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课练:第5单元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2份打包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课练:第5单元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2份打包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7:29:01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该反应中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 1 2
C.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2020·东莞] 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 (  )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
4.在2CO+O22CO2的反应中,CO、O2、CO2的质量比为 (  )
A.2∶1∶2 B.7∶4∶11
C.7∶8∶11 D.14∶4∶11
5.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其化学反应表达式可能是(  )
A.a+bc+d
B.ca+b
C.a+bc
D.ca+b
二、填空题
7.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加热条件下,每    份质量的氧化铜与    份质量的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铜和    份质量的水。
8.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9.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其中有    种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
附|加|题
10.[2020·绍兴改编] 与所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
A.2CO+O22CO2  B.H2+CuOH2O+Cu
C.2H2+O22H2O  D.H2CO3H2O+CO2↑
答案
1.C 
2.C  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而不是质量之比。
3.C 4.B 5.D
6.C  由图可知,反应后a、b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质量增加,为生成物;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
7.氧化铜和氢气 铜和水 加热 80 2 64 18
8.(1)S+O2SO2
(2)Fe+CuSO4FeSO4+Cu
9.(1)分子 两 O2 
(2)分解反应 
(3)2∶2∶1
10.A  分析微观示意图可以发现,反应物中有3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去掉这3个分子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2:2;通过微观示意图还可以看出,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为化合物。第五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2019·绥化] 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
A.5 g B.6 g
C.7 g D.4 g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小
B.5 g白糖溶于50 g水,制得55 g白糖水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
D.蜡烛燃烧后变短,直至消失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4.[2020·河南改编] 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提示: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  )
A.H2 B.Cl2
C.NaOH D.NaNO3
二、填空题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6.[2019·河北节选] 如图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7.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中,将小试管中的盐酸倒入小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天平托盘上,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原因是
  。
(2)乙实验中观察到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后固体质量跟反应前镁条的质量相比,可能会不相等。
(3)甲、乙两个实验都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丙实验是某同学的改进实验,先放好仪器并使天平平衡,将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气球鼓起,再次称量,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    (填字母)。
A.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空气的浮力干扰了实验结果
附|加|题
8.(1)现将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完全反应,得到残余物的质量为c g,则放出的氧气的质量为   g。
(2)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其固体质量变化情况用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答案
1.B 
2.B  白糖溶于水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遵守的普遍规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B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该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4.D  反应物中有四种元素,即钠元素、氯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存在含有氮元素的NaNO3。
5.(1)分子 1∶3(或3∶1)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6.大量白烟 气体膨胀冲开瓶塞 没有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热,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气球变鼓,所以气球除了使装置密闭以外,还可以平衡大气压,防止瓶塞弹出;红磷的量不足不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产生影响。
7.(1)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 不平衡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
(2)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Mg+O2MgO (3)遵守 (4)B
8.(1)(a+b-c) (2)参加反应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