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A卷(知识要点+真题精选)(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A卷(知识要点+真题精选)(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13:43: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A卷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单元概述】
这一时期从北宋建立,至元朝灭亡结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北宋同时,在东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随后形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至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继而灭南宋,统一了中国。无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还是元朝这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取得了很大成就。
【知识要点】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
方针:先南后北。
措施: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度,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动军队,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
③在地方上:派文臣到各地担任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职权: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等,同时必须和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同时签署文书才能实行;
作用: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
④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①、宋太祖时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时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意义: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三、王安石变法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
(2)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财政入不敷出。
(3)、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
作用: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与党项族:
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落,建立政权,国号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措施: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影响: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都城兴庆府,史称西夏。
建国后措施: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了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祖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2、宋真宗时期,辽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边上的澶州,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双方议和,辽撤军,宋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北宋与西夏和谈,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议和的意义:边境贸易兴旺。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完颜部的阿骨打初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
2、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族政权,国号“金”
统治措施:
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②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辽及北宋的灭亡:1、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库藏金银和大量文物珍宝,因宋钦宗年号为“靖康”,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的偏安: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统领“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与金议和。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为界。宋金和议的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1、农业方面:
2、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者“苏常熟天下足”的局面。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旺: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海南岛已有先进的棉纺织业工具。
2、制瓷业:1、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江西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船坞:用于修造船舶的水工建筑物。
2、南宋航海,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在乡镇出现了草市。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板拓片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海外贸易的兴旺是宋朝经济的最显著特点:广州、泉州是最大的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3、南宋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4、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进入草原地区。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了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1127年,西夏灭亡 2、1234年,蒙古灭金。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2、统治措施: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政治上:广开言路,整顿吏治,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 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
经济上:注重农桑。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276年,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难逃的宋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4、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5、意义: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疆域: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行省制度:
1、中央机构
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是中央最高决策与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3、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山东、山西、河北等。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对西域的管辖: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
2、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是大相国寺,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元宵时节,大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瓦子”又称“瓦舍”“瓦市”“瓦肆”,是指在城市的旷场上形成的交易市场,“瓦市”中设有为数不等的“看棚”,即上架布棚,四周用绳网或草荐围起的简陋表演场地;这种看棚就称为“勾栏”(“勾栏”是栏干的别名)。
5、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代表:北宋---苏轼---豪放派
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女词人---李清照---南宋---婉约派
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妻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南宋---辛弃疾---豪放派
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他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的组成:散曲、杂剧和南戏
艺术特点: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1、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2、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毕昇转轮排字法
【唐】《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3、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4、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了日本及其东南亚地区,经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汉代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2、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针的工具,
3、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后来乘坐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地区,后来又传到欧洲。
4、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中国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过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宋元时期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宋代的海路形成了许多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其东非海岸。
元朝时期,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意义: ⑴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⑵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西方和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在元朝时受到重视。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1)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在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2盐城中考3.)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
