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9 22: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位于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名人单元。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是那些在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经历,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邓稼先》记叙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叙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事迹。《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回忆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细节。《孙权劝学》记载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故事。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值得细细揣摩。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都各有特色,可以细读、积累。
本课作为单元第二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本文在选材上十分典型,根据中心的需要恰当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以少胜多。并且在诗一般的语言中,穿插精当的抒情性的议论,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
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说目标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整体性设计,突出读写结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课文中杰出人物的事迹和品格;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杰出人物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要关注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等,这些方面都值得反复揣摩、感悟和积累;要适当补充人物生平和时代背景。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与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入学习其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不少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等句。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三、说学法
   以读促悟,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通过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读,触摸文中高尚的人物形象。其次,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文意)。
四、说教学流程
(一)《有的人》引出闻一多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营造一定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生感悟文本作好铺垫。】
(二)自主介绍——走近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朱自清
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来自主介绍闻一多。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补充:重点补充的是“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没有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以显示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了解闻一多,了解其人格,为下文蓄势】
(三)、朗读课文,梳理文路
  1、整体感知:
  ①师生共同朗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意。在这个环节当中,前半部分要读的不张扬,后半部分要读的有气势。
②学生自由朗读,思考:A、从文中摘录表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四字短语。
文中先生的“说”和“做”具体指什么事?
“说”: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政治
“做”:钻研典籍,振兴民族----文化
 【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白文章中间过渡的句子或者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
  2、师生互动:
  文章分两部分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同样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请找出文中给你触动最大的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达到以诵读促领悟的目的。】
教师补充课文思维导图
【整个环节主要是采用朗读的方法,感知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为下一换季做准备,同时完成教学目标1】
(四)、探究细节描写,触摸闻一多
  “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感知的能力有限,训练也不够,教师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指导。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采用“抛砖引玉式”和“合作探究式”,来训练学生的语感,开发他们的智力,增强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1、教师两个示句:
  【示例】细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精神追求:“群蚁排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楷字写得多而工整,侧面衬托出闻一多先生勤奋刻苦和一丝不苟的治学严谨的态度
【示例】细节: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精神追求:句中的“贪”和“惜”两个词体现出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如饥似渴,一个争分夺秒做研究、竭力“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谋救国之路、有深沉爱国情感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2、学生采用批注法,找出自己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在课本上试做批注。
3、之后小组进行交流,老师指导,然后进行课堂汇报。
4、概括闻一多的形象特征:他具有实干精神和谦虚的美德;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他毫不懈怠,是个典型的行动派。
  【如果说上一环节“感知闻一多” 着眼于闻一多的外在表现,那么这一环节通过对语言的品析,就是由表及里,让学生触摸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灵魂】
(五)跳读课文,体味语言韵味
学生摘录语句,并做批注
教师巡视指导
优秀批注展示、评价
【示例】
摘录: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发现:这两个句子内容并列,结构对称,不仅概括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也表明他是我们光辉的榜样,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摘录: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摘录: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分析: 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欣赏语言,提高高阶语文能力】
(六)拓展延伸,体验情感——悼念闻一多
   1、先用多媒体显示冰心、朱自清、周总理夫妇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用两句话来为先生写一幅挽联来悼念先生。
     为国粹鞠躬尽瘁,  为国土死而后已
   孜孜不倦潜心学术寻药房,  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找出路
《一多画像》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向更深处延伸,让学生体验情感,举一反三,形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迁移,实现文本的升华】
(六)小结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可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在做人的过程中就要做到“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