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体缺乏必需氨基酸时,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
实验方案:①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 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相同
③乙组每天饲喂与食物A等量的食物B。两组大鼠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④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计算体重增加量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来源:Z#xx#k.Com]
实验结果(营养状况和体重)
实验结论
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
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若乙组大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甲组大鼠正常
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五)[来源:学*科*网Z*X*X*K]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济南模拟)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对有两种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2.人体细胞内的核酸水解后,对可能的水解物判断错误的是( )
A.1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3.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来源:学|科|网]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 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派洛宁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4.(易错题)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
5.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这有利于支持下列哪一科学结论( )
A.细胞中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来源:学科网ZXXK]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6.(2012·铜川模拟)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体固缩
C.原核细胞没有具核膜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只有一个具核膜的细胞核
D.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
7.(2012·延安模拟)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
A.DNA聚合酶 B.烟草花叶病毒
C.ATP D.B淋巴细胞中的线粒体
8.(预测题)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①②③代表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4种
B.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C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①过程
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9.(预测题)如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甲、乙两者的共性(或相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DNA
B.甲:脱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碱基组成一样、都有磷酸
C.甲:糖原;乙:纤维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单体)都是葡萄糖
D.甲:DNA;乙:基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10.(2012·青岛模拟)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如果用15N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在图中肯定存在标记元素的部位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11.生物体中有特殊的两类细胞:有质无核,如人成熟的红细胞;有核无质,如精子。这两类细胞经研究发现其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来源:学科网]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C.遗传因素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12.(2012· 西安模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菜豆的幼根处,一定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下图a和b部位(a是分生区),则随着生长进程,a和b部位的放射性含量变化情况为
(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8分)请仔细观察分析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物质名称为__________,是构成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则碱基有________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碱基为腺嘌呤,其生物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图中虚线框内的氧去掉,则其名称应为_______,是构成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在人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种。
(4)若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选用_______和_______两种染色剂。
14.(12分)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中填标号,在_______上填相应的名称):
[来源:Z.xx.k.Com]
(1)只有在__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图表示的结构。
(2)[3]_________主要由细胞质中翻译形成的物质以及________共同组成,前者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________。
(3)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
(4)一同学将下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__________。
15.(22分)(探究创新题)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一种病毒,含有蛋白质和另外一种物质)、乳酸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
(1)含有水、DNA、RNA、糖元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染色体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等成分或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4)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生物。
(5)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物中都含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成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DNA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互补的碱基可形成A—T对或G—C对,同一条链上相邻两核苷酸上的碱基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起来的。
2.【解析】选A。人体细胞内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其水解可形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如彻底水解也可形成5种碱基、2种五碳糖。
【方法技巧】DNA、RNA、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和代谢产物
初步水解
彻底水解
氧化分解产物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O2、H2O、含氮废物
RNA
核糖核苷酸(4种)[来源:学科网ZXXK]
磷酸、核糖、碱基
CO2、H2O、含氮废物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CO2、H2O、尿素等
3.【解析】选C。A项中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B项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三种碱基(A、C、G)是相同的。D项DNA可用甲基绿染色剂鉴定,RNA可用派洛宁染色剂鉴定。
4.【解析】选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正确。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和染色体,B错误;核膜上有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但细胞核内的DNA一般只在核内储存或复制,并不进入细胞质,C错误;细胞核内的液体是核液,不是细胞液,D错误。
5.【解析】选B。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不是核仁合成的,因此A项不正确;C项无核仁的细胞只要存在mRNA、核糖体、tRNA等,也可合成蛋白质;D项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的场所在细胞质中,不在核仁中。只有B项正确,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6.【解析】选B。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真核细胞有的有多个具核膜的细胞核。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后由于着丝粒的分裂数目加倍。
7.【解析】选D。胸腺嘧啶“T”是DNA的组成成分。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含有碱基“U”;ATP中含有腺嘌呤;B淋巴细胞中的线粒体中既有DNA也有RNA,故含有胸腺嘧啶“T”。
8.【解析】选B。根据图示可判断,A代表DNA,B代表RNA,C代表蛋白质,
①代表DNA的复制,②代表转录,③代表翻译。单体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单体b是核糖核苷酸,单体c是氨基酸。单体b的种类有4种,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故A正确。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C的结构具有多样性,故B错误。人类的白化病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起源于图中的①复制过程,故C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故D正确。
9.【解析】选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甲应该包含乙,D错误。
10.【解析】选C。①是磷酸基团、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④是R基、[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⑤是肽键,①②中一定不含有N,④中可能含有N,③⑤中一定含有N。
11.【解析】选D。细胞只有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两者寿命都较短,体现了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方法技巧】细胞核对细胞质的依存关系
(1)核物质代谢所需的原料都要依赖于细胞质(如核苷酸、葡萄糖、各种小分子和离子);
(2)核内大分子合成所需的能量也要靠细胞质中形成的ATP提供;
(3)细胞核中的蛋白质也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如组蛋白、各种酶等)。
12.【解析】选B。含有3H-胸苷的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首先标记分生区(a区)的细胞,随着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向上推移,逐渐形成伸长区(b区)的细胞,故B正确。
13.【解析】图示的结构为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根据碱基的不同,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分别含有A、G、C、U四种碱基。若含有腺嘌呤,则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若将核糖中的氧去掉,则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在人体内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派洛宁能把RNA染成红色,据此可区别DNA与RNA。
答案:(1)核糖核苷酸 RNA 4 A、G、C、U
(2)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 4
(4)甲基绿 派洛宁
14.【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图示细胞核结构是真核细胞才具有的,而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图中1是内质网;2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3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4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据图分析,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B选项图形最相似。
答案:(1)真核 电子 (2)染色质 DNA [2]核孔 (3)[4]核仁 (4)B
15.【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但只有动物细胞中才含有糖元,因为糖元是动物细胞内的能源物质,故具有“(1)”特征的生物一定是小白鼠。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故具有“(2)”特征的生物是玉米和小白鼠。细菌和植物具有细胞壁,故具有“(3)”特征的生物是乳酸菌和玉米。“(4)”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即T2噬菌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即乳酸菌。植物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故具有“(5)”特征的生物是玉米。“(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题干中提到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两种成分。
答案:(1)小白鼠 (2)玉米 小白鼠
(3)乳酸菌 玉米
(4)T2噬菌体 乳酸菌 原核[来源:学科网]
(5)玉米 (6)蛋白质 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