农民起义 B. 积贫积弱 C. 外族入侵 D. 君弱臣强
2.(2022郴州中考5.)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
A.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 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3.(2022荆州中考3.)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
A. 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
C.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 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4.(2022大庆中考9.) 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 B. 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C.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5.(2022怀化中考6.)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
A. 西夏 B. 辽 C. 金 D. 元
6.(2022宜昌中考7.)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
A. 契丹 B. 大夏 C. 大金 D. 蒙古
7.(2021青海省3.)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8.(2022常德中考5.)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2邵阳中考6.)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朝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A. 货币的发展历程 B. 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 商业的发展历程 D. 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10.(2022随州中考1.)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手工业的进步 B. 农业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城市的繁荣
11.(2022恩施州中考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 货殖列传》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A. 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 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
C. 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12.(2022齐齐哈尔中考8.)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更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
A. 泉州 B. 开封 C. 景德镇 D. 广州
13.(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5.)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4.(2022大庆中考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在()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唐朝中期 C. 南宋时期 D. 元朝时期
15.(2022海南中考3.)下图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主要反映了宋朝( )
A. 广告业务兴盛 B. 商业空前发达
C. 白兔商标十分流行 D. 功夫细针畅销全国
16.(2022宿迁中考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端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宋代商贸的繁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7.(2022福建中考8 .)下图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
A. 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 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 人口总量逐渐增加
18.(2022海南中考4.) 唐代繁荣的陆路东西贸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唐的政治势力退出内陆亚洲而陷于衰落。南宋建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成为南宋对外物质交往的主要途径。材料的主旨是(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陆路贸易的阻断
C. 海外贸易的兴盛 D. 贸易路线的变化
19.(2022绥化中考6.)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
A. 西晋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0.(2022随州中考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 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21.(2022齐齐哈尔中考9.)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22.(2022龙东中考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辽 B. 北宋 C. 金 D. 元朝
23.(2022大庆中考11.)元朝时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族,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新的民族( )
A. 满族 B. 藏族 C. 壮族 D. 回族
24.(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 5.)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文化昌盛 B. 中央集权加强 C. 江南地区开发 D. 民族交融发展
25.(2022广东中考7 .) 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 )
A. 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 农业技术发生质变
26.(2022衡阳中考3.)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
A. 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蹴鞠 B. 人们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 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D. 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27.(2022郴州中考6.)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悬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苏轼词中“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8.(2022黄冈、孝感、咸宁中考4.)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
A. 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 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 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 D. 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
29.(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4 .) 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都市商业繁荣 C. 海外贸易频繁 D. 科技成就突出
30.(2022安徽中考3 .)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 )
A. 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 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
C. 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
31.(2022福建中考9 .) 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
A. 关汉卿 B. 李时珍 C. 宋应星 D. 曹雪芹
32.(2022绥化中考7.)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 )
A. 贾思勰 B. 毕昇 C. 刘徽 D. 徐光启
33.(2022大庆中考10.)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
A. 科技发展 B. 商业繁荣 C. 民族交融 D. 政权并立
34.(2022河南中考7.)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 造纸术的发明 B. 印刷术的改进 C. 科举制的确立 D. 宋词的繁荣
35.(2022常德中考6.)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
A 火药、指南针 B. 指南针、印刷术 C 印刷术、造纸术 D. 火药、造纸术
36.(2022建设兵团中考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37.(2022遂宁中考2.)《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技术,包括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等工艺流程,它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技术是( )
A. 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泥范铸造法 D. 造纸术
38.(2022南充中考3.)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39.(2022达州中考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价格便宜
B. 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宋代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世界航海技术发展
D. 明朝出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非选择题
1.(2022舟山中考8.)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展区名称 夏商周文明 …… 隋唐文明 宋元文明 明清文明
展品 ③ …… ② ④ ⑥
(1) 请分别写出展品①⑤所属的展区名称。
【解说文明】
展品②:唐朝时,流行打马球游戏。这种游戏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本展品佐证了唐代的习俗风尚具有中西互通的特点。
展品③:甲骨文是我国3000多年前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本展品佐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 请为展品④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聚焦展览主题,围绕展品④反映的科技发明展开。)
【感悟文明】
(3) 通过此次活动,你对中华古代文明有了哪些深刻认识?
