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课练: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课练: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6:3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 
一、选择题
1.2019·荆州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2020·兴安盟榴梿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梿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质量很小 D.分子体积很小
3.2020·云南一定条件下,6000 L氧气可压入40 L 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4.2020·青岛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5.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
A.水与酒精反应 B.酒精与水互溶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填空题
6.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 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①: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 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如图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③(如图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加|  题
8.2020年2月3日葫芦岛上空出现“冰晕”奇观,“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产生的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变成的固体小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变为冰晶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冰晶中分子停止运动
C.水蒸气中分子间的间隔大于冰晶中分子间的间隔
D.水蒸气与冰晶的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
1.C 
2.A  我们能闻到榴梿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使我们闻到气味。
3.A  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
4.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C  水和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当把二者混合以后分子之间相互穿插渗透,导致混合后的液体总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6.(1)水分子
(2)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3)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7.(1)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2)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烧杯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没有必要 实验①中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合理即可)
8.C  水蒸气变为冰晶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物质中的分子都在运动;同一种物质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于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即水蒸气中分子间的间隔大于冰晶中分子间的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相同,即水蒸气与冰晶的分子构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