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病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病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9: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病毒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描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病毒的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
《【情境素材】病毒》视频资源、《【知识解析】病毒(微课)》视频资源、《【生物世界】病毒的类型》知识卡片资源、《【知识探究】流感病毒的结构》演示动画资源、《【生物世界】狂犬疫苗的诞生》知识卡片资源、《【生物世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识卡片资源、相关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播放视频:【情境素材】病毒。
(上图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病毒》视频截图)
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病毒。
【新知讲解】
(一)病毒的发现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1864—1920)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作“滤过性病毒”。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二)病毒的种类
由于科学家的工作,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的流感、艾滋病,动物的口蹄疫、鸡瘟,植物的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等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展示图片:电子显微镜下的狂犬病毒,电子显微镜下的埃博拉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粒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一个病毒的大小为10~300纳米。
如果病毒是一个篮球,那么细菌就是一栋摩天大楼。
展示知识卡片:【生物世界】病毒的类型,介绍病毒的类型: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上图为素材库中《【生物世界】病毒的类型》知识卡片缩略图)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课件展示图片:艾滋病病毒侵染淋巴细胞、部分病毒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大小的比较示意图
比较一下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
讲解:从病毒入侵细胞的电镜照片及部分病毒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大小的比较示意图可以看出,病毒比细胞和细菌小很多,据此推测出病毒可能没有细胞结构,因为细胞必须具有一定的大小,才能容纳细胞器等结构。
展示图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立体模式图、天花病毒立体模式图、狂犬病毒立体模式图的图片。
病毒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展示图片: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使用《【知识探究】流感病毒的结构》演示动画,展示流感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探究】流感病毒的结构》动画截图)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又营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例如,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口蹄疫、禽流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病,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是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展示知识卡片:【生物世界】狂犬疫苗的诞生。
(上图为素材库中《【生物世界】狂犬疫苗的诞生》知识卡片缩略图)
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已经使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消失。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服疫苗的普遍使用,已经得到控制。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病毒病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科学工作者还在寻找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的病毒能帮大忙。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展示知识卡片:【生物世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总结介绍了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起人类患病,研制疫苗,研制生物杀虫剂等。
(上图为素材库中《【生物世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识卡片缩略图)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病毒的类型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真菌病毒
D.噬菌体
答案:C
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例2.下列可以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是(  )
A.大肠杆菌病毒
B.烟草花叶病毒
C.流感病毒
D.甲肝病毒
答案:A
解析: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大肠杆菌病毒属于细菌病毒,也可称为大肠杆菌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为植物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例3.如图为四种不同的生物,其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B、C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噬菌体,都是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D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故选D。
例4.埃博拉病毒可引起人类出血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有同学提出防治这种传染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细胞结构
B.蛋白质外壳
C.遗传物质
D.传播途径
答案:A
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从细胞结构方面进行研究不合理;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传播途径都是防治这种传染病需要进行研究的方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下面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病毒(微课)。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解析】病毒(微课)》视频截图)
七、板书设计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种类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1.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2.繁殖: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