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备课资料包】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课件+同步练测+课文相关资料(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维备课资料包】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课件+同步练测+课文相关资料(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30 13:43:23

文档简介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檐头(yán) 粗糙(cāo) 隽永(juàn) 奇葩(pā)
B.溘然(kè) 渗入(shèn) 寒碜(chen) 给予(gěi)
C.典押(yā) 凌侮(wǔ) 孱弱(chán) 粳米(ɡēnɡ)
D.殷红(yān) 舌苔(tái) 瓦菲(fēi) 龟裂(j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抚摸 扭扣 棺材 天伦叙乐
B.糯米 娇美 结彩 偃旗息鼓
C.悲恸 叱骂 陷井 五次三番
D.糟粕 家俱 荆棘 忸怩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十一国庆长假,我们可以在家和父母、同学、朋友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或者外出观光游玩。
B.他有错误却不知改正,反倒自怨自艾起别人来。
C.我认为,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而且正由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就必须做到各有千秋。
D.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的事业,方兴未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亚裔的购买力占全美消费者购买力的 4.7%,亚裔成为可以堪称美国最大的消费族群。
B.近年来,以择校热等为表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欠公平现象正日益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C.智利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调集了净水设备、汽油发电机、毛毯、帐篷和救灾物资 90余吨并于 3月4日空运到地震灾区。
D.在刘心武的新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中告诉读者,全本的《红楼梦》不仅存在过,而且八十回后散失的故事也是可以探究出来的。
5.对下列对联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直上青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追求光明、济世利民的热切心情,激情澎湃,气魄雄大。)
B.轮影渐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运用借代手法,以轮、镜来替代月亮,描绘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意境。)
C.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运用比兴手法,以作诗之妙在入画,喻为官之理在清廉,表达对为官者的鼓励和期望。)
D.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运用叠词手法,上联从横的角度写春天的美景,下联从纵的角度写岁月的漫长。)
阅读下面两节诗,完成6~9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 ……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6.在第一节中,诗人运用首尾反复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7.第一节中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8.第二节,诗人为什么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都用“她含着笑”开头?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9.第一节用了第二人称,第二节用了第三人称,诗人为什么要变换叙述角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2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0.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11.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
河流、风:
黎明:
12.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

13.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简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

14.《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真切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深厚的感情,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请你细细体会父母为你献出的爱,体会诗人艾青是如何感受保姆的爱的,也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歌颂你的母亲或父亲。

