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乡愁》(余光中)课件(共29张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乡愁》(余光中)课件(共29张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9 11:09: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乡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
2、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3、 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
1、 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
2、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学习难点】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思乡情的古诗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是啊,最浓不过乡情,最重不过乡愁。记得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它。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2、 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预习设计】
辨析形似字,分别组词。
枚( ) 峡( ) 幕( ) 湾( )
玫( ) 侠( ) 墓( ) 弯( )
内容概括
《乡愁》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作者以时空变化层层推进感情抒发,诗情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写作特色: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分别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诗歌的意象美。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化虚为实,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衬托手法:“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
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所以这几个形容词不但不能去掉,读的时候,还应该重读。
用词之美。叠词的运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节奏美,突出了意象的特点,又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了乡愁之浓。
【诵读诗歌】
划停顿,标重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
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理清本诗的思路,找出此诗的线索。
【合作探究】
这首诗运用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这样写有什么?
《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课堂检测】
1)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互相对应的项目连起来。
①邮票 A. 表示两地相思
②船票 B.意味两地分离
③坟墓 C.表示长期隔绝
④海峡 D.象征永恒隔离
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乡愁比作邮票,能引发什么联想?
3)“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意味?
4)下面这首小诗,请你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奶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5)结合课文形式,仿写“乡愁是……”
【扩展延伸】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如果说第一节写乡音缭绕,那么第二节、第三节各写什么?
比较本诗与余光中的《乡愁》的异同。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
搜集1-2首有关乡愁的现代诗。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乡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
2、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3、 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
1、 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
2、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学习难点】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思乡情的古诗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是啊,最浓不过乡情,最重不过乡愁。记得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它。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2、 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预习设计】
辨析形似字,分别组词。
枚( ) 峡( ) 幕( ) 湾( )
玫( ) 侠( ) 墓( ) 弯( )
【答案】
枚( 枚举 ) 峡( 海峡 ) 幕( 幕布 ) 湾( 海湾 )
玫( 玫瑰 ) 侠( 侠客 ) 墓( 坟墓 ) 弯( 弯曲 )
内容概括
《乡愁》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作者以时空变化层层推进感情抒发,诗情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写作特色: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分别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诗歌的意象美。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化虚为实,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衬托手法:“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
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所以这几个形容词不但不能去掉,读的时候,还应该重读。
用词之美。叠词的运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节奏美,突出了意象的特点,又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了乡愁之浓。
【诵读诗歌】
划停顿,标重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语调、语速、情感要求:
语调——深沉 语速——低缓 感情——深挚
第一节 回忆 平淡(小时候,诗人求学在外,思念母亲,这种对儿时的回忆,读时可以稍微平淡一点。)
第二节 遗憾 甜蜜(长大后,诗人新婚别离,对娇妻的思念,虽然遗憾却带有丝丝的甜蜜。)
第三节 失落 痛苦 (后来呀,一座坟茔、两世相隔,母子永远不能相见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对母亲的这种悼念,是失落中带有难以名状的痛苦。)
第四节 惆怅 无奈(而现在,台湾与大陆长期阻隔,作者归心似箭,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望峡兴叹!所以是惆怅中有着些许的无奈!)
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答案】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
【答案】“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在邮票旁标思念,在船票旁标不舍之意,在坟墓旁标孝子之心,在海峡旁标爱国之情。或是分别标亲情 爱情、爱国情也可
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答案】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
如果去掉最后一诗节,只能算是一般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最后一诗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成又画龙点睛,乡愁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情基调应该忧郁深沉。
理清本诗的思路,找出此诗的线索。
【答案】时间线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情感线索:思念母亲——思念爱人——怀念母亲——思念祖国
【合作探究】
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运用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运用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情感。“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 船票” 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 坟墓” 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生死之情。“ 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
乡愁本是难以捉摸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结果就会留于平庸和空泛。但我们发现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具体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既单纯又丰富,诱发了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人用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单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答案】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答案】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冗杂。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答案】“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这是正语反说。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不了无尽的乡思。)
【课堂检测】
1)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互相对应的项目连起来。
①邮票 A. 表示两地相思
②船票 B.意味两地分离
③坟墓 C.表示长期隔绝
④海峡 D.象征永恒隔离
【答案】①B ②A ③D ④C
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乡愁比作邮票,能引发什么联想?
【答案】联想到写信、寄信、倾诉思念之情;联想到诗人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联想到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等。
3)“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意味?
【答案】海峡浅台湾与大陆山水相连;海峡浅浅,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海峡不深,然人为阻隔台湾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实在令人痛心。
4)下面这首小诗,请你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奶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答案】躲在叮嘱里 听着它 暖意融融
5)结合课文形式,仿写“乡愁是……”
【答案示例】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地挥手
乡愁是印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扩展延伸】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如果说第一节写乡音缭绕,那么第二节、第三节各写什么?
【答案】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以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比较本诗与余光中的《乡愁》的异同。
【答案】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 主题,两篇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情诗。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
搜集1-2首有关乡愁的现代诗。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乡愁 单元 1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背诵诗歌。
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难点 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思乡情的古诗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啊,最浓不过乡情,最重不过乡愁。记得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它。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爱这土地》。板书课题。 回忆回答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背诵诗歌。作者简介: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听读全诗,感知诗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诵读诗歌,划停顿,标重音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语调、语速、情感要求:语调——深沉 语速——低缓 感情——深挚 第一节 回忆 平淡(小时候,诗人求学在外,思念母亲,这种对儿时的回忆,读时可以稍微平淡一点。)第二节 遗憾 甜蜜(长大后,诗人新婚别离,对娇妻的思念,虽然遗憾却带有丝丝的甜蜜。)第三节 失落 痛苦 (后来呀,一座坟茔、两世相隔,母子永远不能相见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对母亲的这种悼念,是失落中带有难以名状的痛苦。)第四节 惆怅 无奈(而现在,台湾与大陆长期阻隔,作者归心似箭,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望峡兴叹!所以是惆怅中有着些许的无奈!)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小时候:邮票——母子分别,思念母亲,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思念娇妻,不舍之意,后来,坟墓——母子诀别,生死隔绝,孝子之心,现在,海峡——国土分裂,期盼统一,爱国之情 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情基调应该忧郁深沉。理清本诗的思路,找出此诗的线索。时间线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情感线索:思念母亲——思念爱人——怀念母亲——思念祖国 【合作探究】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运用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托物寄情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诗人用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 船票” 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 坟墓” 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生死之情。“ 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单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联系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冗杂。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简要分析《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这是正语反说。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不了无尽的乡思。) 主题: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艺术特色主题的深刻性意象的独创性形式美有感情地诵读,背诵。 读读诵读标注读笔记读讨论读,背 明确目标目标1、3目标1、2目标2目标1目标3
【课堂练习】1)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互相对应的项目连起来。
①邮票 A. 表示两地相思
②船票 B.意味两地分离
③坟墓 C.表示长期隔绝
④海峡 D.象征永恒隔离 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乡愁比作邮票,能引发什么联想? 3)“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意味? 4)下面这首小诗,请你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奶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5)结合课文形式,仿写“乡愁是……”【拓展延伸】乡 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如果说第一节写乡音缭绕,那么第二节、第三节各写什么? 比较本诗与余光中的《乡愁》的异同。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乡 愁
新知导入
“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思乡情的古诗词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
5.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是啊,最浓不过乡情,最重不过乡愁。记得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余光中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回环往复的节奏。
2.分析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3.背诵诗歌。
新知讲解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听读全诗,感知诗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诵读诗歌,划停顿,标重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语调、语速、情感要求:
语调——深沉 语速——低缓 感情——深挚
第一节 回忆 平淡(小时候,诗人求学在外,思念母亲,这种对儿时的回忆,读时可以稍微平淡一点。)
第二节 遗憾 甜蜜(长大后,诗人新婚别离,对娇妻的思念,虽然遗憾却带有丝丝的甜蜜。)
第三节 失落 痛苦 (后来呀,一座坟茔、两世相隔,母子永远不能相见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对母亲的这种悼念,是失落中带有难以名状的痛苦。)
第四节 惆怅 无奈(而现在,台湾与大陆长期阻隔,作者归心似箭,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望峡兴叹!所以是惆怅中有着些许的无奈!)

