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30 18: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4.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及其关系。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4.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学难点】
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及其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体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那么,尿液是如何通过这些器官形成并排出体外的呢?我们下面就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讲授新课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和“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思考:
(1)什么是原尿?
(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数据。
【教师】归纳总结:
(1)原尿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的肾小囊内液,即为原尿。
(2)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每升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3)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很少的蛋白质,含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4)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教师】播放原尿形成的动画,利用动画进行讲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的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了。
【学生】边观看动画边听讲解,理清思路,发现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师】你能说出尿液是如何排出的吗?
【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和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进一步分析总结,尿的形成过程: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师】讲述: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因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因为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排尿的生理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教师】提问: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它们又是如何被排出体外的?
(1)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
(2)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3)排泄途径: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
(二)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师】人体为了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将废物排出体外,而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如果不经过处理,就会污染环境。
[算一算]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
【学生】计算我国每年人粪尿排出量。
【教师】[资料分析]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等多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提出问题:怎样处理人粪尿才能变“废”为宝呢?
种类 水分 有机物 氮 磷 钾
粪便 >70% >20% 1.00% 0.50% 0.37%
尿液 >90% >3% 0.50% 0.13% 0.19%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分析,解读数据。讨论变“废”为宝的人粪尿处理方法。
【教师】归纳总结:可以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沼气池,生态公厕,进行高温堆肥等等。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测试】第二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docx。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