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30 16:27:27

文档简介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4.举例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5.形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生态平衡的能力;
6.通过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举例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节课,当时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现在谁还能回忆起这个概念?
【学生】在一定的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我们地球上都有哪些生态系统呢,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师】同学们知道“生物圈”的概念吗?
【学生】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教师】那么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生态系统呢?
【学生】根据地理条件不同,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并说出其特点。
【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尝试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类。
【教师】总结介绍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1.海洋生态系统的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也含有一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我们比较熟悉的海带、珊瑚、海星、鲸、大黄鱼、带鱼等。
2.淡水生态系统可能是潺潺的小溪,也可能是宽阔的江河湖泊,这些环境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淡水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莲、沼虾和鲫鱼等生物。
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林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
1.林地生态系统一般雨水充足,其中的植物以乔木为主,也包括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也很繁多,如蜻蜓、蝴蝶、蛙、蛇等;另外还有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林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
2.草地生态系统一般降雨量较少,主要生活着各类草本植物,如狗牙根等牧草,还生活着蘑菇等真菌,动物有兔蝗虫以及田鼠、黄鼠等。草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和人工牧场生态系统。
(建议使用交互动画:【知识探究】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
【学生】听讲,认识各类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三、课堂反馈
1.生物种类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 B )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4.举例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5.形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生态平衡的能力;
6.通过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举例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好的生态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分析为什么有的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长,而有的生态瓶不稳定,其中的生物很快死亡?
【学生】介绍自制的生态瓶,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小小的生态瓶中也同样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但是,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如果我们不加以呵护,它最终会因为某种成分的不适应而打破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毁灭。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会遭受这样的厄运吗?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生态平衡。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平衡
【教师】同学们知道“生态平衡”的概念吗?
【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教师】生态平衡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教师】指导学生分享教材活动的探究结果: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生】分享本组的探究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生】根据探究结果,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同学们每组只探讨了某个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实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科学研究发现,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学生】听讲,认识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教师】地球上,亚马逊森林、欧亚大陆草原以及北极苔原,都已经存在至少上千万年了,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尽管经常遭受洪涝、火烧、虫害,也遭受人类的砍伐与放牧等活动的干扰,但是现在仍能基本保持原有的景观,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课件展示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图片,提问: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样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低,稳定性越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
【学生】听讲,认识到不同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差异。
【教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尝试总结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学生】总结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教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我们可以控制对该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拓展介绍恢复生态学及其应用。(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恢复生态学及其应用)
三、课堂反馈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C )
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2.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可能是( A )
A.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清除了田间的杂草
C.大量捕杀了田鼠 D.大量捕杀了黄鼬
3.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会( D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4.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C )
A.池塘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4.举例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5.形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生态平衡的能力;
6.通过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举例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阐明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人口最多的是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那么,我国以前靠天吃饭的农业状态和现在的农业状况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态农业。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农业
【教师】什么是生态农业?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学生】听讲,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
【教师】生态农业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一般比较低现代化农场、养殖场等人工生态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的控制。例如,为了促进农作物的丰产,一般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是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生态环境可能遭受严重破坏。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
【学生】听讲,了解生态农业的产生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活动:讨论生态农业。提问:1.良好循环的生态农业应具备哪些特点?2.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生态农业的特点。
【教师】评价、总结:1.生态农业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土壤资源,又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运转利用,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2.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是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学生】听讲,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生态农业的特点。
【教师】小结:生态农业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能维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三、课堂反馈
1.下列是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A.在田间就地焚烧,秸秆灰还田,经济合算
B.可以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材料
C.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但仍有不少浪费
D.沼气发酵或饲喂牲畜后再作为肥料还田
2.生态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C )
A.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B.可以不受太阳光的限制
C.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D.对农业害虫进行综合防治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