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30 15:41:43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对生存的意义;
3.通过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和搜集动物行为方面素材的活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合作、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活动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培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仙鹤起舞”、“蜜蜂采蜜”图片,讲述:如果你留心观察周围的动物,你就会发现仙鹤起舞、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奇妙的现象,其实,这些都是动物行为的表现。
二、讲授新课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师】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教师】动物的行为有哪些类型呢?指导学生进行教材活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生】4人一组,讨论并制定方案,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蚂蚁的觅食行为。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探究实验结束后,要将蚂蚁放回,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蚂蚁是怎样觅食的?2.蚂蚁喜欢什么样的食物?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回答,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教师】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过渡:动物除了觅食行为外,还有许多其他复杂多样的行为,那么,动物还有哪些行为呢?组织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动物行为的实例和图片,并指导学生完成表17-1。
【学生】动物行为的类型。4人一组,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动物行为的实例和图片,然后讨论并填写表17-1中的相关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类型?2.动物的觅食、防御、生殖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群繁衍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学生】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例如,响尾蛇的红外线感受器极其灵敏,能够感知鸟或哺乳动物的准确位置。
2.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危害茶、桑、果树等植物的尺蠖平时身体弯曲,遇到敌害时就伸直身体,伪装成树枝,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在海洋中生活的软体动物乌贼,当它受到鲨鱼等凶猛动物的威胁时,就会将身体内墨囊中的墨汁释放出来,向敌害放射“烟雾弹”,乘机逃走。
3.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动物一般都有其特殊的生殖行为,如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或哺乳等。孔雀的开屏、青蛙的高昂鸣叫、羚羊的打斗,哺乳动物的哺乳育幼等都是典型的生殖行为。
4.动物的迁徙行为能够使动物迁移到环境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例如,家燕春季从南方飞往北方,在屋檐下筑巢育雏;秋季来临,植物叶落,昆虫死亡或越冬,亲鸟带领有鸟离开出生地去南方。
此外,动物的行为还有节律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学生】听讲,认识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三、课堂反馈
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生殖行为的是( B )
A.家燕南飞   B.母鸡孵卵    C.猎豹飞奔   D.蜜蜂采蜜
2.孔雀开屏是( D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竞争行为 D.繁殖行为
3.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段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B )
A. 繁殖行为 B. 防御行为 C. 攻击行为 D. 取食行为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对生存的意义;
3.通过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和搜集动物行为方面素材的活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合作、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活动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培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火蚁需渡过河流时,一些工蚁将前后足搭在一起,形成“筏子”,另一些将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蚁团”,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它工蚁义无反顾的补上去。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白蚁的群体生活:蚁后体形最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庞大的腹部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不能移动,但能产很多卵,使种族得以延续。雄蚁腹部较长,个体较大,专与雌蚁交尾,完成受精过程。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头部有钳状的大颚结构,强悍擅斗,护巢御敌。工蚁:个体最小,筑巢、喂养其他各种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学生】听讲,了解白蚁的群体生活,群体内成员各有明确的分工。
【教师】白蚁的这种群体生活是一种行为呢?
【学生】回答:是一种社会行为。群体种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教师】社会行为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根据白蚁的社会行为,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如狒狒、狮子等。(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蚂蚁的社会行为)
【教师】动物营群体生活有什么利弊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讲述动物群体生活的利与弊。(建议使用:【生物世界】动物群体生活的利弊)
【学生】阅读卡片内容,认识动物群体生活的利弊。
【教师】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生活在一个有明确分工的社会中,成员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流。例如一只工蜂在几千米以外发现蜜源后飞回蜂巢,会通过特殊的舞蹈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这样其他工蜂就能顺利的找到位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群体中的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例子?
【学生】举例回答。
【教师】介绍蚂蚁觅食过程中的通讯行为以及雌雄蚕蛾间通过行外激素进行通信的行为。
【学生】听讲,了解更多动物的通讯行为。
【教师】总结介绍动物通讯的方式。(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动物的通讯方式)
【学生】认识动物的通讯方式。体会通讯在动物群体中的重要意义。
三、课堂小结
1.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D )
①蚂蚁  ②菜粉蝶  ③蜜蜂  ④狒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D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3.蜜蜂的群体是一个社群,是因为( C )
A.蜂群中蜜蜂数目很多
B.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有分工
C.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D.蜜蜂聚集在一起可以防御敌害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