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探索“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活动(1)是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可以直接出示结果。活动(2)是新知识要让学生学会在3×3”的方格里排列图形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调理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3×3”方格中图形摆出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探索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过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在“3×3”的方格中摆成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且每一行、每一列又不相同的情况。
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通过例题的讲解,学习本节课重点知识。)
例1 把○□△各三张按要求摆一摆。
1.活动(1) 把图形有规律的摆成一行。
方法一: 颜色和形状不同的图形交替排列。
方法二:颜色和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学生有一定排列基础,直接出示。)
2. 活动(2)把图形有规律的摆在“3×3”的方格里。
这个就是“3×3”的方格,数学上也叫“九宫格”因为它由九个小正方形组成。就像9个小小的宫殿一样。
(学生小组讨论,并试着摆一摆。)
1.横向摆,使每行的颜色和形状都相同.
第一行是○○○,第二行是□□□,第三行是△△△,通过动画演示交换各行位置来找出其他摆法。
2.纵向摆,使每列颜色和形状都相同.
第一列是○○○,第二列是□□□,第三列是△△△,通过动画演示交换各列位置来找出其他摆法。
3.斜向摆,对角线上的颜色和形状相同,两侧分别摆相同的.
对角线上摆○,两侧分别摆上△和□,通过动画演示交换位置得出不同的摆法。
4.按每行每列的图形各不相同的规律摆.
以第一行是○□△为例,以排队的方式摆;将与第一行相同的○放在第二行的最后面,□放在最左边,△放在中间。将第二行的第一个□,放在第三行的最后面,其他依次向前摆。可以叫做“后排队”法。
以第一行是△□○为例,将与第一行相同的○放在第二行的最前面,△放在中间,□放在最后边,。将与第二行相同的最后一个□,放在第三行的最前面,其他依次向后摆。可以叫做“前排队”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合作中交流自己学习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通过微课动画直观展示图形以交换位置获得的排列规律,生动明了,更易掌握规律的实质内涵。】
知识归纳
排列图形时,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根据颜色和形状进行排列,也可以横向、纵向或斜向进行排列.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梳理本节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