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课练:专题训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课练:专题训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7: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类型一 物质的微粒构成
1.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氧化汞 B.汞 C.氧气 D.氮气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黄金 C.红磷 D.氯化钠
3.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以“”模型代表水分子,水电解时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5.“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都是离子
B.氮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都是气体
C.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类型二 应用微粒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7.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8.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化石油气可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热胀冷缩 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 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 生成了新的分子
9.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空气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金属很难被压缩——原子间没有间隔
10.“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材料二: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图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三: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材料三中可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11.2020·泰州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2 B.48 C.70 D.26
12.2020·广州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1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能用符号R2+表示的是(  )
14.如图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对应的原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B.该微粒核外电子数为17
C.该微粒具有3个电子层
D.该微粒是由相应原子得电子形成的Cl-
15.如图所示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C.微粒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②③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6.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Mg和Ca的化学性质都比较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He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17.中A、B是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中x=11,则A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中甲为微粒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D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_____时,该微粒是原子。
(3)由A、B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答案
1.B 2.D
3.A  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4.A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水电解时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5.D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都是离子,例如图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氮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气体,例如图水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常温下是液体;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只能讲分子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B 7.A
8.B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是灰尘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导致的,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运动无直接关系;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一定是生成了新的分子。
9.D  金属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原子间的间隔较小。
10.(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合理即可)
11.A  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12.D  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法得出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的信息;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无法得出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的信息;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
13.B
14.B  该微粒核外电子数是2+8+8=18。 
15.C  ①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2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②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④微粒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②③微粒的质子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16.(1)活泼
(2)不活泼 不一定
17.(1)A (2)7 (3)Na+
18.(1)原子 
(2)18 
(3)MgF2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①表示的是原子。(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为原子,即当x=2+8+8=18时,该微粒是原子。(3)A、B分别是氟原子和镁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氟化镁,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Mg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