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 诺贝尔奖谁创立的?
诺贝尔奖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颁发?
阿尔费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1896),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写了诺贝尔的什么事?
实验 装置 瑞典 揣摩
盛会 机械 艰苦 爆炸
残废 威力 运输 逝世
锤子 砸掉
劈山筑路 荒山野岭读一读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再次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主要写了诺贝尔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一下问题:要求: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问题?
这句话还能说明什么? 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
“化为灰烬”是什么意思?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理解。 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 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讨论讨论: 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小 练 笔 :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