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风娃娃(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4.风娃娃(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9 18: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文24.《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内容,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风娃娃”巧妙地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合作探究,在充分研读感悟、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和风娃娃对话,帮助风娃娃。
学习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助、使、劲、哗、秧、拉、表、示、摆、翻、栽、责”12个生字;正确书写“车、得、秧、苗、汗、场、伤、路”8个生字。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狂风、台风、暴风、和风细雨、风和日丽、风平浪静、风调雨顺”,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学习重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助、使、劲、哗、秧、拉、表、示、摆、翻、栽、责”12个生字;正确书写“车、得、秧、苗、汗、场、伤、路”8个生字。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风娃娃带给大家的快乐,感受风娃娃的可爱。
教学设计: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猜谜激趣:“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孩子们,猜猜看,他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关于风娃娃,课文里也有一段介绍(出示第一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学习生字:助)
4.导入: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风娃娃来到田野里,又做了什么事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讲述、形象的板画,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风娃娃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
2.出示课文生字词语,开小火车领读。
3.词语放进课文里,按学号朗读课文。
4.指名交流: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田野、河边、广场)做了哪些事?(吹风车、吹船帆、吹走风筝、吹跑衣服、吹断小树)分别在课文的哪几自然段找到的?(2~6自然段)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学生的初读效果,也为精读课文打好了基础。
三、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自由读,想一想,在田野里,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人们喜欢风娃娃,因为他吹动了风车,让水飞快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3)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了什么?(出示: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学习生字:抽)
①理解: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②为什么水是断断续续地流着?(借助动图理解水车原理。因为风车转得慢,所以水流量小)
③积累类似“断断续续”的词: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开开心心......
学习活动:读中品悟
(4)引导学生品读:风娃娃是怎样吹动大风车的?
①课件出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②演一演:指导学生做一做“深深地吸”“使劲吹”的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
(5)课件出示: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①理解:不住的=不停地
②引导学生品读:秧苗为什么“笑着不住地点头”?
③师生合演。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秧苗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6.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交流:在河边,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说理由。
(2)课件播放船工拉纤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船工们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3)边看图片,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要在读中体会。
(4)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助、使、劲、哗、秧、拉、表、示、摆、翻、栽、责”12个生字;正确书写“车、得、秧、苗、汗、场、伤、路”8个生字。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狂风、台风、暴风、和风细雨、风和日丽、风平浪静、风调雨顺”,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教学设计:
一、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读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在第5~7自然段中,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想一想:如果你就是伤心的孩子、来收衣服的人们、那棵受伤的小树,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5~7自然段。
设计意图:围绕“人们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先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二、感悟中明理
1.引导学生交流,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情境对话。
(1)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及风娃娃的图片。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风娃娃……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齐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他真伤心,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帮风娃娃”,和风娃娃对话,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交流中初步感悟事理。
3.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从风娃娃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事情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