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学案导学》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二)同步课时检测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打包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步步高 学案导学》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二)同步课时检测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打包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8-29 11:09:48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
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  )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2. 13世纪,阿奎那为克服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的严峻挑战,创立了“宇宙秩序论”基督教神学体系。这一体系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  )
A.宗教权力至上 B.君权神授
C.古希腊哲学 D.教权高于王权
3.阿奎那曾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引入基督教教义中,他认为,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大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统治者(小前提)。那么,君权是神圣的(结论)。这一论段 (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错误的
D.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正确的
4.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期,詹姆士一世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目的是 (  )
A.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B.论证王权高于教权
C.论证王权高于议会 D.论证“法在王上”
5.下图是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国王)的情景。按照詹姆士一世的统治理论,这种行为(  )
国王被斩首示众
A.违背了上帝的意旨,因为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是上帝给予的
B.是正确的,因为人民是可以对国王进行审判的
C.是错误的,因为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对上帝都不用负责
D.是正确的,因为詹姆士一世主张法在王上
6.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讥讽英王詹姆士一世是“基督教世界中最聪明的大傻瓜”。你认为他把詹姆士一世称为“大傻瓜”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
A.詹姆士一世兼任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国的国王
B.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理论
C.詹姆士一世的统治恶化了同议会的关系
D.詹姆士一世的理论激怒了罗马教皇
7.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强调“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直接目的是 (  )
A.争取尽快实现宗教宽容
B.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D.争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8.荷兰著名思想家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中,包含着天赋人权思想,某班四位同学小蕊、小强、小刚与小聪对此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四种不同的结论,请你判断一下谁的研究最符合史实 (  )
A.小蕊:人们不可转让和剥夺的自然权利
B.小强:人们以社会契约转让的自然权利
C.小刚:人们签订社会契约所产生的权力
D.小聪:凡人的理性都来源于上帝的理性
9.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理论的提出,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地刺入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心脏,下列人物曾经对天赋人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有 (  )
   ①斯宾诺莎     ②阿奎那
    ③洛克       ④卢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
A.民本思想 B.主权在民
C.教权至上 D.君主立宪
11.右图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
一书的封面。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内
涵是 (  )
①人生来就有天赋之权利 ②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③当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 ④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卢梭的民主思想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它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18分,第15题1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68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6分)
  (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4分)
  (3)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人们应自由签订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完成:
(1)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怎样的主张?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的渊源。(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6分)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主张有哪些共同点? (6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人越自由,便越自觉地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4分)
  (2)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并解释结果的内涵。为防止此结果的出现提出何种思想?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8分)
答案
1.D 2.C 3.C 4.C 5.A 6.C 7.D 8.A 9.B 10.B 11.A 12.B 
13.(1)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限制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该体现人民的利益和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统治者违背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他。
(2)材料一的思想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材料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3)影响:材料一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推动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启蒙思想的发展。
14.(1)主张:实行分权,防止专制。渊源:西方长期存在的分权思想;洛克的分权主张。
(2)思想主张: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直接目的:实现平等的社会。
(3)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15.(1)思想自由,行动守法;自由、平等和生命安全是人不可侵犯的权利。
(2)主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果实,享用果实,是对劳动的尊重,是进步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主张能保障私人的财产权,但对一无所有靠劳动生存的人们是很不利的。
(3)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其结果是导致专制。所谓专制就是滥用权力,实行压迫。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思想,体现的是政府机构既分权独立,又相互制衡的原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专制,确保民主,保障人们的自由。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训练1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一、选择题
1. 托马斯·阿奎那是巴黎大学的神学教授,关于托马斯·阿奎那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有人说他是神学教授当然为神权辩护,有人说他是为君权辩护。你认为下列哪一说法更正确 (  )
A.完善神学理论
B.讨好教会和君主
C.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D.宣传君权高于教会的权力
2.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见下图)开始,在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
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3.“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如肉体之服从灵魂。”阿奎那这句话体现了他主张
(  )
A.王权至上 B.法律至上
C.教权至上 D.政教合一
4.封建社会后期,西欧社会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包括 (  )
①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衰落 ③民族主义日益增强 ④基督教神权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这种思想在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由此判断下列言论不属于詹姆士一世的是(  )
A.“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
B.“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
C.“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
D.“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6.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这说明 (  )
A.神权与王权是合二为一的
B.基督教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信仰,专制理论神化更便于人们接受
C.教会借助王权巩固其统治地位
D.人们普遍接受了君主专制理论,如同接受宗教信仰一样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面材料:
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近代君主政体的形成,鼓吹“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
请回答:
(1)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阿奎那的代表作是什么?他在论证“君权神圣”时有何特点?
  (2)“君权神授”学说在“君权”与“教权”的关系上有何区别?
  (3)“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学说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言论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两则材料共同的实质是什么?
  (3)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思想在当时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C 2.A 3.C 4.C 5.C 6.B 
7.(1)《神学大全》。
特点:论证的结果是教权高于王权。方法是通过三段论即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整个国家应有一个君主来统治。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教皇是上帝的代表。所以君主应服从于教会和教皇。
(2)君权来自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对上帝负责,不对教会和教皇负责,宣扬王权至上。
(3)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8.(1)背景:材料一是在王权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挑战下提出的;材料二是在汉武帝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下提出的。
(2)为加强君主专制制造理论依据。
(3)前者激化了王权和议会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后者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并且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训练2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一、选择题
1.斯宾诺莎说:“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这表明他宣扬 (  )
A.思想自由 B.言论自由
C.民主政体 D.信仰自由
2.观察右图,雕塑家塑造的斯宾诺莎形象,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善于深思
的哲人。斯宾诺莎所思考的问题应围绕着用自己的思想理论(  )
A.为荷兰资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
B.为荷兰摆脱西班牙的统治提供指导
C.使荷兰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
D.为荷兰人建立“理想王国”提出构想
斯宾诺莎雕像
3.洛克是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的思想家。他所说的“人权”不包括(  )
A.自由权 B.生命权 C.财产权 D.普选权
4.“洛克认为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它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国家权力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 ②强调三权分立,限制君主专制独裁 ③立法权属于议会 ④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属于君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之口 (  )
A.卢梭  B.斯宾诺莎  C.洛克  D.詹姆士一世
6.建立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现代中国的奋斗目标。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  )
A.社会契约论——建立法治社会
B.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C.“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D.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思想要自由,行动要守法”。
材料二 洛克的基本思想主张: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执掌的行政权应分开,前者高于后者。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请完成:
(1)在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怎样看待自由?他认为怎样才能保证自由?
(2)洛克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其历史背景是什么?他认为怎样才能保障人们的天赋人权?
  (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斯宾诺莎和洛克在法律与自由关系方面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和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原则?
  (2)比较材料一、二,分析洛克与卢梭二者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
1.A 2.A 3.D 4.C 5.A 6.A
7.(1)自由是天赋的人权。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2)“光荣革命”后,英国急需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限制政府权力,实行分权。
(3)法律是自由的基本保障。
8.(1)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2)联系:两者都有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
区别:①订立契约的目的不同:洛克订立契约组成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生来就有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而卢梭认为随着生产力进步特别是私有制的出现,人类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与法是为了维护人类自己的自由和平等。②卢梭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思想,进而提出人民革命的合法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