参考答案
1.A(B.给jǐ予;C.粳jīnɡ米;D.舌苔tāi。)
2.B(A项“扭扣”应为“纽扣”;C项“陷井”应为“陷阱”;D项“家俱”应为“家具”。)
3.D(A.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于同学、朋友之间的快乐。B.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后面不跟宾语。C.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可改为“各抒己见”。)
4.B(A项中“成为”和“堪称”语义重复,“可以”和“堪”语义重复。C项并列不当,不合逻辑。D项成分残缺,介词结构误用导致主语残缺。)
5.B[修辞错。轮、镜应该是借喻的手法。注意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成立的基础是喻体事物与本体事物的“相似性”;而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是代体事物与本体事物的相关。]
6.运用反复,突出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并且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
7.一方面具体铺叙了大堰河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穷的爱。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8.这些诗句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如此繁重的劳动,换来全家人最低的生活需求,她却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是那么低。表现了她的乐观、勤劳、纯朴、宽厚、善良、本分。
9.用“你”是作者表达感情的需要,便于作者直抒对大堰河的深情;用“她”是客观的交代,便于作者宏观地表现大堰河的品格和对她的同情。
1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1.(土地)象征生他养他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河流、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 (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12.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竭尽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愿。
13.(示例一)我仰着头,凝视着您山花灿烂的笑靥;我踮起脚,聆听着您山泉叮咚的话语;我捧着书,思索着您醍醐灌顶的讲解。
(示例二)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①仔细看清楚剪纸画的内容,明确两人之间的关系。②审清题干要求,抓住重点词语“一个人物”“情深”“简明、生动”“两种以上(含两种)”等。③力求文笔优美,语言流畅,饱含深情。]
14.(示例)打我记事起,就知道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总绑着一个小小的竹椅,那就是我的专座。在自行车轻微的颠簸中,我瞪着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但看得最多的还是爸爸的后背。夏天里,烈日当空,我看到爸爸后背的衬衫上慢慢地露出了一小块潮湿的斑点,渐渐地斑点越来越大,变成了湿湿的一片。冬日里,寒风凛冽,我看到爸爸的后背弓着,他像是一头独峰的骆驼在寒风中艰难前行。雨雪天里,爸爸总是让我的头紧挨着他的后背,然后用他的雨衣把我蒙住。我的脸贴在爸爸的后背上,感觉是那么温暖,我还能听到爸爸的心脏在“咚咚”地跳动。(一要注意体现父爱或母爱,二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三要注意字数要求。)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精读课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如果学生诗歌鉴赏水平较低,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找到诗歌鉴赏的角度,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学生诗歌鉴赏水平较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案,先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时提出问题,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由教师整理,最后将整理好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展示成果,教师补充,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1.了解作者艾青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理清诗歌的抒情结构,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并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4.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深情,感受人间真爱,培养感恩之心。
1课时
课前活动区
1.试着轻声读一遍课文,读时标记出生字词,读完后对照《中学教材全解》学案版的“基础知识预览”部分,在课文中对生字词做些批注,然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保姆( ) 荆( )棘( )
火钵( ) 忸( )怩( )
凌侮( ) 冰屑( )
团箕( ) 麦糟( )
叱( )骂 瓦菲( )
妄自菲( )薄 青苔( )
舌苔( ) 方兴未艾( )
自怨自艾( ) 埋( )怨
揠( )苗助长 湖泊( )
(2)根据注音组词。
zhǎn( )转 niǎn( )子
辉huánɡ( ) 箕jù( )
骐jì( ) chǎn( )媚
shàn( )养
piān( )xiān( )起舞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
B.立秋过后,各商场的空调价格大拼杀开始有偃旗息鼓的迹象。
C.他虽然已是成功人士,但仍不忘创业的艰难,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
D.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税费,同时我们还抑制囤积居奇,保证物价能够不受这些过度投机行为的干扰。
3.文学常识填空。
(1)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这种修辞手法叫( ),包括( )、( )。
(2)对比也叫(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3)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 )。正面描写包括( )、( )、( )、( )描写,还有( )描写。
课堂活动区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理清诗歌的抒情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人艾青对大堰河乳母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二、品味鉴赏诗歌内容。
方案一
1.探究反复修辞。
找出文中运用反复修辞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1)什么是反复修辞?运用反复修辞有何作用?

(2)诗歌的第1节中“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出现了两次,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3)小组探究:诗歌的其他诗节还有反复修辞吗?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2.探究排比修辞。
找出诗歌中运用排比修辞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1)什么是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修辞有何作用?

(2)第3节诗除了间隔反复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

(3)小组探究:在诗歌的其他诗节中找出排比修辞,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3.探究对比修辞。
找出诗歌运用对比修辞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1)什么是对比修辞?运用对比修辞有何作用?

(2)诗人在第4、6诗节分别描述了大堰河家的生活和自己家的生活,这两处描写有什么联系?诗人为什么这么处理?

(3)小组探究:找出诗歌中其他对比手法,说说它们的作用。

4.探究细节描写。
找出诗歌使用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1)什么是细节描写?使用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2)第4节诗连用八个“在你……之后”的描写有何特点?并分析诗人这样写的作用。

(3)小组探究:本诗中还有一些类似这样的生活细节描写,请同学们将其找出来并进行赏析。

5.探究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1)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你还记得吗?

