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 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信息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体验解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借助数形结合直观感受算理,能快速又正确的计算结果。
2.感悟蕴含于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讲清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探究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考察一下大家的口算能力,准备好了吗?请快速说出他们的积
(课件出示 4×6= 2×40= 2×300=)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计数单位的经验,说清算理。
看来大家的口算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一起读(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回顾了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的口算,为后面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学生根据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
2.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师生交流之后,将两个问题分别呈现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审题与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根据数学信息如何列算式?生交流,老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师生得出结论只要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就是用乘法。
(板书 12×10=)先观察探究单(一)
一个小方格表示 1个气球,一竖行是 10个气球,就是每串 10个气球,12竖行就是 12个 10是多少,小组成员请在探究单
(一)上圈一圈、数一数 12×10等于多少?做完之后组内交流。
学生根据对已有知识的了解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四、交流汇报,评价质疑
师: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接下来请这几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想法。学生分析问题方法
预设:同学
1:10个 10个的数,一直数到 120,10、20、30、40......12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当小老师一起领着大家数一数同学
2:20个 20个数,一直数到 120,20、40、60、80、100、12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当小老师一起领着大家数一数同学
3:30个 30个的圈,4个 30,就是 4×30=120同学
4:先算 6 个 10 是多少,再算剩下的 6 个 10 是多少,60+60=12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不会的知识,可以先转化成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解决。同学 5:将 10个 10圈起来,再把剩下的 2个 10圈起来,100+20=20教师追问:为什么数到 10个 10的时候,圈起来呢?
学生回答:因为 10个 10是 100。教师根据这位同学的方法重点在课件中动态展示研究。
师生交流之后得出先算 10×10=100就是先算计数单位 1个十乘 1个十等于 1个百,产生了更大的计数单位百,然后再算 2×10=20就是计算计数单位 2个一乘 1个十等于 2个十,最后 1个百和 2个十合起来就是 120。
(板书算式过程以及单位和答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一起探究 12个 10是多少,不仅能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碰出思维的火花,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思考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真正的掌握了计数单位十乘十产生更大的计数单位百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五、巩固练习,引申提升
13×10= 14×10= 10×23= 10×35= 46×10= 57×10=
学生汇报答案并让学生说明白算理。
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二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篮气球?”根据数学信息如何列算式?生交流,老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师生得出结论只要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就是用乘法。(板书 20×30=)
先观察探究单(二)一个小方格表示 1个气球,一小行是 10个,一大行是 30个,表示 1个 30,20行就是 20个 30,请小组成员利用第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在探究单(二)上圈一圈、数一数 20×30等于几个什么的计数单位?
做完之后组内交流。
学生根据对已有知识的了解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评价质疑
师:哪位同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解题过程?
学生汇报:还是 10个 10的数,10个 10是 100,一共有 6个 100,所以 20×30=600教师根据这位同学的方法重点在课件中动态展示研究。师生交流之后得出先算 10×10=100就是先算计数单位十乘十等于1个百,产生了更大的计数单位百,然后再算计数单位的个数 2×3=6,6个百就是 600。(板书算式过程以及单位和答语)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第一个问题掌握的方法,只要够 10个 10就能形成更大的计数单位百,就能找到计数单位百的个数,学生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解算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巩固练习,引申提升
练习 1:40×20=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用小方格图进行动态验证练习
2:50×20=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用小方格图进行动态验证练习
1:50×30=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用小方格图进行动态验证
练习 1:50×40=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用小方格图进行动态验证
九、总结梳理,形成体系今天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呢,我们来简单地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之前学习的计算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要求计数单位的个数。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