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课练:7.3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课练:7.3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1: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7.3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 
一、选择题
1.对“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100 g水中含有10 g食盐
B.该食盐溶液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9
C.把溶液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D.再向其中加入10 g食盐就可得到20%的食盐溶液
2.硝酸钾可作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现将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200 g 10%的溶液用于培植营养液,则需加水 (  )
A.80 g B.300 g C.120 g D.100 g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加入溶剂,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B.溶液中恒温加入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4.[2020·海南] 向2个盛有100 g 60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 g
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5.某温度下,在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 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B.保持温度不变,乙溶液蒸发10 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该温度下,向乙溶液中继续加入10 g KNO3固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低温度,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6.20 ℃时,在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 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所得乙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7.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欲将其质量分数提高到20%,则可采取的措施为 (  )
A.蒸发掉10 g水 B.蒸发掉一半溶剂
C.加入12.5 g氢氧化钠固体 D.加入10 g氢氧化钠固体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 ℃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二、填空题
9.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
(1)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    。
10.实验室新购进一瓶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瓶使用,瓶内溶质的质量为    g。
(2)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 g,则需用该浓硫酸    g。
11.已知10 ℃ 时食盐水的密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下表所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15% 20% 23%
密度/(g·mL-1) 1.07 1.11 1.15 1.18
(1)10 ℃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食盐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0 ℃时,取20%的食盐水100 mL,配成10%的食盐水,需要加水    g。
三、计算题
12.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它能迅速杀灭多种细菌。学校等公共场所常选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消毒。过氧乙酸消毒液试剂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瓶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质量为    g。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某些病菌。取 100 g该过氧乙酸消毒液,能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 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附|加|题
14.20 ℃时,氯化钠(NaCl)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图下表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D.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15.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下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过程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1.B  100 g 10%的食盐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100 g×10%=10 g。溶剂的质量为100 g-10 g=90 g,该食盐溶液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9。把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溶液具有均一性,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若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20%,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x,(100 g+x)×20%=100 g×10%+x,x=12.5 g。
2.C  利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求解。
设25%的溶液的质量为x。
x×25%=200 g×10%
x=80 g
需加水的质量为200 g-80 g=120 g。
3.A 
4.D  6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 g,则①得到的溶液质量小于140 g;不知道温度时,不能比较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大小;6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 g,则②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
5.D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7.3%;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若甲溶液中溶质未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6.A  甲和丙的溶液中有晶体剩余,一定饱和,乙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20 ℃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因为不知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升高温度,无法确定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7.C  1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 g×10%=10 g,溶剂质量为100 g-10 g=90 g。
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
×100%=20%
x=50 g
若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设需要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100%=20%
y=12.5 g
根据计算选出正确的选项。
8.B  不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若不指明溶液的状态则无法比较;t2 ℃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
9.(1)1∶16 (2)50 g
(1)过氧化氢(H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6。(2)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则500 g×3%=x×30%,解得x=50 g。
10. (1)901.6 (2)40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瓶使用,则瓶内溶质的质量为1.84 g/mL×500 mL×98%=901.6 g。(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用该浓硫酸的质量为x,则400 g×9.8%=x×98%,x=40 g。
11.(1)增大 (2)115
(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食盐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2)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100 mL×1.15 g/mL×20%=(100 mL×1.15 g/mL+x)×10%,x=115 g。
12.(1)550
(2)解:设能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 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100 g×20%=x×0.5% x=4000 g
答:能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 的过氧乙酸溶液4000 g。
13.(1)1.6
(2)解:设68 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 g
= x=3.4 g
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5%。
答: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14.C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由20 ℃时,氯化钠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可知,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故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③④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5.A  在①→②过程中,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②与③都是同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③→④升温蒸发水,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大,③和④都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