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理数-【挑战满分】2022-2023学年数学七上阶段性复习精选精练(人教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有理数-【挑战满分】2022-2023学年数学七上阶段性复习精选精练(人教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22:0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有理数-【挑战满分】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复习精选精练(人教版 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已知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4,点N与点M的距离是3,则点N表示的数是( )
A.-1 B.-7 C.-1或-7 D.-1或1
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为,数字1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C. D.
3.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将点在数轴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则点表示的数是( )
A. B.或
C. D.或
4.比0小1的数是(  )
A.0 B.﹣1 C.1 D.±1
5.a与﹣2互为倒数,那么a等于(  )
A.﹣2 B.2 C.﹣ D.
6.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则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7.绍兴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域,它古老而又年轻,区域内人口约为501万人.则501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人.
A.501×104 B.50.1×105 C.5.01×106 D.0.501×107
8.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将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2个单位至点B,则点B对应的数是( )
A. B. C. D.
9.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1 D.
10.下列计算结果为0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计算,如果第一次输入的数是20,而结果不大于100时,应把结果作为输入的数再进行第二次运算,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则最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12.1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部分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8次后剩下的小棒长_______________米.
13.已知a、b为有理数,下列说法:①若a、b互为相反数,则“=﹣1;②若|a﹣b|+a﹣b=0,则b>a;③若a+b<0,ab>0,则|3a+4b|=﹣3a﹣4b;④若|a|>|b|,则(a+b) (a﹣b)是正数,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_____.
14.比-2.5大,比小的所有整数有______
15.若与互为相反数,则a+b=___.
16.数字0.064精确到了_____位.
17.对于任意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 ”,规则如下:a b=ab+(a﹣b),例如3 2=3×2+(3﹣2)=7,则(﹣5) 4=_____.
三、解答题
18.计算:
(1)40+×12;
(2)(﹣1)2021+|﹣9|×+(﹣3)÷.
19.如图,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AB=2BC,设点A,B,C所对应数的和是m.
(1)若点C为原点,BC=1,则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   ,   ,m的值为   ;
(2)若点B为原点,AC=6,求m的值.
(3)若原点O到点C的距离为8,且OC=AB,求m的值.
20.计算:
(1);
(2).
21.阅读材料:
求1+2+22+23+24+……+22019的值.
解:设S=1+2+22+23+24+……+22019,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2+22+23+24+…+22019+22020,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20-1,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1+2+22+23+24+…+210;
(2)1+3+32+33+34……+3n(其中n为正整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在数轴上与表示-4的点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一个在表示点M的左边3个单位长度,一个在点M的右边3个单位长度,由此求得答案即可.
【详解】
解:在数轴上与表示-4的点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3=-7或-4+3=-1.
∴点N表示的数是-7或-1.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分类探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 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是负数.
【详解】
将1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的值以及的值.
3.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数轴上的点右移加,左移减,求出点B表示的数是多少即可.
【详解】
解:点A表示的数是 3,左移7个单位,得 3 7= 10,
点A表示的数是 3,右移7个单位,得 3+7=4,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特征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数轴上的点右移加,左移减.
4.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0﹣1=﹣1,
即比0小1的数是﹣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理清题意,正确列出算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解析】
【分析】
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a与﹣2互为倒数,那么a等于﹣.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解题关键是掌握倒数的定义.
6.C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上两点的位置,判断的正负性,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
解:∵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a<0,b>0,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掌握求绝对值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详解】
解:501万=5010000=5.01×10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关键是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8.A
【解析】
【分析】
数轴上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原数减2,据此解答.
【详解】
解:∵将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2个单位至点B,
则点B对应的数为:-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利用了数轴上的点右移加,左移减,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9.D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上a点的位置,判断出(a 1)和(a 2)的符号,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详解】
解:由图知:1<a<2,
∴a 1>0,a 2<0,
原式=a 1-=a 1+(a 2)=2a 3.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得出a 1>0,a 2<0是解题关键.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对各选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利用排除法求解即可.
【详解】
A. = 4 4= 8,故本选项错误;
B. = 9+9=0,故本选项正确;
C. =4+4=8,故本选项错误;
D. = 9 9= 18,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11.320.
【解析】
【分析】
把20代入程序中计算,判断结果与100大小,依此类推即可得到输出结果.
