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22: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前检测
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天姥 ( ) 天台( )
剡( )溪 渌( )
暝( ) 殷( )
栗( ) 澹( )
扉( ) 訇( )
鸾( ) 屐( )
mǔ tāi
shàn lù
míng yǐn
lì dàn
fēi hōng
luán jī
学前检测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明灭:
横:
拔:
因:
渌:
清:
忽明忽暗。
遮蔽。
超出。
依据。
清。
凄清。
青云梯:
暝:
殷:
栗:
青青:
澹澹:
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日落,天黑。
动词,震响。
惊,使动用法。
黑沉沉的。
波浪起伏的样子。
学前检测
列缺:
扉:
訇然:
青冥浩荡:
金银台:
云之君:
鸾回车:
闪电。
门扇。
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里的神仙。
鸾鸟拉车回转。
预习检测
恍:
觉时:
向来:
东流水:
摧眉折腰:
恍然,猛然。
醒时。
原来。
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李白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离开长安后,第二年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打算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故题又为《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不限,用韵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较长。(本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
吟:诗体名,歌行体当中的一种,属古体诗。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自由,节奏多变,有四字、五字、七字等句式。如《游子吟》《苦吟》。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古体诗”和“吟”
文体知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有时可以看见。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住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天姥),这座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个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灵运(游天姥山)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叫声凄清。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听到空中天鸡的啼鸣声。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升起了阵阵烟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楼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驾乘云彩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多地像麻一样。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我忽然魂魄惊动,神志恍惚,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别君/去兮/何时/还?
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探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入梦的原因是: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整体感知——填空
思考,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全诗分为三部分。
(1)第一段:入梦缘由。
(2)第二段:梦游幻境:飞度镜湖—登山览胜—洞天仙境—梦醒若失。
第一层(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梦到剡溪
第二层(脚著谢公屐,……空中闻天鸡。)登山途中所见
第三层(千岩万转路不定……水澹澹兮生烟)山顶所见(洞外)
分析结构
第四层(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山顶所见(洞内)
第五层(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梦醒情景
(3)第三段:抒情言志,出梦慨叹:蔑视权贵。揭示全诗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写瀛洲?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衬托,以虚衬实。
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
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五岳、赤城、天台。
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伟,为幻想做好准备。
写作手法: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再读诗歌,质疑问难
“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飞”写出了急切心情和飘逸似仙的姿态。
“照”和“送”写出什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为何提到“谢公”?
1.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
2.遭遇相似,折射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宿处”有何作用?
说明起点,准备登山。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思考
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加红句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昏暗恍惚。峰回路转,情迷意乱,山鸣水啸。
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
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四短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与前文有何联系?
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1、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2、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光辉灿烂,壮丽非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段?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
这些描写在“意”上有何作用?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长嗟”“惟”“失”,能够看出,诗人此时是失落的。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亦如此”将梦境和现实联系了起来,梦中的经历能够说是李白人生经历的折射,诗人从听闻天姥,到寻访、登临、遇仙、梦醒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追寻、艰难、圆梦、梦碎的过程。世间一切都如南柯一梦,醒来无踪。东流水”的意象就是取“逝去”之意,万事皆是如此。由期望到失望,李白借诗歌抒发内心的郁闷。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两个字照应了题目?这一段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
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的理解?
这两句诗是“诗眼”,因为它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
李白身上集“儒、道、侠”三者于一体,有儒家的积极入世,有道家的消极避世,又有侠客的仗义豪情,他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
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三年所累积的怨愤之气。
(1)奇特的构思
这首留别诗,突破了古代这类诗大都写离愁的陈规旧俗,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的方式来构思全诗。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的美好,以揭示现实的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斗志,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
总结—艺术特色
(2)丰富的想像
诗人驰骋想像的野马,徜徉在奇山秀水之间,描绘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其中有月光皎洁、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的静幽之感,也有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胜景,也有电闪雷鸣、熊咆龙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的夜间奇景,还有琼楼银台、雍容和谐、富丽堂皇的仙府。奇景异境,变幻迭出。诗人构思出一幅幅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真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大胆的夸张
本诗所描写的梦游,所表达的炽热情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夸张才能,他把想像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如天姥山横空耸立,山势超越了以险峻闻名的五岳,遮掩了高耸的赤城山,甚至连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拜倒在天姥山的脚下。诗人以夸张、烘托的手法,极言天姥山之高。尤其是“横”“拔”“掩”三字,气象博大,生动有力,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大雄奇,描绘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高大形象和磅礴气势。
(4)句式灵活,语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
全诗以七言为主,杂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兼用楚辞句法。灵活多样的句式便于表达诗人奔放的思想感情。诗歌语言朴实自然,例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对此欲倒东南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些地方跟散文一样流畅,也只用了一些极其平常的字眼,却有很强的表现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