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选择题
1.所示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二、实验探究题
2.[2020·长春] 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
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
(1)图甲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2)图乙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3)图丙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4)图丁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燃烧的发生条件,他们首先根据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别猜想燃烧的发生条件有:
甲同学:一定要有可燃物;
乙同学:要与氧气接触;
丙同学: 。
然后他们根据手中已有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其过程如图下:
(1)甲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木炭、石块、酒精、水、火柴、酒精灯、镊子。
他的实验方案是点燃酒精灯,分别用镊子夹住木炭和石块同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木炭能燃烧,石块不能燃烧,所以得出结论:燃烧一定要有可燃物。
(2)乙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蜡烛、火柴、酒精灯、集气瓶。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
(3)丙同学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酒精灯、火柴、纸杯、水、坩埚钳。请你帮助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
(提醒:只能使用题目中的仪器和药品,但不限制药品、仪器的数量和规格)
附|加|题
4.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先挤压滴管2并微热燃烧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燃烧管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40
(2)再挤压滴管1滴下液体,发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发现原来燃烧的物质停止燃烧。其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列灭火方法与(2)中使燃烧停止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关闭煤炉的进气口以熄灭炉火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用一小盘水泼灭炭火
答案
1.C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空气接触。装置中火柴头燃烧,是因为与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火柴梗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1)③ (2)① (3)② (4)AB
(4)由于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应保存在冷水中,红磷的着火点较高,可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3.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用集气瓶罩住其中一支,发现被集气瓶罩住的蜡烛慢慢熄灭了,没有被罩住的蜡烛仍在燃烧,所以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合理即可)
(3)用坩埚钳分别夹住两个纸杯,其中一个纸杯里面倒满水,将两个纸杯同时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未倒水的纸杯很快燃烧,倒满水的纸杯没有燃烧,所以得出结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合理即可)
4.(1)白磷
(2)CaCO3+2HClCaCl2+H2O+CO2↑
(3)AB
(1)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燃烧管中先燃烧的物质是白磷。(3)题(2)中使燃烧停止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关闭煤炉的进气口以熄灭炉火,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都是隔绝氧气;用一小盘水泼灭炭火,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