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知识要点】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课标要求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主要知识点
(一)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亚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特点及影响:
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影响:多山影响了希腊的统一;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希腊文明
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4.希腊城邦:
(1)形成: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
组成一个小国。
(2)特点:小国寡民。小的只有公民几百人,最大的斯巴达也不过8400平方千米。
(3)公民与非公民: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这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鼎盛时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
(1)公民大会:
产生方式:全体公民抽签产生公职人员;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职能: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建立津贴制度。
(3)局限性: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过程:
(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双方在伊苏斯平原展开激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
(2)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进入埃及。
(3)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进入两河流域,再次战胜波斯大军。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3.结果: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性质:具有侵略性质。
5.影响:
(1)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4)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课标要求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二、主要知识点
(一)罗马城邦
1.地理位置:
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2.影响:
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3.兴起之地: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二)罗马共和国
1.国家机构
元老院: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决策权;
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民官: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决议。
2.《十二铜表法》
颁布: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扩张
(1)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2)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影响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斯巴达克起义是影响最大的,发展迅速,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最终被镇压。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三)罗马帝国
1.背景
公元前49年,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控制了元老院。不仅,元老院任免他为终身独裁官。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建立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黄金时代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4.衰落
根源:奴隶制危机。
表现: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5.灭亡
375年,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课标要求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二、主要知识点
(一)文学和雕塑
1.文学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代表作《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典型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2.罗马建筑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代表性建筑: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
(1)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
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法学方面的成就。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法学系统:包括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经济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四)公历
起源: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产生: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
发展:4世纪,罗马皇帝以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
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真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22沈阳中考9.)伯里克利曾表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如下图)。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D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 C.联邦制 D.民主政体
2.(2022内江中考12.)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者是( D )
A. 亚历山大 B. 亚里士多德 C. 屋大维 D. 伯里克利
3.(2022绍兴中考1.)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选举办法,使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这一措施( C )
A. 导致了雅典衰落 B. 废除了奴隶制度
C. 扩大了公民权利 D. 确立了贵族统治
4.(2022昆明中考18.)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腾,而位于古希腊中部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达到全盛。这一时期雅典城邦的主政者是( C )
A. 苏格拉底 B. 亚历山大 C. 伯里克利 D. 查士丁尼
5.(2022广元中考1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的城邦达到全盛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他主政的城邦是( C )
A. 斯巴达城邦 B. 古巴比伦王国 C. 雅典城邦 D. 罗马城邦
6.(2022广安中考10.)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帝国(如下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区域有( A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美洲文明 C. 古代罗马文明 D. 古代阿拉伯文明
7.(2022泰安中考7.)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 小国寡民 B. 等级森严 C. 军事独裁 D. 自给自足
8.(2022邵阳中考18.)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A )
A.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B. 屋大维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C. 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 D. 中世纪城市没有取得自治权
9.(2022郴州中考13.)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B )
A. 0人 B. 1人 C. 2人 D. 3人
10.(2022龙东中考15.)下图是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请选择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与奥运会的发源地搭配正确的一项( B )
A. 北京 古罗马 B. 北京 古希腊
C. 上海 古罗马 D. 上海 古希腊
11.(2022大庆中考27.)某兴趣小组准备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下列剧本内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是(D )
A.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 雅典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D. 奴隶和妇女拥有政治权利
12.(2022梧州中考11 .) 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A )
A.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 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 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 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13.(2022贺州中考 9.)伯里克利曾经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塔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这反映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D )
A. 全体人民拥有民主政治权利 B. 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开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D.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4.(2022广东中考22 .)如图。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据此可知,古希腊人( A )
A. 扩张势力至黑海沿岸 B. 实现希腊城邦的统一
C. 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 D. 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
15.(2022聊城中考19.)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这( B )
A. 标志着世界首部成文法诞生 B. 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
C. 消除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 D. 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
16.(2022台州中考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 C )
A. 古代希腊 B. 古代中国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埃及
17.(2022温州中考5.)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A. 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B. 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 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D.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8.(2022德阳中考9.)《十二铜表法》与后来的万民法、经济法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该文明古国完整的法学体系。“该文明古国”是( C )
A. 雅典 B. 巴比伦 C. 罗马 D. 阿拉伯
19.(2022泰安中考8.)“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D )
A. 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 B. 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20.(2022临沂中考19.)“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C )
A. 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 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 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 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21.(2022东营中考17)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D)
A.亚历山大 B.伯利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22.(2022苏州中考15.)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A )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23.(2022怀化中考10.)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则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在罗马法学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C )
A. 《万民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民法典》
24.(2022郴州中考12.)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A )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25.(2022绥化中考21.)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A )
A. 罗马帝国 B. 波斯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26.(2022大庆中考28.)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C )
A. 图特摩斯三世 B. 汉谟拉比 C. 屋大维 D. 罗伯斯庇尔
27.(2022遂宁中考9.)希腊神话影响广泛,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明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准备开展“研究希腊神话,了解希腊社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最好查阅( D )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天方夜谭》 D. 《荷马史诗》
28.(2022泸州中考7.)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该学者是( A )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德谟克利特 D. 莎士比亚
29.(2022南通中考7.)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B )
A. 古埃及的太阳历 B. 罗马人的儒略历 C. 中国农历即夏历 D. 苏美尔人的阴历
30.(2022盘锦中考15.)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 B )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罗马大竞技场 D. 八达岭长城
31.(2022长沙中考7.)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C )
A. 释迦摩尼 B. 孔子 C. 苏格拉底 D. 穆罕默德
32.(2022宜昌中考15.)古希腊孕育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其中逻辑学的创立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该学者是( D )
A. 德谟克利特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33.(2022安徽中考9 .)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D )
A. 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 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C. 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 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34.(2022吉林省中考 8.)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D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二.非选择题
1.(2022龙东中考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
(2)《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3)提出中国梦宏伟蓝图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
(4)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林则徐 ②. 聂耳 ③. 习近平 ④. 屋大维
2.(2022南通中考16.)从古至今,每个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都展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强决心。请回答:
(1)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名称?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
(2)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人是谁?反抗的是殖民国家?
