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8: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重点】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变化及关系。
【教学过程】
一、活动1:体循环
1、要求学生仔细看动画并阅读课本57页“体循环”一段,思考并交流:
(1)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
(2)尝试写出体循环途径。
(3)血液在何处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的?
2、让学生尝试归纳:
[知识归纳一]:(我参与,我快乐!)
体循环的途径:
左心室→_______→_______→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右心房
3、巩固练习:
通过体循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_____和_____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_____等代谢废物运走,血液就由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血。
二、活动2:自学“肺循环”
1、仔细看动画并阅读课本57页“肺循环”一段,思考并交流:
(1)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
(2)尝试写出肺循环途径。
(3)血液在何处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的?
2、让学生尝试归纳:
[知识归纳二]:(我参与,我快乐!)
(1)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_______→肺部的毛细血管网→_______→左心房
(2)经肺循环过程中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___血变为____血
经体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周围的物质交换:_____血变为______血
[知识归纳三] 请你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同步》P30 1、5、6、7、8
四、学以致用:
假如你就是左心室里的一滴血,离开心脏旅行后,能否再回到左心室?你认为旅行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五、思维提升:
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后是如何到达组织细胞的?
六、点击中考 :
1、(2010·福建)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中结构名称:
A :E 。
(2)通过F处气体交换后,
血液由 血变成 血。
(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
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
的 。(只填字母代号,不能填结构名称)
2、总结:让学生谈收获!
A
B
C

N
M
H


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