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2: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月亮
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C.点燃的火柴、太阳
2.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3.下列成语与其蕴含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
A.猴子捞月——光的反射
B.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C.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4.如果晚上熄灯后,人眼还能模糊地看到物体,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受房间外灯光的影响
B.房间内有会发光的物体
C.看到的物体是白色的
5.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能穿过的物体是( )。
A.玻璃
B.透明的塑料袋
C.厚笔记本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光是沿( )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亿千米,从太阳出发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分钟。
2.因为有了( ),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3.“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指的是光的( )现象。
4.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 ),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 ),让我们看到物体。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千万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看太阳。( )
2.将一束光斜射照向水面,光束进入水中后,没有改变方向。( )
3.快速旋转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
4.光不一定总是沿直线传播。( )
5.无论怎么调整观察角度,鱼缸的一株水草都不会变成两株。(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请将下列物体与相应的光学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公路弯道镜 反射并聚集光线
医用的额镜 放大物体
放大镜镜片 反射成像
潜望镜镜片 发散光线扩大视野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请解释台灯灯罩的作用?
六.综合题(共3题,共22分)
1.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直径约1厘米小孔,用夹子分别固定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关闭所有光源,保证手电简是唯一光源。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发出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甲的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下同)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2)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图乙的纸屏上( )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3)我们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时,( )使眼睛直对光源。
(4)以上实验说明了:( )。
2.设计:学习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后,两位同学就“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问题发生了争执。请你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
材料:激光笔、鱼缸、牛奶
我的设计(图文结合):( )
结论:( )
3.通过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
(1)试验一: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 )。
试验二:将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 )。
(2)这个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 )实验。我们发现,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垂直照射的情况下传播方向(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光倾斜照射的情况下传播方向(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二.填空题
1.直线; 30; 1.5; 8
2.光
3.折射; 色散
4.沿直线传播
5.夜视仪; 电子信号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
六.综合题
1.能; 不能; 不能;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在水中也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变化,不再沿着直线传播; 铅笔垂直时,传播方向不改变;铅笔倾斜时,传播方向会改变; 对比; 不会;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