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乐音的特性同步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B.“隔墙有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可以形成回声
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唱时,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C.老师能通过音调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D.现场的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0Hz~20000 Hz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
B.“掩耳盗铃”,盗贼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传播的越远,响度越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直尺,若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只要物体有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至20000Hz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B.甲、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二、单选题
6.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7.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8.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9.某学校九年级三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
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两者的响度不同
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显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声的缘故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三、填空题
11.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13.如图所示是今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___________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14.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BD
2.AB
3.BCD
4.ABC
5.BC
6.A
7.A
8.B
9.B
10.C
11. 响度 音调 音色
12. 振动 音调
13. 振动 音色
14. 响度 音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