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鼎盛
衰亡
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即拜占庭帝国
转型
分裂
BC509
罗马和共和国
BC27
罗马帝国
395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476
西罗马帝国
2世纪
罗马帝国
古罗马的兴衰史
这个帝国是最长寿的帝国, (存在了1123年,超越所有帝国).他辉煌时刻地跨亚非欧,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他就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发展
兴起
BC1000罗马城邦
新知导入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知道拜占庭帝国建立、繁荣及灭亡的史实,分析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二、时空观念:立足时空观念,了解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三、史料证实:通过材料阅速,掌握《罗马民法大全》及其作用
四、历史解释:知道拜占庭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东西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五、家国情怀:由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可知,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核心素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延续下来并进入“黄金时代”?
原因:社会稳定;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亚、非交通要道),疆域辽阔、经济活跃
视频播放:查士丁尼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权位,成为东罗马皇帝 。他雄心勃勃,力图重振昔日罗马帝国的雄风,对内加强贵族统治,对外积极扩张,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国力空前强盛,本人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他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
《查士丁尼法典》
编纂组织者:
目的(原因):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①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 …
②积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
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③积极性: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④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罗马法影响广泛而深远,为近代欧洲法律奠定了基础
名称由来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君士坦丁堡
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公元1456年又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疆域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帝国疆域越来越小
一系列的征战、外族的入侵、内部矛盾重重等
原因(目的):
内容:
影响: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
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1、军队迅速动员,抵挡入侵;
2、加速了帝国封建化进程
3、形成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军区制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什么导致了拜占庭的衰落?
十字军东征
君士坦丁的陷落(油画)
合作探究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侵(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
视频播放:十字军东征
拜占庭帝国
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了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14世纪初,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灭亡原因:
1.外族入侵;
2.财政枯竭;
3.十字军的征服;
4.封闭保守
古老帝国的悲剧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涂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视频播放:奥斯曼帝国
你对拜占庭帝国如何评价的呢?
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启示:由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可知,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三、拜占庭文化
基督教
希腊文化
罗马文化
西亚北非文化
(1)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是拜占庭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对欧洲和西亚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影响。
三、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2)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体现古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它转变为土耳其清真寺,内部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装饰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有的一个博物馆。
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及意义
(1)将东方的文化传人西方(如中国的养蚕缫丝)。
(2)《罗马民法大全》将罗马法律系统化。它对后代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君士坦丁堡等城市保存了大量的希腊锣马古籍.拜占庭学者将其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西方,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版图扩大
国力强大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 时期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承认奴隶制
改善奴隶地位
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帝国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帝国文化
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独具特色
课堂小结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D
课堂练习
2.下表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表中④政权的名称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3.德国著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下列不属于罗马“法律”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D
B
3.拜占庭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4.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②市民文化丰富
③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 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C
5.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C
6.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武力的方式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B.基督教是依靠罗马的武力扩张传播出去的
C.罗马创立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最为持久
D.罗马帝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征服世界的战争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