2.(2022重庆中考B卷1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将四大发明与其相应的最突出的影响在答题卡上用线段连接起来。
中国发明 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日本陆军总兵力(单位:师团) 侵华日本陆军兵力(单位:师团) 侵华日本陆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比例
1937年 24 21 88%
1938年 34 32 94%
1939年 41 34 83%
1941年 51 34(外加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80%
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整理
(2)观察材料一地图,概要指出同盟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三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面对严峻挑战.2021年,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2022年伊始,中国经济“成绩单”让世界眼前一亮:过去一年,中国外贸额首破6万亿美元关口,经济总量同比增长8.1%.中国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新华社《两会世界眼中国持续为全球共克时艰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全球共克时艰,发展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3.(2022天津中考26.) 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
(2)结合所学,宋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哪些地区?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写出该时期中西方交流的表现有哪些?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请从和平交流的视角列出相关史实。(至少答出两例)
4.(2022温州中考9.)捕捉社会光影,再现两宋温州。 【百物周流】
(1) 根据如图,描述宋朝温州港海外贸易的路线。
【科举竞流】
如表:南宋州郡科举及第人数统计(前三甲)
福州 温州 明州
进士 2249 1096 777
状元 6 5 4
⊙两宋时期,大量北方和福建移民流入温州,形成了“耕以务本,读以明教”等家训、族规。
⊙北宋中期,朝廷开始不断扩充太学人数。南宋设太学于都城临安(今杭州)。
⊙1019年,温州率先建立州学。至北宋后期,下辖四县均已建立县学。
⊙北宋中期,温州出现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景象。如“儒志先生”王开祖,中第后“杜门著书,从学常数百人”。
——整理自吴松弟主编《温州通史 宋元卷》
(2) 结合材料,分析南宋时期温州科举鼎盛的原因。
【文化汇流】
南戏,是北宋时期北方杂剧传播到南方后,与温州民间艺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两宋时期,温州经济繁荣,城市人口激增,南戏率先将市民小人物作为正面主人公写进戏文。南戏流传到临安后,瓦舍勾栏的繁盛,使其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
--摘编自黄文杰《两宋江浙城市变革与南戏的发生》
(3) 南戏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与文化方面的哪些特征?
5.(2022山西中考.)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从独特视角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生活最活跃的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的“瓦肆”“勾栏”。艺人们迎合城镇中下层听众的需求,创造了许多群众喜好的说唱曲种。部分专业艺人和艺人班社还发扬隋唐散乐百戏传统,采用化装演示故事人物的形式,融合说唱、歌舞和器乐艺术为一体来进行演出,从此开辟了中国戏曲音乐表演艺术的先河。 -摘编自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的特点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3分)
材料二
战争期间产生了大量战歌,不少战歌采用流行曲调,填上新词,反映当时的情况。如嘲讽英军将领败北,赞扬“波士顿茶党”的倾茶行动,呼吁奴隶获得自由等。 蓄奴制被废之前,奴隶们在白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唱讴歌自由的歌曲;现在他们公开唱这些歌了。如《我的行动不再受约束》《蓄奴制已废除》《主人跑了》等。
—袁华清译《美国黑人音乐史》
(2)材料二所述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民众怎样的时代诉求?(4分)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部分流行歌曲名称
(3)根据材料三中的歌曲名称,简述1931-1945年间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概括①处的阶段特征。(3分)
6.(2022东营中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家争鸣”本身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所学知识,支出材料一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试从战国的“百家”中选一家并指出其治国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唐朝“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有哪些?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都市“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7.(2022泸州中考13.) 这行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统G 全国后,忽必烈为了便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的事务,提高管理效能,在全国范围内改设管型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10个行中书省以后历代各省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制度中派生出来的。
——摘编自许正文《论我国省制的沿革与发展》
材料二 美国独立后,中央权力极小,没有叔力管理州除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各自为政,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这些情况使美国的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制定宪法,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使这个新生国家免于夭折。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制定宪法的背景,并指出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部法律文件在地方治理上的相同点。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国家制度建设与地方治理的历史启示。
8.(2022郴州中考24.)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台湾向美国订购多款先进武器,美国参议员又窜访台湾。我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枕戈待旦,台海周边举行战备演练……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三国 卫温率船队到夷洲 1949年 国民党退往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71年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83年 清军统一台湾 1984年 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
1684年 清朝设台湾府 1992年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1895年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2008年 两岸开启“三通”
1943年 《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属中国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2012年 “辽宁舰”交接入列
1945年 日本投降,台湾光复 2015年 习马新加坡会面
(1)从大事年表中,找出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威胁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因素。
(3)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9.(2022黔东南州中考14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把中国元素融入自己的产品中,某汽车公司就把自己生产的汽车用“秦”、“汉”、“唐”、“宋”、“元”等朝代来命名。这些车型的车标都采用古代书体之一的篆体,以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请分别列举出一例你认为最能代表上述朝代的人物、事件或事物。(限于课本所学内容)
10.(2022陕西中考17.)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列举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有什么影响?
