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课堂实录(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课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课堂实录(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22:53:3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书湖阴先生壁
书写
墙壁
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书……壁: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文公。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
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的墙壁上。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
/
/
/
/
/
/
翻译: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这两句写出了院子怎样的特点?
无苔

时常打扫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了解“对偶”的修辞手法
对偶的特点—
对偶的作用—
一水
两山
护田
排闼
将绿绕
送青来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两两相对
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2.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wǎng)川庄作》
1.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
/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典故
“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汉书·樊郦滕灌列传》的“(樊)哙乃排闼直入”,说的是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拟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化静为动
赋予山水人的感情
水对山有护惜之意
山对人有友爱之情
显得自然环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雅幽静,更刻画了“一水”“两山”富有人情味的亲切形象,山水与人和谐共生。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宋]王安石
桑条索漠楝花繁,
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
尚疑身属半山园。
liàn
liǎn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索漠:荒凉萧索;稀疏。
敛:收敛。
垣:矮墙。
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宋]王安石
桑条索漠楝花繁,
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
尚疑身属半山园。
liàn
liǎn
桑树枝叶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金山银山,
不如绿水青山。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天童山溪上
宋 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签判、知县、通判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拜相,主持变法。政绩显著。熙宁七年(1074年),因守旧派反对,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隐于钟山。师: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书湖阴先生壁》插图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画中的生活或居住环境 (生答,师随评)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会住在这里 (生答,师随评)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其实,这是一位书画爱好者,读了一首诗后,心目中湖阴先生的居所。
师:湖阴先生有着如何的志趣?作诗之人又有着怎样的心情?(生沉默)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书湖阴先生壁》。相信你们会寻得想要的答案。(P课)(齐读)
师:注意!“书”是何意 (书写)也就是写诗!“壁”呢?(墙壁)那么“书—壁”是指: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所以,读题时,我们应该在哪里停顿?(“书”和“湖阴先生”后面)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齐读)
师:会读了,意思也就明朗了,告诉我,题目是什么意思?(作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
师:湖阴先生是谁?他和诗人王安石是什么关系呢?根据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
P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师:自由地读一读全诗,说说有哪些地方不太懂?(课件出示)(生默读)
师:有什么不懂的吗?(生答,(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易错字(音)
师:再读此诗,老师相信会读得更棒(生读,师指导读音)
师:刚才,他读得时候,你们有注意到他是怎么停顿的吗 (生答,师随评)
师:要想把诗句读的有滋有味,不仅要停顿适当,还要注意轻重缓急,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自由练读。待会我请同学来展示。(生练读,生读,齐读)
师:这首诗共四句,给我们呈现了两幅画面。(B板)先写了哪里的景 (先写院内 )再写了哪里的景(B板书:院内 院外)如果从写作顺序来看,诗人是按什顺序来写 (空间转移顺序)
师:院内、院外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同桌之间交流交流,谁来说说 (生答,师随评)
师:其实,你们刚才所述,已经把这首诗的大意概括出来了(课件出示)
P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师: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思路先去院内瞧瞧!(课件出示)
P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女生读)
师:这两句诗写出了院子怎样的特点?(湖阴先生的院内干净吗?)(干净 从哪里知道 (净)
师:你抓住关键字“净”来理解,是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干净到什么程度呢?诗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无苔)
师:这就奇怪了!南京多雨,又时值 初夏 多雨时节,这对青苔的生长非常有利。况且,青苔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湖阴先生是如何让院子干净到连苔藓都不长了?(时常打扫)
师:这到底是个多爱干净的男子呀!孩子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下,春雨过后,地上长满了苔藓,湖阴先生在(打扫);夏风卷起漫天柳絮,湖阴先生在(打扫);秋叶散落,如群蝶纷飞,湖阴先生仍在(打扫);冬雪皑皑,花木凋零,湖阴先生依然在(打扫)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湖阴先生身上的什么样的品质呢 (勤劳质朴)(B:板书:勤劳质朴)
师:正是有这么一位勤劳质朴的湖阴先生,所以院子才会(P课件:茅檐长扫净无苔)(齐读)
师:再看院内的花木有什么特点?(一块块排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整齐)
师:自然生长的花木会是这样吗 (不会)它可能是这样的(P课件出示图片)而湖阴先生的院子内的花木却是这样的(P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整齐的花木都是出自谁之手(湖阴先生)(P课件标红:手自栽)亲手栽种。准确地说是出自他那双怎样的双手(师指板书)(质朴勤劳的双手)让我们赞美他的勤劳(齐读)
师:(师诵读)如果你是作者王安石,当你初次踏入茅草庭院,看到-一袅袅的炊烟,潺潺的流水,生机勃勃的花木整齐地排列着,低矮的茅草屋,干净得连青苔都见不着的泥土地,……你会想些什么 (生思,生答,师随评)
师:惊讶呀!陶醉呀!惊讶于院子能打扫如此干净;陶醉于这洁净、清幽的环境。带着你的感受好好读一读(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在院内做什么?(喝茶、下棋、读书·····)可以想象,在湖阴先生隐居的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他在这里喝了多少杯茶,下了多少盘棋,读了多少本书,望了多少次月……这样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B板书:富有情趣)院内之景,给人深刻的印象。院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
(课件出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男生读)
师:真是太美了,老师最新山你们自信的朗读了,我也想和你们一起美美的对读享受一番。(出示p)
师:你发现这两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了吗?(对偶)
师:还记得对偶的特点吗?(出示PPT)
师: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出示句子齐读)
师:其实这两句诗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聪明的你发现了吗?(激动教学典故和拟人)
师:这两句诗,诗人在写景中还暗藏了典故呢。你们知道“护田”“排闼”的出处吗?
(不)(课件出示)(生默读)“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汉书·樊郦滕灌列传》的“(樊)哙乃排闼直入”,说的是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师:从修辞手法上来讲,这两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B板书:拟人)
师:你觉得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生答,师随评)
师:无情的山水,变得有情;孤立的山水,变得与人亲近。此情此景中的小河与青山不仅具备了景色美,更富有了人情美。
师:所以,运用了拟人,它的妙处在(出示PPT)
师:这样的山水之间住着怎样的湖阴先生?
师: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湖阴先生既然选择住在这么清朗、幽静的地方,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品性高洁 | 志趣高洁 | 志趣高雅)
师:对于这样一个志趣高洁的湖阴先生,王安石自然是非常喜欢|欣赏|赞赏。。。
师:两位经历各不相同的隐士,心意却相通。他们都喜欢(出示PPT齐读)这样的生活,都沉醉于(出示PPT齐读)这样的环境。他们都忘却了以往的不愉快,眼中只有(出示PPT齐读),只有(出示PPT齐读),只有(出示PPT齐读)只有(出示PPT齐读)。
师:真是一对名副其实的知己啊!让我们把他们默契的知己之情记在心间吧!(齐背诵)
师:其实《书湖阴先生壁》还有其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PPT自由读)(根据时间安排是否回顾学法)(指名读 齐读 借助注释 说诗意。)
师:小结:诗人王安石此时已不再半山园居住,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甚是怀念。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看似平常的山水,却最滋养人的品性。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身边的优美环境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老师希望你们能学习湖阴先生勤劳质朴的品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一个志趣高洁之人。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