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2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文档属性

名称 6.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22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22:2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目标展示: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
3、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并理解词人的情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 ,号 ,济
南历城人。抗金英雄,
南宋著名词人。艺术
风格以 为主,与
苏轼并称为“ ”,传世词有600多首,
皆冠两宋。其词抒发 ,倾
诉 的悲愤,乃“ ”。
幼安
稼轩
豪放
苏辛
强烈的爱国热情
壮志难酬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一生
少有宏愿
一生求索
壮志难酬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
辛弃疾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
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
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
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写作背景
水 龙 吟
登建康赏心亭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掌握生字读音;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充满感情的朗读 ;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脍( ):
倩( ):
揾( ):
正音、解释:
cén
远处的小山。
zān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头”。
luó jì
形似螺壳的发髻。
kuài
细切肉。
qìng
请人代自己做。
wèn
擦、揩(kāi)拭 。
朗读:
1、注意停顿、语气和作者豪放的风格
2、充满感情的朗读 ;
文本上片赏析
合作探究(一)
2、上片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 写了什么景色?
【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
3、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愁 恨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看、拍、会、登
情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文本下片赏析
思考: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合作探究(二)
1、 张翰—乐于归隐
2、许汜—谋求私利
3、刘备—雄才大略
4、桓温—叹时光流逝
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否定张翰的乐于归隐和许汜的谋取私利
赞赏刘备的雄才大略
3、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
表达词人不愿归隐也不愿谋利,
希望成就一番英雄伟业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景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
情感: 愁、恨
动作:看、拍、会、登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求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上片
借景抒情
下片
用典明志
古人:
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精讲点拨
希望成就一番英雄伟业的雄心壮志,
但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 ,运用了 修辞。
当堂小测:
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比喻
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 : 。
3、“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一句中“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 。
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拓展提高:
情感:
表现手法:
意境:
语言:
都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都空旷辽远。
都大气豪放。
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