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3 第3课时 离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氯化钠晶体
C.水银 D.蒸馏水
2.关于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B.Cl-的结构示意图为
C.Na+和Cl-靠静电作用结合成NaCl
D.Na+和Cl-都是带电的,因此氯化钠也带电
3.2019·沈阳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4.已知甲、乙、丙、丁四种微粒为原子或单原子离子,其中微粒的原子序数与电子数如图下表所示。关于这四种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微粒 原子序数 电子数
甲 8 8
乙 9 10
丙 10 10
丁 12 10
A.甲、丙均呈电中性
B.乙、丙是相同的原子
C.乙、丁的带电量相同
D.甲、丁的质子数均大于电子数
5.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c、d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微粒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
7.钠和硫由原子变成离子。
(1)钠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核电荷数是______, 如图此变化后钠原子变成了带1个单位______电荷的钠离子,钠离子表示为______(填化学符号),这样的离子为阳离子。
(2)硫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______个电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质子数为______, 如图此变化后硫原子变成了带______电的硫离子,硫离子表示为______(填化学符号),这样的离子为阴离子。
8.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的原子,则该原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2)若B表示某原子,则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8 B.10
C.11 D.12
(4)若A中x=13,则A微粒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水银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氧气和蒸馏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2.C 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使其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即钠离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钠离子带正电荷,氯离子带负电荷,所以Na+和Cl-靠静电作用结合成NaCl;Na+和Cl-都是带电的,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即钠离子与氯离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氯化钠不带电。
3.D 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带负电荷,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4.A 甲和丙的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二者均呈电中性;乙和丙的原子序数不同,属于不同原子;乙中原子序数<电子数,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丁中原子序数>电子数,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乙、丁带电量不同;甲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电子数,丁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电子数。
5.B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e是阴离子,c是原子。
6.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图电子带负电不是离子;原子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
7.(1)1 失去 11 正 Na+
(2)6 2 16 负 S2-
8.(1)Ne
(2)得到
(3)CD
(4)Al3+2.3 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
1.2020·昭通期末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B.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定为8
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2020·鞍山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因为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原子带正电
C.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5.2020·盘锦如图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6.2019·山西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的核电荷数为28
B.它有4个电子层
C.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它易失电子
7.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这种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5个质子和14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5 B.146 C.241 D.51
8.我国研制新型环保磁制冷冰箱,钆(Gd)是所需的重要材料。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A.64 B.93 C.15 D.221
9.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质子和电子的质量决定的
D.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原子
二、填空题
10.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试回答:
(1)x的值为________。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下列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溴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1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试回答:
(1)x=________。
(2)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________。
(3)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附| 加| 题
12.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是由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造成的。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
A.α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答案
1.D
2.D 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原子核外,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图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
3.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图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
4.C
5.D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6.C 该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7.A 根据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可推测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5。
8.B 根据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在钆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64,可得该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7-64=93。
9.B 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的,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分子。
10.(1)35 (2)B
11.(1)2 (2)镁原子 (3)3 失去
12.D 根据题干可知,极光是由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为α粒子(氦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中子不能引起极光现象。第二章 2.3 第1课时 原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扫描隧道显微实验室拍摄的显示硅原子图像的照片。据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
B.原子之间有间隔
C.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分子与原子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原子不是
C.分子间有间隔而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是( )
A.原子→分子→物质 B.分子→原子→物质
C. D.
4.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
A.碘受热变为碘蒸气
B.一定条件下将水制成冰块
C.将块状的硫碾磨成硫粉
D.水通电产生氧气和氢气
5.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6.下列现象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加热氧化汞得到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温度计汞柱变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气球吹气变鼓——分子数目增多
D.很远就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7.2019·郴州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D.氧化汞加热过程中,汞原子构成汞分子,汞分子构成汞
二、填空题
8.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气 B.水银 C.氯化钠 D.水
(2)如图中甲、乙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甲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附| 加| 题
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答案
1.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但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题图不能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D
3.C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
5.C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6.B 温度计汞柱变化,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7.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8.(1)B
(2)①水分子间的间隔
②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
③原子(或氢原子和氯原子)
9.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该过程为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