11.(2022重庆中考A卷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开始繁荣起来。四川中部、北部的物产经合州运往渝州集结,等到其他地方的物资汇集后再一遭装船出川。 ——摘编自蓝勇等编著《巴渝历史沿革》等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GDP跃升至世界第2位,2021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18.1%,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火最有潜力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据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
12.(2022长沙中考13.)历史在不断变革中旋螺式发展,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摘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材料二 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曾指出,“自秦汉至明清,社会也有不少变动,例如自唐迄宋,日本学者称之为唐宋变革期。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
——摘编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请回答:
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材料一认为“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材料二认为“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13.(2022泸州中考15.) 时代赋予责任,青年自觉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心系天下,责任担当】
材料一 在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中,“求学,当立追圣贤,为官,敢当天下事”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纵论天下大事和时政的积弊,提出改苹的设想,以求“国家太平”之治,这正是他早年欲为稷契担当情怀的自然逻辑。 ——摘编自杨永亮《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并列举两项变法的措施。
【民族觉醒,青年先锋】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对材料二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14.(2022泰安中考16.)历史作品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材料二
(2)选取材料二中任意一幅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A卷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单元概述】
这一时期从北宋建立,至元朝灭亡结束。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北宋同时,在东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随后形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至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继而灭南宋,统一了中国。无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还是元朝这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取得了很大成就。
【知识要点】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
方针:先南后北。
措施: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度,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动军队,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
③在地方上:派文臣到各地担任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职权: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等,同时必须和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同时签署文书才能实行;
作用: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
④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①、宋太祖时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时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意义: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三、王安石变法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
(2)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财政入不敷出。
(3)、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
作用: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与党项族:
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落,建立政权,国号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措施: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影响: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都城兴庆府,史称西夏。
建国后措施: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了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祖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2、宋真宗时期,辽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边上的澶州,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双方议和,辽撤军,宋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北宋与西夏和谈,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议和的意义:边境贸易兴旺。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完颜部的阿骨打初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
2、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族政权,国号“金”
统治措施:
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②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辽及北宋的灭亡:1、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库藏金银和大量文物珍宝,因宋钦宗年号为“靖康”,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的偏安: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统领“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与金议和。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为界。宋金和议的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1、农业方面:
2、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者“苏常熟天下足”的局面。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旺: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海南岛已有先进的棉纺织业工具。
2、制瓷业:1、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江西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船坞:用于修造船舶的水工建筑物。
2、南宋航海,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在乡镇出现了草市。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板拓片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海外贸易的兴旺是宋朝经济的最显著特点:广州、泉州是最大的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3、南宋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4、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进入草原地区。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了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1127年,西夏灭亡 2、1234年,蒙古灭金。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2、统治措施: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政治上:广开言路,整顿吏治,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 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
经济上:注重农桑。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276年,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难逃的宋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4、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5、意义: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疆域: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行省制度:
1、中央机构
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是中央最高决策与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3、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山东、山西、河北等。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对西域的管辖: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
