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综合评价(五)
[测试范围:第五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使用太阳能 B.乘公交出行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增大绿化面积
2.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3.2020·营口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 B.CO
C.CH4 D.CO2
4.下列关于CO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性质较活泼,常温下就能燃烧
B.是无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有毒,有可燃性
5.2020·丹东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6.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B.把煤加工成蜂窝煤可使煤的燃烧更加充分
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
D.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7.5G时代,芯片运行速度提升,会带来散热问题。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散热片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碳原子
B.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
C.性质:和碳的化学性质相似
D.用途:用作超轻绝缘材料,导热性材料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9.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10.2020·苏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1.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
B.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下列有关CO2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实验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
13.2020·吉林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14.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碳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也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物的量不同
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生成碳酸,也可反应生成淀粉和氧气 反应物的种类不同
二、填空题(共32分)
16.(8分)如图是实验室进行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若蜡烛燃烧更旺,则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为__________。
(2)若蜡烛熄灭,则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实验甲装置制取一瓶CO2进行实验乙,①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纸花。能证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纸花取出烘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2019·鞍山阅读下面二氧化硫的相关信息,并回答问题。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溶液显酸性。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和70%的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硫。
(1)通过以上信息可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比较。
实验一:在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同时观察到左侧试管内溶液变红,右侧试管内溶液________(填“变红”或“不变红”)。该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硫的溶解性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实验二:将少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出现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2019·辽阳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所示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
20.(18分)2020·黔东南改编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c”或“d”)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21.(8分)2019·陕西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实验室制备CO2和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K1和K2,加热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CO2,观察到b、d中纸花均不变色。再打开K2,b中纸花逐渐变__________,由此证明了CO2能与水反应。若打开K1,还可以证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2分)
22.2020·黔东南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图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鸡蛋壳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150 g 6.25 g 154.05 g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C “低碳”理念就是要求节能减排,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加大森林的砍伐,使光合作用减弱,不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
2.C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电刷;金刚石经过雕琢后对光有折射和反射的作用,可用作饰品;用炭黑制墨汁而不是用木炭;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化学肥料。
3.B 在香烟烟气的成分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4.D
5.C 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6.D 7.D
8.B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无毒,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
9.B 物质②是碳酸钙,其中阳离子为钙离子,符号为Ca2+。
10.D 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甲中逸出的气体不是只含二氧化碳,还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中液体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是因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的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能与碳酸钙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1.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
12.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
13.C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是因为CO2显酸性;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墨中含有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
14.B
15.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淀粉和氧气是光照条件下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反应的条件不同。
16.(1)过氧化氢溶液
(2)CaCO3+2HCl===CaCl2+H2O+CO2↑
(3)纸花②比纸花①先变红 纸花由红色变成紫色
(1)若蜡烛燃烧更旺,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则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2)若蜡烛熄灭,则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证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纸花②比纸花①先变红;将纸花取出烘干,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纸花由红色变成紫色。
17.(1)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合理即可)
(2)变红 大于 SO2+Ca(OH)2===CaSO3↓+H2O
18.(1)沸点
(2)提供充足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清除可燃物
(3)C2H5OH+3O22CO2+3H2O
19.(1)O2 CaCO3 (2)C+CO22CO
(3)2CO2+2Na2O2===2Na2CO3 +O2
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且能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
20.(1)试管 锥形瓶
(2)D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端,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Ca(OH)2+CO2===CaCO3↓+H2O
(3)A 2KMnO4K2MnO4+MnO2+O2↑ ①③②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D装置夹紧弹簧夹后,试管内的液体受压强作用可回流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后,气体逸出,试管内压强减小,长颈漏斗内的液体流出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从c端通入,将空气从d端排出,故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需将燃着的木条放在d端,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开始时集气瓶中要盛满水,倒放在水槽中,随着氧气的收集,集气瓶中的水排出,等水全部排出时,氧气收集完毕,然后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正放在实验台上。
21.(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3)红 不可燃、不助燃
22.(1)2.2
(2)解:设小红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 g
= x=5 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50 g+6.25 g-154.05 g=2.2 g。(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