(2)诗人是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

(3)小组探究: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大堰河的形象:

6.疑点探究。
诗人为什么要用“紫色”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呢?

方案二
1.同学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将你的问题写在下面。

2.小组讨论,教师指导。
3.小组展示成果。
第一组展示:反复
(1)什么是反复修辞?有什么作用?

(2)找出诗歌中运用反复修辞的诗句并加以分析。

第二组展示:排比
(1)排比修辞的定义及其作用。

(2)找出诗歌中运用排比修辞的诗句并加以分析。

第三组展示:对比
(1)什么叫对比修辞?有什么作用?

(2)找出诗歌中运用对比修辞的诗句并加以分析。

第四组:细节描写
(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2)找出文中使用细节描写的诗句并加以分析。

第五组:人物形象及象征意义
(1)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2)刻画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

(3)概括大堰河的形象:

(4)分析大堰河的象征意义: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测评方案”(全解学案版本课“知能提升训练”)。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文相关资料
1.视频材料:中国文学名家·艾青(CCTV10《大家》2012年第2期。)
2.《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洋溢着浓厚的感彩,诗人艾青将真实感受渗透于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形式中,赋予了这首诗以极大的艺术魅力。
一、形象美。
别林斯基曾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体的、光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真挚深沉的情感渗透在感人美妙的形象中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一大特点。诗人用真情实感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个一生受尽“人世生活的凌侮”,但始终保持着旧中国劳动妇女勤劳、纯朴、善良美德的大堰河形象。诗人用清新的笔触掺和感激的泪水,首先勾勒出一位普通农妇的轮廓:大堰河是童养媳,她没有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大堰河是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幼小的诗人,点睛之笔是整日劳作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们从诗人真切温馨的回忆中,看到一颗善良的母亲的心。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自己的乳液后“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像一组特写镜头,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她勤劳纯朴的形象和宽厚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渗透着诗人对保姆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大堰河的形象之所以深刻感人,还在于诗人着力描写了她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她在年节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画贴在灶边的墙上,还曾做过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可谓是绘声绘色传神的描写,她死时乳儿不在她身边,她“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含泪而去了,她对乳儿的爱是这样催人泪下。诗人选择一系列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充分表现了大堰河心灵的美,使大堰河的形象更加崇高更加完美。诗人以儿子般的虔诚和挚爱塑造了一位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真实感人的形象。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她凄凉的身世,而且感受到了一颗善良、慈爱、宽厚的心。诗人的真情实感完全倾注在美的形象中,没有那些具体形象的描绘,就如树没有根,没有土壤,因此借助美的形象抒发情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二、意境美。
意境美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又一个重要特色。诗的抒情性,不仅渗透在美的形象中,还寓于美的意境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物象、场景、形体抒情,将一种情感转变成一种美的意境,具有画面感。艾青曾说:“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和画家一样掺和自己情感的构图能力。”这种渗透感情的构图在诗中的体现是鲜明的:诗人在五岁时被父母领回家,大堰河望着乳儿流下眼泪;大堰河在诗人家“含着笑”艰苦劳动,大堰河临死前轻轻唤着诗人的名字;大堰河在年节为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以及做那不能对人说的梦……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在运用绘画手法时,并不是对自然景物、人物的简单复制,而是力求做到与诗中表现的情感达到完美统一,所以诗中的画面渗透着诗人对乳母的深情厚谊,对乳母品格的赞美,是饱含感情的画面。意境美,除一幅幅的画面,还在于它的色彩,诗人曾赴法国巴黎学习绘画,受西方诗人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色彩的运用,诗中的色彩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主观感情的表达。诗中出现色彩对比:诗人回到家时出现的画面是“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这是一个豪华的环境,与大堰河家“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两个客观环境的不同(即阶级的不同),又从物象色彩到感彩揭示了诗人的内在情感:诗人在豪华的父母家感到做了“新客”,忸怩不安,丝毫感受不到温暖,而在大堰河贫寒的家中,却感受到无限的抚爱。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地主家庭的憎恶,对乳母的怀念。诗人在结尾处写“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里的“紫色”富有象征意义,伤痕往往是紫色的,“紫色的灵魂”也就意味着带有创伤的灵魂,这既概括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也渗透着诗人对旧世界的忧愤。诗人将绘画艺术运用于诗歌,物象与意象达到和谐统一。
三、形式美。
