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表里的生物》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表里的生物》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22:39: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表里的生物
冯至
作者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昨日之歌》《伍子胥》《十四行集》《山水》。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画你认为重要的或有疑难的字词。
狗吠 三弦 蜇 和谐 清脆
单调 呈现 拒绝 蝎子 添上
蟋蟀 钵子 蝈蝈 葫芦
读读写写
fèi xián zhē xié cuì
diào chéng jù xiē tiān
xīshuài bō guō hú lu
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联系课题,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整体感知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
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
(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整体感知
(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细读文本
理解课文
产生好奇, 并做出猜测 1.“我”的经验: 猜测:
2.“我”的发现:
3.父亲的表现:
猜测得到 “证实” 1.“我”的发现: 结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父亲的表现:
产生新疑问,做出新猜测 1.“我”的疑问: 新的猜测:
2.父亲的表现:
根据故事情节,参考示例,梳理“我”的思路,完成表格。
产生好奇, 并做出猜测 1.“我”的经验:凡能发声者,必有生命,且不易看见 猜测:怀表中很可能有一个会发声的生物,被父亲关在里面。
2.“我”的发现:怀表无生命,但能发声
3.父亲的表现:不许“我”动手表
猜测得到 “证实” 1.“我”的发现:美丽的怀表内部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在摆动 结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父亲的表现:仍不让动表,说摆动的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
产生新疑问,做出新猜测 1.“我”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这么美的表里? 新的猜测:也许这个蝎子声音好听
2.父亲的表现:没有回答
画出对“我”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并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品读课文
心理描写
定义: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作用: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
心理描写
父亲说“不许动”,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我”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几个句子之间关系紧密, “想动”而不敢很痛苦,延续“许多天”更痛苦,所以一旦稍有接近怀表的机会,就会“死盯着看"。两个“越”表现出心理的“势能”, “但是"的转折点出了痛苦的根源; “一”和“就再也”强化了那种“寻觅机会”和“抓住机会”的心理。
前两个句子,第一句描写“我”的担心,用“唯恐”表现担心的程度,第二句叙述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还是”之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第三句中的感情似乎与第二句有些疏离,实际上是以内心的感叹、回味,进一步强化了遗憾与无奈, “真是”在这里起到强调作用,使感叹显得更沉重。
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第一句用“多么”强调蝎子的丑恶,用“为什么”领起疑问,两者对照,强化了“我”的惊讶、疑惑甚至是不满。这是人们见到不协调、不正常的事物时常见的心理活动。
第二句用“但是”进行转折,转向自己的猜测被“证实”后的愉悦。这是思考、探究后有所得时独有的心理状态。作者用一个“也”字表示两句中的心理活动基本是同时产生、进行的,体现了内心活动的复杂性。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第一句中的“只”,表明“我”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因此只从“声音”的角度去“回答”自己新的疑问。
第二句写出“我”的游移不定, “但是” “也许”的使用更强化了猜测的意味,贴切地表现了儿童那种无法解决问题又试图自圆其说的内心状态。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作者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童年的天真无邪。
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随着年龄的长大,认识的事物的增多,作者对表里的小蝎子兴趣渐渐减少,并且对这一说法也会产生怀疑,所以就不说了。写出了儿童心中充满了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拓展延伸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个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认真整理笔记
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