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邮票——思念,船票——不舍之意,坟墓——孝子之心,海峡——爱国之情
小时侯——-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现在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
诗人写了几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少年清愁
夫妻离愁
丧母哀愁
思归浓愁
生离之愁
家 愁
国 愁
死别之愁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对母亲的思念
—对妻子的依恋
—对母亲的怀念
--对故土的眷恋
期盼祖国统一
—母子分别
— 母子诀别
—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个人思乡之情
普遍的家国之情
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最后一节,
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感情基调应该忧郁深沉。
理清本诗的思路,找出此诗的线索。


时间线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情感线索:思念母亲——思念爱人——怀念母亲——思念祖国
【合作探究】
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运用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托物寄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诗人用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 船票” 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 坟墓” 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生死之情。“ 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
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单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联系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
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冗杂。
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简要分析《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
(这是正语反说。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不了无尽的乡思。)

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寓变化于统一
三、形式美
①结构美
②音乐美
重章叠句
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
一唱三叹 反复吟咏
一、主题的深刻性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
二、意象的独创性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艺术特色
有感情地诵读,背诵。
课堂总结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课堂练习
1)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互相对应的项目连起来。 ①邮票 A. 表示两地相思 ②船票 B.意味两地分离 ③坟墓 C.表示长期隔绝 ④海峡 D.象征永恒隔离

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乡愁比作邮票,能引发什么联想?
3)“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意味?

4)下面这首小诗,请你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奶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5)结合课文形式,仿写“乡愁是……”
拓展提高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如果说第一节写乡音缭绕,那么第二节、第三节各写什么?



比较本诗与余光中的《乡愁》的异同。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
搜集1-2首有关乡愁的现代诗。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长大后
后 来
现 在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托物寄情
故乡之思
家国之情
逐层推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