完美的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抒情的独特方式在于运用散文的形式抒发情感。艾青诗歌的散文美表现在对口语的运用上,经过提炼的质朴无华的群众口语,具有浓厚的感彩。如诗中写道:“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这节明白质朴的语言,充满了诗人对乳母的深情。诗中不仅运用优美的群众口语抒发情感,还采用适合表达诗人感情的自由体形式。诗行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大量运用排比句式,产生内在的节奏美,如诗的倒数第二节: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一连串“呈给你……”的排比句式,有长有短,虽不押韵,但读起来却朗朗上口,感情起伏激荡,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美。诗中大量吟唱“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犹如抒情乐章的主旋律,使感情更加奔放,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势和音乐感。
以上从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形式美三方面分析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色,艾青曾说:“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以独特的构思、浓郁的情感、完美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富有特色的语言,开拓了自由体诗的新阶段,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课件23张PPT。大堰河——我的保姆学习目标:
第 3 课 1.了解作者艾青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学习知人论世地鉴赏诗歌的方法。
2.理清诗歌的抒情结构,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并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4.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深情,感受人间真爱,培养感恩之心。 重点难点1.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并领会其象征意义。
2.体会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导入一 有一个人,悲苦贫穷,任劳任怨,她让艾青在艰难的时世中感受到慈爱乐观,永生难忘;有一种爱,无声无言,默默无闻,它让艾青在成长的岁月里体会到温暖博大,永生感恩。这个人,就是艾青的保姆,这种爱,就来自大堰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鉴赏艾青的自传体性质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去感受赤子的深情、母爱的伟大。导入二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这是艾青的一首满怀深情的诗作,他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刻画了“鸟儿”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借助艺术形象来抒发情感是艾青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艾青的另一首诗歌,去认识一位叫“大堰河”的质朴而又让人难忘的母亲。导入三 别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也就是说,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会超越自身,或温柔地注视人类的幸福,或深切地悲悯人类的苦难。艾青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首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的一部作品。下面,我们就来品读这首诗。检查预习课堂学习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保姆( ) 荆( )棘( )
火钵( ) 忸( )怩( )
凌侮( ) 冰屑( )
团箕( ) 麦糟( )
叱( )骂 瓦菲( )
青苔( ) 妄自菲( )薄
舌苔( ) 方兴未艾( )
埋( )怨 自怨自艾( )
湖泊( ) 揠( )苗助长
2.根据注音组词。
zhǎn( )转 niǎn( )子
辉huánɡ( ) 箕jù( )
骐jì( ) chǎn( )媚
shàn( )养 piān( )xiān( )起舞1.答案:
mǔ jīng jí
bō niǔ ní
wǔ xiè
jī zāo
chì fēi
tái fěi
tāi ài
mán yì
pō yà
2.答案:
辗 碾
煌 踞
骥 谄
赡 翩 跹1.探究反复修辞。找出文中运用反复修辞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这种修辞手法叫反复。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反复的作用:①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用于抒情写景文章,增强感染力。②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③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语言优美。④结构上,有承上启下、划段分层的作用。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诗歌的第1节中“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出现了两次,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提示:第1节诗,两次出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这是反复修辞,属于间隔反复。诗人反复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既交代了大堰河与“我”的特殊关系,又突出诗人难忘大堰河的养育之恩,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鉴赏内容课堂学习(2)诗歌的其他诗节中还有反复修辞吗?找出来并对句子加以赏析。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第4节诗,诗人反复咏叹“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强调了大堰河给诗人带来温暖与抚慰。用“厚大”一语双关,既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也暗示了乳母的手给乳儿带来的温暖。
第6节诗,诗人反复咏叹“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突出强调“我”对自己家的陌生感。“新客”表明“我”在家里的位置,表明“我”对父母、对家庭的排斥,与他们感情疏远。