【详解】
解:把20代入程序中得:,
把代入程序中得:,
把80代入程序中得:,
把代入程序中得:,
则最后输出的结果为320;
故答案为:320.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2.
【解析】
【分析】
第1次剩下的小棒长为,第2次剩下的小棒长为,确定变化规律计算即可.
【详解】
∵第1次剩下的小棒长为,第2次剩下的小棒长为,
∴第8次后剩下的小棒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探索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3.③④##④③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若a、b互为相反数,
∴,
∴当a,b不为0时,=﹣1,故①不正确;
∵,
∴,
∴,
∴,故②错误;
∵a+b<0,ab>0,
∴a<0,b<0,<0 ,
∴|3a+4b|=﹣3a﹣4b,
故③正确;
∵|a|>|b|,
∴,
∴,
∴(a+b) (a﹣b),故④正确;
∴正确的是③④.
故答案是③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14.-2,-1,0,1,2,3,4
【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的定义结合已知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详解】
比﹣2.5大,比小的所有整数有:﹣2,﹣1,0,1,2,3,4.
故答案为:﹣2,﹣1,0,1,2,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正确把握整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5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列出算式,求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a 2|+=0,
a 2=0,b-3=0,
解得,a=2,b=3,
∴a+b=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16.千分
【解析】
【分析】
根据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数字0.064精确到了千分位,
故答案为:千分.
【点睛】
此题考查了近似数,掌握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17.﹣29
【解析】
【分析】
根据a b=ab+(a﹣b),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a b=ab+(a﹣b),
∴(﹣5) 4
=(﹣5)×4+[(﹣5)﹣4]
=(﹣20)+(﹣9)
=﹣29.
故答案为:﹣29.
【点睛】
此题考查新定义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新定义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1)43
(2)﹣10
【解析】
(1)
解:40+×12
=40+×12﹣×12+×12
=40+2﹣8+9
=43;
(2)
解:(﹣1)2021+|﹣9|×+(﹣3)÷
=(﹣1)+9×+(﹣3)×5
=(﹣1)+6+(﹣15)
=﹣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19.(1)﹣3,﹣1,﹣4;(2)﹣2;(3)8或-40.
【解析】
【分析】
(1)根据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即可求解;
(2)根据数轴上原点的位置确定其它点对应的数即可求解;
(3)根据原点在点C的右边先确定点C对应的数,进而确定点B、点A所表示的数即可求解.
【详解】
解:(1)∵点C为原点,BC=1,
∴B所对应的数为﹣1,
∵AB=2BC,
∴AB=2,
∴点A所对应的数为﹣3,
∴m=﹣3﹣1+0=﹣4;
故答案为:﹣3,﹣1,﹣4;
(2)∵点B为原点,AC=6,AB=2BC,AB+BC=AC,∴AB=4,BC=2,
∴点A所对应的数为﹣4,点C所对应的数为2,
∴m=﹣4+2+0=﹣2;
(3)∵原点O到点C的距离为8,
∴点C所对应的数为±8,
∵OC=AB,
∴AB=8,
当点C对应的数为8,
∵AB=8,AB=2BC,
∴BC=4,
∴点B所对应的数为4,点A所对应的数为﹣4,
∴m=4﹣4+8=8;
当点C所对应的数为﹣8,
∵AB=8,AB=2BC,
∴BC=4,
∴点B所对应的数为﹣12,点A所对应的数为﹣20,
∴m=﹣20﹣12﹣8=﹣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运用.
20.(1)
(2)
【解析】
【分析】
(1)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
原式
(2)
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1.(1)211-1;(2)(3n+1-1)
【解析】
【分析】
(1)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原式的值即可;
(2)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原式的值即可.
【详解】
(1)设S=1+2+22+23+24+…+21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2S=2+22+23+24+…+210+211,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11-1,即S=211-1,则1+2+22+23+24+……+210=211-1 
(2)设S=1+3+32+33+34+…+3n①,两边同乘以3得:3S=3+32+33+34+…+3n+3n+1②,②-①得:3S-S=3n+1-1,即S=(3n+1-1),
则1+3+32+33+34+…+3n=(3n+1-1)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