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22: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看图猜文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看图猜诗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羁( )鸟 守拙( )
荫( ) 暧暧( )
樊笼( )
jī zhuō
yìn ài
fán
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尘网:
羁鸟:
池鱼:
荫:
暧暧:
依依:
户庭:
樊笼:
指尘世,这里指仕途。
笼中之鸟。
池塘之鱼。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荫蔽。
昏暗,模糊。
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门庭。
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7
陶渊明
又名:
字:
自号:
谥号: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
田园
8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8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吟咏诗歌,体验情感
01
读准字音
02
读准节奏
03
读出情感
诵经典
“归园田居”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在这个显性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思考

眉目传情
请用原文回答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樊笼
羁鸟、池鱼
自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找诗句回答)
比喻
比喻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为何而归
“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
作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
本性使然
“拙”字,本义是“笨”,
引申义是“原始的、本真的”。
思考: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
陶渊明要“守拙”,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固守节操。作者追求生命中最本真的,即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不愿同流合污。
总之,作者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和心灵的回归。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尘网、樊笼
园田、自然
(4)归去如何?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田园生活
②怡然自得的心情
宁静、闲适、喜悦、怡然自得的心情
思考:诗人如何描写园田?园田的景色有何特点 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恬静 空阔 幽雅 朦胧。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所见: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
(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
远村、炊烟。
(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狗吠、鸡鸣。
(以动衬静,更显宁静、 和平 )
→近
→远
所闻:
色彩
声音
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小结: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
工笔
写意
一些使用白描手法的作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描写:“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样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1)“虚”有“空、虚空”之意,“虚室”即“陈设简陋的房子”。这句诗可以理解为:住在陈设简陋的房子里觉得很清闲。
(2)“室”还可解释为人的内心,“虚室”则有“空明的心境”之意。如此,这句诗就可以理解为:空明的心境使人拥有了闲适的情趣。
“虚室有余闲”中的“虚”是何意?
这句诗作何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陶渊明本性使然。他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盛行玄学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陶渊明为什么如此热爱田园生活却厌弃官场?
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虽最终选择归隐,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使陶渊明及当时的文人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
悟人生
陶渊明舍弃了……,换得了……
请你从舍与得的角度探究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参照句式,小组探究,说说理解。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是自在。
陶渊明舍弃了喧嚣繁华,换得了世外桃源;
陶渊明舍弃了功名利禄,换得了潇洒自由;
陶渊明舍弃了碧血丹心,换得了心灵园田。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辞官归隐?
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像他一样隐居吗?
同学间交流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自由发言。
观点一: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有其消极的一面。要改造社会,清除舞会,单靠“归隐”是不能够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官场的反抗,具有积极意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绝望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淡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道路。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诗人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