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小的船》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小小的船》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22: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小的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弯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在月亮上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欣赏蓝天的喜悦心情。这首诗用短短的四句话就描绘出来一幅美丽的夜空图,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美丽夜空的想象,发展了学生对美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两单元已经学习了简单汉字的读与写,学习了如何使用拼音去拼读汉字。学生能够初步借助拼音去朗读课文。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基础还很薄弱,对复杂汉字的书写,诗文节奏的把握以及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上还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时要结合一年级小学生富有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说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读“的,船,两”等10个生字,会写“月,儿,头,里”4个生字。
2.认识门字框一个部首,横折钩,竖弯钩两个笔画。
3.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看图意背诵课文内容。
4. 学生能感受到晴朗夜空的美丽,养成热爱大自然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为准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文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将这一部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因为学生对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有困难,所以我将这一部分作为我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为一首儿童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这首儿童诗。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掌握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流利且有节奏的背诵诗文,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
1.谜底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在PPT上展示谜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让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教师进行提问,并及时做出反馈。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晚上见过月亮吗?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同学们喜欢月亮吗?”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入课题《小小的船》。
2.初读课文,突破生字难关
教师让学生独立去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或问老师去解决。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在PPT上展示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船”等字的正确读音。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分享小组的收获,比一比哪个小组更厉害。当学生遇到读不准,读不正确的生字,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反复领读强化记忆。在所有的生字都解决完成后,教师去掉生字的拼音,发出口令“火车火车从哪开”,让学生去开火车认读生字,当学生读的正确,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领读;当学生读的不正确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并领读。
3.横撇竖捺,规范汉字书写
教师在讲完生字认读后,在PPT上展示出“月”等字,让学生去观察“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而教师展示出“月”等字的笔画顺序,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进行书写。教师在学生书写时进行巡视,纠正写字姿势,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
4.再读课文,读出诗文节奏
教师让学生翻开课本,大声朗读诗文。当学生读完一遍后,教师展示出诗文的节奏,并且进行范读,让学生感受有节奏和无节奏的区别。教师演示完后,让学生去尝试朗读,遇到节奏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再次进行范读,让学生跟读。明确诗文节奏后,教师组织男女比赛读,小组比赛读以便快速熟悉诗文。
5.出示图片,按图背诵诗文
教师在PPT 上展示出一张带有弯月,小船,小孩的图片。教师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诗文,如指着弯月背诵“弯弯的月儿”等。教师在引导完全篇诗文之后,从头开始指着图片让学生尝试去背诵。
6.播放音乐,感受音乐韵律
教师在引导背诵完成之后,播放《小小的船》的儿歌。第一遍让学生听这首儿歌,感受音乐之美,第二遍让学生根据回忆去跟唱这首儿歌。
七.说板书设计。
2.小小的船
月:月亮,弯月
儿:儿子
头:头发
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