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略读课文。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 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诗歌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共6小节,第一至五小节分述,最后一小节总结全诗。其中,第一、第二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发出“听听,秋的声音”的邀请,接着聚焦某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具象地描述声音。
诗歌用词优美,想象丰富。拟声词“唰唰”“ ”将秋天的声音具象化;“大树抖抖手臂”,让我们仿佛看到黄叶飞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现的是秋高气爽、雁群南飞的开阔景象;“秋风掠过田野”,呈现了稻谷飘香、金风送爽的画面。诗歌借声音绘秋景,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天上的一排排大雁和地上农作物丰收的景象,能帮助学生体会秋景的美丽,想象秋天的画面和声音。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所以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想象中创新,是教学关键。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了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强,但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学生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
教学目标:
1、认识“抖、蟋、蟀”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重点难点:
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鸟叫声、蛐蛐叫声)。
2、轻音乐。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各种声响学生答。这些都是哪里的声音 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那秋天有没有声音?(生: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一起去走进秋,听听,秋的声音吧。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播放各种声响,由这些声响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词语,师生共同纠正
3、出示“抖、蟋、蟀”等9个生字,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师总结识记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猜一猜。组词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自己预习生字词的学习习惯,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怎么样?美吗?想亲自感受感受吗?赶快带着问题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2、生自由读诗歌,师巡视指导。
3、老师想请几个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你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4、你读得很流利,谁能像他那样带我们接着去听秋天的声音?(指名读二三四五小节)
5、大家都读得很认真,我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最后一小节全班同学一起来。
6、你听到秋的哪些声音呢?谁来说说。(预设:刷刷的落叶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声、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唱声。)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四、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小节去听听黄叶道别的话音。谁愿意来读读这一小节,注意把你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大家来看看,一片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了,像什么呀?
多美的黄叶呀!当黄叶从树上落下跟树妈妈道别时,会说些什么?
听听黄叶在道别时多么无私呀!多么舍不得大树妈妈呀,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师:这是一片舍不得离开大树妈妈的黄叶、这是一片欢快的黄叶。
小结:你们的朗读仿佛让我听到了黄叶道别时依依不舍的话语。
2、品读第二节
听完树叶宝宝们的道别声,我们一起去阳台上,你听蟋蟀正在唱着动听的歌呢,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
哪个组的同学能够把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唱声变成朗读呢?你们组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感受。
你们读这小节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此时此刻我也是一只蟋蟀,我藏在石缝下,唱着一首又一首小曲,唱着告别的歌韵,小蟋蟀会唱些什么呢?谁来说。
是啊,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它们多么喜爱秋天,多么依恋秋天,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小节。齐读。
3、品读第三节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的歌,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什么是叮咛呢?想想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一遍又一遍地说些什么呢?
这就是叮咛,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关心你的话,请记住妈妈的这一声声叮咛,让我们无论走到哪儿都倍感温暖,请再读词语“叮咛”, 此时,大雁也准备飞往南方,想想大雁对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什么样的叮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下列一个问题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大雁对白云说:“ 。”
(2)大雁对小青蛙说:“ 。”
(3)大雁对小蚂蚁说:“ 。”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全班齐读)
4、感悟丰收喜悦
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你们看,看到这一番丰收的景象最开心的是谁呀?秋风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引读。
听到秋风的话,农民伯伯肯定会笑得很开心。金黄的田野一片丰收景象,“呼呼”,在秋风动人的歌吟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田野里,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生:)燃烧的火把;(师:)果园里,梨树挂起——(生:)金黄的灯笼,(师:)苹果露出——(生:)红红的脸颊。
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丰收的喜悦。这个季节,农民伯伯比我们更快乐。让我们把这份喜悦送到诗句里,齐读一遍。
5、仿写诗歌,积淀语感
大家听到这么多声音!你能模仿诗的1、2、小节,来编一首小诗吗?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
6、品读4、5、6小节
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就像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师引读:秋的声音,在——,在——,在——,在——。听听,秋的声音,从——,向——,听听——
师小结:是呀,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
师小结:秋的声音需要我们用心聆听,用心观察。课上你们的表现让我感觉到你们和作者一样,是用手、用口、用心描绘着美好的秋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激发想象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想象中创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自主作业,升华情感
作业超市
1、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
2、爱诵读的你们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
3、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自由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图画的形式板书,让学生简洁直观的感受到秋天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