(3)领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称为什么?请例举一位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民族英雄。
【答案】(1)希波战争;萨拉托加战役。
(2)章西女王;英国。
(3)南美的“解放者”;郑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3.(2022山西中考.)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国家名片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国家名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推介建筑遗址—设计文化名片】(4分)
(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
名称:中国北京故宫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名称:古罗马大竞技场推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体现古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达,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
任务二 【阅读名人传记——制作人物名片】(4分)
(2)二组同学阅读了马克思和孙中山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从中任选一位,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
人物:甘地身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主要事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多次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誉为“圣雄”甘地。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查阅文献资料—展示中国名片】(7分)
(3)三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他们准备以宣讲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请据此以“中国名片·点亮世界”为题,为其撰写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答案】(1)中国北京故宫:沿中轴线对称;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设计蕴含中正观念,大一统思想;是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古罗马大竞技场:拱形、穹顶,廊柱环绕;坚固结实,华丽宏伟;以石材为主。是公共活动场所;体现了古罗马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
(2)示例:人物:孙中山身份: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等主要事迹: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评分说明:任选一位人物,写出人名和身份各得1分,主要事迹得2分,共4分。
(3)示例:中国名片·点亮世界
示例: 中国名片·点亮世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宣讲的题目是“中国名片·点亮世界”。古往今来,一张张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点亮世界。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瓷器、茶叶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也沿着丝绸之路对外传播,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向世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成为国家形象的符号。乒乓球被称为“国球”,不仅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友谊之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为代表的“中国智造”成为新的国家名片。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国家名片”,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热爱,对共同发展的愿景,展现了大国风范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风貌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关键词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知识要点】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课标要求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主要知识点
(一)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亚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特点及影响:
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影响:多山影响了希腊的统一;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希腊文明
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4.希腊城邦:
(1)形成: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
组成一个小国。
(2)特点:小国寡民。小的只有公民几百人,最大的斯巴达也不过8400平方千米。
(3)公民与非公民: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这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鼎盛时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
(1)公民大会:
产生方式:全体公民抽签产生公职人员;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职能: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建立津贴制度。
(3)局限性: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过程:
(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双方在伊苏斯平原展开激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
(2)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进入埃及。
(3)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进入两河流域,再次战胜波斯大军。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3.结果: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性质:具有侵略性质。
5.影响:
(1)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4)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课标要求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二、主要知识点
(一)罗马城邦
1.地理位置:
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2.影响:
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3.兴起之地: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二)罗马共和国
1.国家机构
元老院: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决策权;
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民官: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决议。
2.《十二铜表法》
颁布: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扩张
(1)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2)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影响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斯巴达克起义是影响最大的,发展迅速,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最终被镇压。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三)罗马帝国
1.背景
公元前49年,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控制了元老院。不仅,元老院任免他为终身独裁官。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建立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黄金时代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4.衰落
根源:奴隶制危机。
表现: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5.灭亡
375年,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课标要求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二、主要知识点
(一)文学和雕塑
1.文学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代表作《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典型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2.罗马建筑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代表性建筑: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
(1)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
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法学方面的成就。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法学系统:包括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经济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四)公历
起源: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产生: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
发展:4世纪,罗马皇帝以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
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真题精练】
一.选择题
1.(2022沈阳中考9.)伯里克利曾表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如下图)。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 C.联邦制 D.民主政体
2.(2022内江中考12.)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者是( )
A. 亚历山大 B. 亚里士多德 C. 屋大维 D. 伯里克利
3.(2022绍兴中考1.)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选举办法,使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这一措施( )
A. 导致了雅典衰落 B. 废除了奴隶制度
C. 扩大了公民权利 D. 确立了贵族统治
4.(2022昆明中考18.)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腾,而位于古希腊中部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达到全盛。这一时期雅典城邦的主政者是( )
A. 苏格拉底 B. 亚历山大 C. 伯里克利 D. 查士丁尼
5.(2022广元中考1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的城邦达到全盛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他主政的城邦是( )
A. 斯巴达城邦 B. 古巴比伦王国 C. 雅典城邦 D. 罗马城邦
6.(2022广安中考10.)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帝国(如下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区域有(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美洲文明 C. 古代罗马文明 D. 古代阿拉伯文明
