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时练习(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时练习(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4: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 C.氢气燃烧 D.冰雪融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湿衣晾干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干冰用做制冷剂
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
4.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 B.可燃性 C.状态 D.颜色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米酿成醋 C.纸张燃烧 D.剩饭变馊
二、多选题
6.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汽油与酒精——闻挥发出的气体气味
B.二氧化锰与氧化铜——观察固体的颜色
C.水与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7.下列过程中,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蜡烛燃烧
C.硫酸铜晶体加热 D.生石灰放入水中
8.“○”和“●”表示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9.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 洗涤剂洗餐具 B. 海水晒盐
C. 自制汽水 D. 探究铁生锈条件
10.央视的“诗词大会”近年来火遍全国,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诸葛亮草船借箭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三、填空题
11.请将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红磷 ⑥蜡烛 ⑦稀有气体七种物质的序号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2)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5)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
(6)利用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能做烟雾弹(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12.现有以下物质:①牛奶②氢气③矿泉水④氯化钠⑤冰水混合物⑥镁条⑦洁净的空气⑧石油,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属于纯净物的是有   (填序号)。
13.与蜡烛的火焰相同,酒精灯的火焰也分为   、   、   三个部分.
1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   的科学;
15.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氢气燃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   发生了变化,但   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   (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b)中所得粒子   (填“能”或“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   能转化为   能。该反应的实质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D
7.答案:B,C,D
8.答案:A,D
9.答案:C,D
10.答案:A,B
11.答案:(1)②
(2)⑥
(3)④
(4)③
(5)⑦
(6)⑤
12.答案:①③⑦⑧;②④⑤⑥
13.答案:外焰;内焰;焰心
14.答案:变化规律
15.答案:(1)水分子间的间隙;水分子本身;物理
(2)发生;化学;不能;水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电;化学;通电的条件下,构成水分子的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