2、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是大相国寺,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元宵时节,大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瓦子”又称“瓦舍”“瓦市”“瓦肆”,是指在城市的旷场上形成的交易市场,“瓦市”中设有为数不等的“看棚”,即上架布棚,四周用绳网或草荐围起的简陋表演场地;这种看棚就称为“勾栏”(“勾栏”是栏干的别名)。
5、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代表:北宋---苏轼---豪放派
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女词人---李清照---南宋---婉约派
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妻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南宋---辛弃疾---豪放派
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他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的组成:散曲、杂剧和南戏
艺术特点: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1、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2、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毕昇转轮排字法
【唐】《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3、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4、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了日本及其东南亚地区,经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汉代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2、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针的工具,
3、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后来乘坐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地区,后来又传到欧洲。
4、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中国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过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宋元时期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宋代的海路形成了许多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其东非海岸。
元朝时期,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意义: ⑴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⑵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西方和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在元朝时受到重视。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1)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在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2盐城中考3.)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D )
农民起义 B. 积贫积弱 C. 外族入侵 D. 君弱臣强
2.(2022郴州中考5.)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D )
A.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 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3.(2022荆州中考3.)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B  )
A. 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
C.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 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4.(2022大庆中考9.) 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正确的是( C )
A. 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 B. 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C.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5.(2022怀化中考6.)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B )
A. 西夏 B. 辽 C. 金 D. 元
6.(2022宜昌中考7.)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B )
A. 契丹 B. 大夏 C. 大金 D. 蒙古
7.(2021青海省3.)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A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8.(2022常德中考5.)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D )
A. B.
C. D.
9.(2022邵阳中考6.)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四朝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C )
A. 货币的发展历程 B. 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 商业的发展历程 D. 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10.(2022随州中考1.)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C )
A. 手工业的进步 B. 农业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城市的繁荣
11.(2022恩施州中考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D  )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 货殖列传》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A. 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 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
C. 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12.(2022齐齐哈尔中考8.)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更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C )
A. 泉州 B. 开封 C. 景德镇 D. 广州
13.(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5.)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C )
A.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4.(2022大庆中考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C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唐朝中期 C. 南宋时期 D. 元朝时期
15.(2022海南中考3.)下图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主要反映了宋朝(B )
A. 广告业务兴盛 B. 商业空前发达
C. 白兔商标十分流行 D. 功夫细针畅销全国
16.(2022宿迁中考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端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D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宋代商贸的繁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7.(2022福建中考8 .)下图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C )
A. 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 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 人口总量逐渐增加
18.(2022海南中考4.) 唐代繁荣的陆路东西贸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唐的政治势力退出内陆亚洲而陷于衰落。南宋建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成为南宋对外物质交往的主要途径。材料的主旨是( D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陆路贸易的阻断
C. 海外贸易的兴盛 D. 贸易路线的变化
19.(2022绥化中考6.)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D )
A. 西晋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0.(2022随州中考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 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21.(2022齐齐哈尔中考9.)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B )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22.(2022龙东中考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D )
A. 辽 B. 北宋 C. 金 D. 元朝
23.(2022大庆中考11.)元朝时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族,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新的民族( D )
A. 满族 B. 藏族 C. 壮族 D. 回族
24.(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 5.)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D )
