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一、单选题
1.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首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最晚的是铝。这个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D.金属的延展性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慢慢变蓝色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红色固体慢慢变黑
D.点燃纯羊毛线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下列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 )
A.铜 B.汞 C.钨 D.铝
5.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Fe+2O2 Fe3O4
B.CaCO3 CaO+CO2↑
C.2KMnO4 K2MnO4+MnO2+O2↑
D.Cl2+2KI=2KCl+I2
二、多选题
6.关于石墨的物理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的透明固体
B.质软、有滑腻感
C.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D.熔点低
7.合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B.合金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合金中不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8.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青铜 B.铁矿石 C.焦炭 D.黄金
9.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对应关系成立的是()
A. B.
C. D.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 石灰水变浑浊 酒精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B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溶液变红色 SO2的水溶液呈酸性
C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研磨 闻到有氨的气味 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肥效更好
D 铝合金在铝片上刻划 铝片上有明显划痕 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大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1.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以下相同)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12.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Li)
金属锂,被誉“21世纪的能源金属”,当前手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高能锂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变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2)研究表明,锂的金属活动性比较活泼.写出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金属锂除了制造锂电池外,还可以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金属锂与氢气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氢化锂(LiH),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如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 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 .
14.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铁生锈的条件是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15.河南省博物院青铜器众多,件件都是精品。我国西汉时期就记载有“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其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在空气中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则铜生锈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 (写化学式)接触。要证明Cu、Al、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将其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C
7.答案:C,D
8.答案:A,D
9.答案:B,C
10.答案:B,D
11.答案:N2 ;O2;H2 ;CO2 ;CO2
12.答案:失去;Li+;2Li+H2SO4=Li2SO4+H2↑;2Li+2H2O=2LiOH+H2↑
13.答案:有机;导热;涂油漆;由于铝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的保护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化
14.答案:铝元素;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喷漆;Cu;Zn(NO3)2和Fe(NO3)2
15.答案:;H2O、CO2;FeSO4或FeCl2、Fe(NO3)2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