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窗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天窗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9 14: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3 天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孩子们从天窗中获得的乐趣,理解为什么天窗会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能理解孩子们是如何借助天窗从“无”中看到“有”的,从“虚”中看到“实”的。
教学重点:
体会孩子们从天窗中获得的乐趣,理解为什么天窗会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教学难点:
能理解孩子们是如何借助天窗从“无”中看到“有”的,从“虚”中看到“实”的。
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引入
1.回顾课文内容,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开天窗?
2.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天窗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和想象)。
3. 复习词语:
天窗 慰藉 扫荡 威力 锐利 河滩 帐子 奇幻
蝙蝠 复杂 霸气十足 闪闪烁烁 猫头鹰
二、深入理解内容
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关键语句,理解“慰藉”,体会快乐。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句子圈画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再有感情地读读。
2.全班交流:
1.夏天阵雨时。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设身处地想一想: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用“△”标出最能表现孩子们心情的词语。
预设:非常高兴。
(2)从哪些词语看出?
预设:从“喜欢、仰着脸”看出。
(3)然而大人们这时候就会喊:“到屋里来啊!”随后木板窗一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告别了玩耍和嬉戏。这时候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预设:无奈 )这时候是什么给他们带来慰藉呢?(天窗)
在这里“慰藉”是什么意思?“慰藉”在这里就是安慰的意思。
2.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
(1)指名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休息”为什么加双引号?他们被逼上床时心情又是怎样?
(预设:不满、失落)
(2)他们又会怎么做?
夜晚当孩子们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他们还是忘不了外面的世界。他们就会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三、理解“慰藉”
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一)学习第5自然段
1.师生合作读。
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你会看到(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地跳),你会看到(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到(这风,这雷,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2.这风雨雷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预设:雷电交加、树木断裂,花朵掉落,小草贴地,泥路水坑……
3.小组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交流以下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进行批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扫荡”和“锐利”的意思。
(3)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4)“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结: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方法: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并体会文章表达的。
2.充分发挥想象,感受想象给人带来的乐趣。
四、学习第7自然段
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天黑了,孩子们还留恋着月光下的草地游戏或河滩上的追逐戏闹,却被大人们逼着上床“休息”,这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抓“忘不了”“偷偷”体会孩子们的无奈和不甘)
2.然而,躺在床上,孩子们的思绪却扯得很远很远。请根据你对第7自然段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语言训练:
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 ),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看到的是( ),想象到的是( );看到的是( ),想象到的是( );看到的是( ),想象到的是( )。
这里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3.小结: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一条黑影,通过奇妙的想象组成一体,构成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天窗小小的空白,勾起孩子多少神奇的想象!
五、理解“虚”“实”
1.出示文章最后一段。
2.你怎么理解“无”“有”“虚”“实”?   
  预设:现实的“实”与想象的“虚”。
六、小练笔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幅奇妙的画面吧!
(1)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奇幻的云彩,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2)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