A. 文化昌盛 B. 中央集权加强 C. 江南地区开发 D. 民族交融发展
25.(2022广东中考7 .) 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 B )
A. 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 农业技术发生质变
26.(2022衡阳中考3.)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A )
A. 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蹴鞠 B. 人们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 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D. 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27.(2022郴州中考6.)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悬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苏轼词中“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C )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8.(2022黄冈、孝感、咸宁中考4.)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A )
A. 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 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 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 D. 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
29.(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4 .) 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B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都市商业繁荣 C. 海外贸易频繁 D. 科技成就突出
30.(2022安徽中考3 .)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C )
A. 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 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
C. 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
31.(2022福建中考9 .) 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A )
A. 关汉卿 B. 李时珍 C. 宋应星 D. 曹雪芹
32.(2022绥化中考7.)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B )
A. 贾思勰 B. 毕昇 C. 刘徽 D. 徐光启
33.(2022大庆中考10.)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A )
A. 科技发展 B. 商业繁荣 C. 民族交融 D. 政权并立
34.(2022河南中考7.)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B )
A. 造纸术的发明 B. 印刷术的改进 C. 科举制的确立 D. 宋词的繁荣
35.(2022常德中考6.)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C )
A 火药、指南针 B. 指南针、印刷术 C 印刷术、造纸术 D. 火药、造纸术
36.(2022建设兵团中考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 D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37.(2022遂宁中考2.)《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技术,包括选泥、制料、刻字、烧制、排版、印刷等工艺流程,它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技术是( B )
A. 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泥范铸造法 D. 造纸术
38.(2022南充中考3.)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B )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39.(2022达州中考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价格便宜
B. 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宋代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世界航海技术发展
D. 明朝出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非选择题
1.(2022舟山中考8.)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展区名称 夏商周文明 …… 隋唐文明 宋元文明 明清文明
展品 ③ …… ② ④ ⑥
(1) 请分别写出展品①⑤所属的展区名称。
【解说文明】
展品②:唐朝时,流行打马球游戏。这种游戏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本展品佐证了唐代的习俗风尚具有中西互通的特点。
展品③:甲骨文是我国3000多年前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本展品佐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 请为展品④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聚焦展览主题,围绕展品④反映的科技发明展开。)
【感悟文明】
(3) 通过此次活动,你对中华古代文明有了哪些深刻认识?
【答案】【小题1】①夏商周文明;⑤隋唐文明。
【小题2】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极大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展品佐证了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小题3】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并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历史上中华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并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等。
2.(2022重庆中考B卷1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将四大发明与其相应的最突出的影响在答题卡上用线段连接起来。
中国发明 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日本陆军总兵力(单位:师团) 侵华日本陆军兵力(单位:师团) 侵华日本陆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比例
1937年 24 21 88%
1938年 34 32 94%
1939年 41 34 83%
1941年 51 34(外加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80%
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整理
(2)观察材料一地图,概要指出同盟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三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面对严峻挑战.2021年,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2022年伊始,中国经济“成绩单”让世界眼前一亮:过去一年,中国外贸额首破6万亿美元关口,经济总量同比增长8.1%.中国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新华社《两会世界眼中国持续为全球共克时艰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全球共克时艰,发展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指南针连探寻新航路。火药连摧毁封建堡垒。造纸术、印刷连文化普及和思想解放。
(2)特点: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中国战场是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
(3)对外提供疫苗;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4)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
3.(2022天津中考26.) 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
(2)结合所学,宋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哪些地区?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写出该时期中西方交流的表现有哪些?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请从和平交流的视角列出相关史实。(至少答出两例)
【答案】(1)人物:张骞
原因:因为他们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被称为“凿空之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亦可)
(2)地点:波斯湾;东非海岸
表现: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
(3)史实:围绕突出和平的政治交往、经济交流的史实作答。如:访问当地首领;使者随行;赠送礼物;进行贸易等。(答出两点即可)
4.(2022温州中考9.)捕捉社会光影,再现两宋温州。
【百物周流】
(1) 根据如图,描述宋朝温州港海外贸易的路线。
【科举竞流】
如表:南宋州郡科举及第人数统计(前三甲)
福州 温州 明州
进士 2249 1096 777
状元 6 5 4
⊙两宋时期,大量北方和福建移民流入温州,形成了“耕以务本,读以明教”等家训、族规。
⊙北宋中期,朝廷开始不断扩充太学人数。南宋设太学于都城临安(今杭州)。
⊙1019年,温州率先建立州学。至北宋后期,下辖四县均已建立县学。
⊙北宋中期,温州出现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景象。如“儒志先生”王开祖,中第后“杜门著书,从学常数百人”。
——整理自吴松弟主编《温州通史 宋元卷》
(2) 结合材料,分析南宋时期温州科举鼎盛的原因。
【文化汇流】
南戏,是北宋时期北方杂剧传播到南方后,与温州民间艺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两宋时期,温州经济繁荣,城市人口激增,南戏率先将市民小人物作为正面主人公写进戏文。南戏流传到临安后,瓦舍勾栏的繁盛,使其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
--摘编自黄文杰《两宋江浙城市变革与南戏的发生》
(3) 南戏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与文化方面的哪些特征?