7.(2022泰安中考7.)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 小国寡民 B. 等级森严 C. 军事独裁 D. 自给自足
8.(2022邵阳中考18.)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
A.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B. 屋大维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C. 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 D. 中世纪城市没有取得自治权
9.(2022郴州中考13.)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 0人 B. 1人 C. 2人 D. 3人
10.(2022龙东中考15.)下图是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请选择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与奥运会的发源地搭配正确的一项( )
A. 北京 古罗马 B. 北京 古希腊
C. 上海 古罗马 D. 上海 古希腊
11.(2022大庆中考27.)某兴趣小组准备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下列剧本内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是( )
A.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 雅典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D. 奴隶和妇女拥有政治权利
12.(2022梧州中考11 .) 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 )
A.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 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 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 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13.(2022贺州中考 9.)伯里克利曾经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塔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这反映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
A. 全体人民拥有民主政治权利 B. 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开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D.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4.(2022广东中考22 .)如图。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据此可知,古希腊人( )
A. 扩张势力至黑海沿岸 B. 实现希腊城邦的统一
C. 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 D. 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
15.(2022聊城中考19.)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这( )
A. 标志着世界首部成文法诞生 B. 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
C. 消除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 D. 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
16.(2022台州中考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希腊 B. 古代中国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埃及
17.(2022温州中考5.)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B. 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 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D.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8.(2022德阳中考9.)《十二铜表法》与后来的万民法、经济法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该文明古国完整的法学体系。“该文明古国”是( )
A. 雅典 B. 巴比伦 C. 罗马 D. 阿拉伯
19.(2022泰安中考8.)“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 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 B. 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20.(2022临沂中考19.)“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 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 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 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 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21.(2022东营中考17)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A.亚历山大 B.伯利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22.(2022苏州中考15.)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23.(2022怀化中考10.)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则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在罗马法学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
A. 《万民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民法典》
24.(2022郴州中考12.)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25.(2022绥化中考21.)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 波斯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26.(2022大庆中考28.)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图特摩斯三世 B. 汉谟拉比 C. 屋大维 D. 罗伯斯庇尔
27.(2022遂宁中考9.)希腊神话影响广泛,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明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准备开展“研究希腊神话,了解希腊社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最好查阅( )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天方夜谭》 D. 《荷马史诗》
28.(2022泸州中考7.)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该学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德谟克利特 D. 莎士比亚
29.(2022南通中考7.)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 古埃及的太阳历 B. 罗马人的儒略历 C. 中国农历即夏历 D. 苏美尔人的阴历
30.(2022盘锦中考15.)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 )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罗马大竞技场 D. 八达岭长城
31.(2022长沙中考7.)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
A. 释迦摩尼 B. 孔子 C. 苏格拉底 D. 穆罕默德
32.(2022宜昌中考15.)古希腊孕育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其中逻辑学的创立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该学者是( )
A. 德谟克利特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33.(2022安徽中考9 .)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
A. 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 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C. 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 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34.(2022吉林省中考 8.)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二.非选择题
1.(2022龙东中考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
(2)《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3)提出中国梦宏伟蓝图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
(4)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___。
2.(2022南通中考16.)从古至今,每个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都展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强决心。请回答:
(1)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名称?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
(2)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人是谁?反抗的是殖民国家?
(3)领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称为什么?请例举一位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民族英雄。
3.(2022山西中考.)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国家名片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国家名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推介建筑遗址—设计文化名片】(4分)
(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
名称:中国北京故宫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名称:古罗马大竞技场推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体现古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达,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
任务二 【阅读名人传记——制作人物名片】(4分)
(2)二组同学阅读了马克思和孙中山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从中任选一位,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
人物:甘地身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主要事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多次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誉为“圣雄”甘地。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查阅文献资料—展示中国名片】(7分)
(3)三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他们准备以宣讲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请据此以“中国名片·点亮世界”为题,为其撰写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