反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2.探究排比修辞。找出诗歌使用排比修辞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节奏鲜明,长于抒情。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第3节诗除了间隔反复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排比。“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构成排比。诗人运用排比修辞,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被典押了的田园,长了青苔的石椅。渲染了悲惨凄凉的氛围,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由此引出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2)在诗歌的其他诗节中找出排比修辞,并说说它们的作用。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第6节诗,“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构成排比,诗人着意描写了父母家的豪华及“我”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表明“我”对自己家的生疏和在家中的拘谨,以及对大堰河及其一家人的留恋。
第7节诗,六个“她含着笑”组成排比句,一方面写出了大堰河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句都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12节诗,连续用了八个“呈给”,直抒胸臆,向大堰河表达了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
此外,4、8、10等节诗也运用了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3.探究对比修辞。找出文中运用对比修辞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诗人在第4、6节诗中分别描述了大堰河家的生活和自己家的生活,这两处描写有什么联系?诗人为什么这么处理?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第4节诗,描述的是大堰河家的清贫却温暖的生活情境;第6节诗,诗人描述的是自己家富裕却冷漠的生活。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诗人得到的是无私的爱;自己家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诗人精神上极其痛苦。诗人在对比中把对大堰河及其家人的留恋和在自己家里的拘谨就表现出来了。(2)找出诗歌中其他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说说它们的作用。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第10节诗,“四十几年”“数不尽”与“四块钱”“几束稻草”“几尺长方”“一手把”等短语,把大堰河生前的勤劳悲苦与死后的惨淡进行了对比,凸现出大堰河的悲惨命运,从而表现出诗人对不公平社会的诅咒和控诉。4.探究细节描写。找出诗歌使用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细节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细节描写的作用:①细节描写有助于突出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典型化。②细节描写有助于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读者一个具体可感的印象。③细节描写渲染意境,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④细节描写有助于感情充分流露,细腻动人。⑤细节描写可以“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第4节诗连用八个“在你……之后”的描写,这些描写有何特点?并分析诗人这样写的作用。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第4节诗,八个排比句“在你……之后”,其实就是八个生活细节,属于细节描写。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地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2)本诗中还有一些这样类似的生活细节描写,请同学们将其找出来并进行赏析。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第8节诗,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能,只能把这对乳儿的美好愿望埋在心底。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伟大、无私的保姆——大堰河,才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唱出爱的赞歌。
这些细节描写,使诗歌充满了感染力,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表达。5.探究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提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还有细节描写。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你还记得吗?(2)诗人是采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大堰河这一形象的?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诗人对大堰河进行了正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动作描写、表情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是借“我”回到“生我的父母家里”的陌生感,大堰河去世后其丈夫、儿子的哭泣来侧面烘托出大堰河的无私、勤劳与伟大。(3)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象征意义?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大堰河的形象:①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②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③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④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期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⑤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去了她的健康,使她年近40岁就“含泪的去了”。
大堰河的象征意义:大堰河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6.疑点探究。诗人为什么要用“紫色”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呢?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如“紫气东来”“紫禁城”等。大堰河身份虽卑微,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善德。诗人用“紫色”修饰她的“灵魂”,一是写出了大堰河灵魂的美丽与高贵,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与歌颂;二是化抽象为具体,增加了诗意。
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悲苦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其灵魂为“紫色的灵魂”。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测评方案”(全解学案版本课“知能提升训练”)。