【答案】【小题1】温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出口商品或从温州港走海路直接运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或从温州港运往明州,再销往欧洲各国。
【小题2】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温州逐渐形成了重视教育、崇尚科举的社会风气;宋朝崇文抑武,重视科举,扩充太学,加之南宋太学设于临安,为温州籍学子人学提供了便利;温州州县学发达,推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温州学者热心讲学,促进了本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3】多元文化交融;城镇文化蓬勃发展;娱乐文化发展反映市民需求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只需答出两点)
5.(2022山西中考.)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从独特视角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生活最活跃的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的“瓦肆”“勾栏”。艺人们迎合城镇中下层听众的需求,创造了许多群众喜好的说唱曲种。部分专业艺人和艺人班社还发扬隋唐散乐百戏传统,采用化装演示故事人物的形式,融合说唱、歌舞和器乐艺术为一体来进行演出,从此开辟了中国戏曲音乐表演艺术的先河。 -摘编自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的特点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3分)
材料二
战争期间产生了大量战歌,不少战歌采用流行曲调,填上新词,反映当时的情况。如嘲讽英军将领败北,赞扬“波士顿茶党”的倾茶行动,呼吁奴隶获得自由等。 蓄奴制被废之前,奴隶们在白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唱讴歌自由的歌曲;现在他们公开唱这些歌了。如《我的行动不再受约束》《蓄奴制已废除》《主人跑了》等。
—袁华清译《美国黑人音乐史》
(2)材料二所述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民众怎样的时代诉求?(4分)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部分流行歌曲名称
(3)根据材料三中的歌曲名称,简述1931-1945年间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概括①处的阶段特征。(3分)
【答案】(1)答:特点: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迎合城镇中下层人士需求;音乐形式和演出风格多样;在继承中有所创新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原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1分)
(2)答: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歌曲反映了北美人民迫切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和呼吁自由的心声;歌颂北美人民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中的英勇表现等。美国内战期间的歌曲表达了黑人要求获得自由和平等的呼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反映了奴隶制被废除后奴隶喜悦的心情等。
评分说明:分阶段各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共4分。答:国内形势:国内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转变为民族矛盾为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初步形成到正式建立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①处阶段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分)
6.(2022东营中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家争鸣”本身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所学知识,支出材料一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试从战国的“百家”中选一家并指出其治国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唐朝“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有哪些?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都市“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或社会制度变革)。墨子(墨家):兼爱,非攻,贤人治国,孟子(儒家):仁政;荀子(儒家):礼治;庄子(道家):顺应自然和民心;韩非(法家):以法治国。
(2)繁荣的经济;先进的制度;先进的文化;开放的政策。
(3)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
7.(2022泸州中考13.) 这行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统G 全国后,忽必烈为了便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的事务,提高管理效能,在全国范围内改设管型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10个行中书省以后历代各省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制度中派生出来的。
——摘编自许正文《论我国省制的沿革与发展》
材料二 美国独立后,中央权力极小,没有叔力管理州除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各自为政,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这些情况使美国的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制定宪法,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使这个新生国家免于夭折。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制定宪法的背景,并指出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部法律文件在地方治理上的相同点。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国家制度建设与地方治理的历史启示。
【答案】(1)制度:行省制。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高了管理效能,对后来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
(2)背景:美国独立之初,中央权力极小,各州权力过大,不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制度:联邦制。
(3)相同点:都规定了地方有一定自治权;都强调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启示:从国情出发,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地方治理相匹配;要进行制度创新。
8.(2022郴州中考24.)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台湾向美国订购多款先进武器,美国参议员又窜访台湾。我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枕戈待旦,台海周边举行战备演练……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三国 卫温率船队到夷洲 1949年 国民党退往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71年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83年 清军统一台湾 1984年 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
1684年 清朝设台湾府 1992年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1895年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2008年 两岸开启“三通”
1943年 《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属中国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2012年 “辽宁舰”交接入列
1945年 日本投降,台湾光复 2015年 习马新加坡会面
