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调查的一般方法。
难点:调查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科学方法——调查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
《【生物世界】科学方法——调查》知识卡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阅读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吟,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讲解: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葚,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菜花、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泥墙根处)、蟋蟀(泥墙根处)。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丛中)。
你注意过身边的生物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在你身边各种各样的生物中,有些并没有引起你的注意。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调查。
【新知讲解】
(一)科学方法:调查
展示《【生物世界】科学方法——调查》知识卡片。
《科学方法——调查》
(以上图为素材库中《【生物世界】科学方法——调查》知识卡片)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二)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知道了调查的方法,现在我们就用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来调查一下某个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参考活动设计,分小组讨论、制订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调查: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目的要求:
1.了解校园、公园、农田或周边其他环境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你所看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等。
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如校园生物种类调查,公园或绿地生物种类调查,某块农田生物种类调查,等等。
2.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4.调查。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注意边调查边将观察到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一一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中。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那里常有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另外,也要注意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
5.归类。将全班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归类。归类的项目和方法可由全组同学讨论决定,并说明归类的理由。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注意事项:
1.参考下表的调查表,讨论并设计一个你们小组认为比较合适的调查表,认真记录你所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
2.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3.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4.注意安全。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一个人走到偏僻的地方;不要攀爬高处;不要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等。
典型例题
例1.为了调查某市中学生的冬季流感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
答案:A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了调查某市中学生的冬季流感情况,应采用调查法。
例2.校园内植物四季常青,绿荫如盖,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每日有花香,为了对这些植物真正的了解,同学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
A.观察校园每种生物的生活习性
B.用尺子测量植物之间的株距
C.将叶子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构
D.翻看书籍了解每种植物对人类的益处
答案:D
解析:观察校园每种生物的生活习性采用观察法,A不符合题意;用尺子测量植物之间的株距属于实验法,B不符合题意;将叶子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构属于实验法,C不符合题意;翻看书籍了解每种植物对人类的益处属于调查法,D符合题意。
例3.下面设计的“调查某市初中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中,最合理的方案是( )
A.选取该市城区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B.选取该市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该市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
D.选取该市农村和城市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
答案:D
解析:选取该市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或选取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样本不全面,没有代表性;调查全部难点比较大,且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最合理的方案是选取该市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
例4.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调查路线
B.只记录个人喜好的生物
C.设计生物调查表格
D.做好归类和整理
答案:B
解析: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首先制订调查方案、确定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设计生物调查表格,选择合适的调查路线,A、C正确;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B错误;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做好归类和整理,D正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方法——调查,并制定了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七、板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科学方法:调查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范围很大,抽样调查;
有时需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二)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1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2.通过让学生实际调查,了解步骤,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归类,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难点:
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分小组,准备相应图片及PPT等。
学生准备调查表、笔、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等。
四、相关资源
《【活动设计】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活动设计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上节课我们制订了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的调查计划,本节课我们就来根据自己小组的调查计划进行调查。
【新知讲解】
(二)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1.调查。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注意边调查边将观察到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一一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中。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那里常有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另外,也要注意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
2.归类。将全班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归类。归类的项目和方法可由全组同学讨论决定,并说明归类的理由。
3.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讨论1.全组一共调查到了多少种生物?其中植物有多少种?动物有多少种?其他生物有多少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2.在你调查到的生物中选2~3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特点?
讨论3.提出你在调查中所想到的其他问题,跟大家交流。
调查中,我们调查到了很多种生物,为了能够清楚明了的知道各环境中的生物情况,我们可以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如:
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由各组小组长,将本组调查到的生物和采用的归类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大家一起讨论,对生物进行归类有什么意义?
典型例题
例1.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答案:D
解析: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例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时,做法不当的是( )
A.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B.尝试把看到的生物归类
C.随意采摘漂亮的花草树叶
D.集体行动,注意安全
答案:C
解析: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A正确;调查后尝试把看到的生物归类,B正确;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采集,所以随意采摘漂亮的花草树叶的做法不恰当,C错误;在调查中一定注意安全,D正确。
例3.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查时小明一人单独在校园的花丛中进行记录
B.调查过程中,小红看到几只蟑螂,觉得太恶心了,没有进行记录
C.调查结束后,小光将他返现的几种不认识的植物拍照后,和老师同学一起鉴别
D.调查时,小刚发现学校花坛的花盆下面有几只鼠妇,他觉得没有必要记录
答案:C
解析:调查时要多人进行观察记录,A不正确;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B不正确;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要保护珍稀物种,将他发现的几种不认识的植物拍照后,和老师同学一起鉴别,C正确;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D不正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七、板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二)调查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