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一、字词书写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乎(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一箪食( ) 好之者( )
曲肱而枕之( ) 博学而笃志( ) 逝者如斯夫( )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B.一箪食( dān) 吾日三省吾身( shěng)
C.博学而笃志(dǔ) 传不习乎( zhuàn)
D.学而不思则罔(wáng) 逝者如斯夫(sī)
3.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不习乎
A.温故而知新 B.一箪食,一瓢饮 C.饭疏食饮水 D.学而时习之
4.以下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 于:对于 B.必有我师焉 焉:于此,在其中
C.人不知而不愠 而:连词,表转折D.曲肱而枕之 之:代词,代枕头等寝具
5.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三、情景默写
7.默读课文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
四、语言表达
8.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说出该语段的含义,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五、填空题
9.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名______ , 字______ , 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_及其弟子的______ , 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 四书”。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④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选自《论语》)
【注释】①长沮(jù)、桀溺(jié nì):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可能不是这两个人的真实姓名。②耦(ǒu)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③耰(yōu):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④怃然:怅然,失意。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徒:学生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辍:停止
11.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博学而笃志
12.下列句子,与“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贤哉,回也
1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最后都没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为想劝子路离开孔子,跟他们一起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者。
B.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孔子,“辟人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
C.桀溺认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动荡不安,孔子虽然自以为能改变混乱的世局,实则无力改变。
D.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加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谕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1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 ②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
③饭疏食:_______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
1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很多,请根据【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子分别写一个成语。
甲文: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
18.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治学”的看法。
八、作文
19.综合性学习
孔子终生爱学习,处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不但爱好学习,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论述,请你结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内容以及自身实际,进行扩展阐发,写一则议论片断。
要求:(1)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至少引用孔子关于学习的两处论述;
(3)论点简要鲜明,论述有理有据;
(4)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yùn wǎng dài yuè xǐng chuán yú dān hào gōng dǔ fú
2.A 3.B 4.D 5.C 6.B
7.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8.示例: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含义: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启示:我们要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复习的重要,复习旧的知识,用心用脑,就可以从旧的知识当中得出新的理解与体会,从而加深理解,获得新知。
9.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儒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 大学 中庸
10.C 11.A 12.B 13.B
14.(1)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2)(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15. ①达到 ②能忍受 ③吃 ④坚定
16.①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17.【A】句:淡泊明志(或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句:一箪一瓢(或饮水曲肱、饭疏饮水、曲肱而枕、乐在其中、富贵浮云)
18.治学要淡泊名利,要重视品德修养;治学要先立志;治学要安贫乐道、静心专一,不可急躁;治学要珍惜时间。
19.示例: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兴趣和善于思考。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以学习为乐趣,才能真正地学好学精。孔子又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明了要学思并重。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既要好学、乐学,培养兴趣,也要会学,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