(1)从大事年表中,找出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威胁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因素。
(3)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澎湖巡检司。
(2)台独分子;国际反华势力。
(3)观点:台湾自古以就是中国领土。
论述: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1万余名军士、30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朝设置台厦道,台湾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台湾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台湾自古以就是中国领土,统一是历史发展的的必然趋势。
9.(2022黔东南州中考14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把中国元素融入自己的产品中,某汽车公司就把自己生产的汽车用“秦”、“汉”、“唐”、“宋”、“元”等朝代来命名。这些车型的车标都采用古代书体之一的篆体,以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请分别列举出一例你认为最能代表上述朝代的人物、事件或事物。(限于课本所学内容)
【答案】泰:秦始皇、长城等;汉:汉武帝、推恩令等;唐:唐太宗,唐玄宗、开元盛世等;宋:宋太祖、交子、《清明上河图》等;元:行省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等。
10.(2022陕西中考17.)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列举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有什么影响?
【答案】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是市民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出现了秧马、复种技术等;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占城稻推广种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植棉地区扩大。
影响: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1.(2022重庆中考A卷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开始繁荣起来。四川中部、北部的物产经合州运往渝州集结,等到其他地方的物资汇集后再一遭装船出川。 ——摘编自蓝勇等编著《巴渝历史沿革》等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GDP跃升至世界第2位,2021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18.1%,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火最有潜力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据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
【答案】(1)表现:商品交换活跃度增强;沿江转输贸易发达;渝州等城市开始繁荣。突破: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因素:美国经济重新整合;全国铁路网的兴建。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
(3)条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意义:实现内部经济循环畅通,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12.(2022长沙中考13.)历史在不断变革中旋螺式发展,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摘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材料二 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曾指出,“自秦汉至明清,社会也有不少变动,例如自唐迄宋,日本学者称之为唐宋变革期。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
——摘编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请回答:
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材料一认为“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材料二认为“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答案】示例1: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得到完善,文官政治取代了军人政治,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城市中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世俗文化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海外贸易繁荣,政府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进行管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示例2: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走向瓦解,周王室权威不再;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升,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私学出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3.(2022泸州中考15.) 时代赋予责任,青年自觉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心系天下,责任担当】
材料一 在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中,“求学,当立追圣贤,为官,敢当天下事”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纵论天下大事和时政的积弊,提出改苹的设想,以求“国家太平”之治,这正是他早年欲为稷契担当情怀的自然逻辑。 ——摘编自杨永亮《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并列举两项变法的措施。
【民族觉醒,青年先锋】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对材料二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答案】(1)目的: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
措施:富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强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2)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捍卫中国主权,中国民族意识进一步的觉醒。
14.(2022泰安中考16.)历史作品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材料二
(2)选取材料二中任意一幅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答案】(1)图一:记录了孔子的思想言论,宣传了儒家思想。图二:在太学等教育机构讲授儒家经典(或以“五经”作为教材),传播儒家学说,培养儒学人才。发展趋势:儒家学说是春秋以来众多学派的一支,西汉时居于主导地位,被列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2)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反映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事件,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这次出行历时13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使团带着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从而为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再如《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评分说明:可以从作品出处、创作年代、作品描述的内容、反映的社会状况、作品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作品介绍。选取其中一幅作品,正确表述两个层面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